大明嫡子(29)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尤其是这些年,在马皇后薨逝之后,身边没了贴己知心的人,后宫里头的女人又不过是为了争宠固宠。

朱元璋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劳心劳力。

所为的除了大明江山社稷,亿兆黎民,余下的可不都是为了眼前这些孩子。

朱允炆也有些神色复杂的默默盯着朱允熥。他对朱允熥倒是一直心生戒备,暗中生恨。但他对朱允熥告知的消息,却是倍感心满意足。

昨日回宫之后,时至深夜,他仍是回味无穷,几乎是食之入髓,恨不得能再行壮举,去到教坊司中与那该死的贱婢燕姐快活一番。

朱允熥见朱元璋竟然问起先前的事情,看了一眼老爷子身后的官员们,一时半会儿却是难以解释。

难道他能在这些儒家精英面前,说自己要鼓动大明走上殖民世界的道路?

恐怕话刚一说出口,他就要被这帮儒家精英给骂作穷兵黩武了。

然而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本来应该是最担下的小二十三叔朱桱,竟然是立马从十七哥朱权的身后探出脑袋,小心翼翼的糯糯道:“父皇,允熥说广西布政使司南边有一年三熟的地方,那里是咱们中原故土。咱们家是不是该给抢回来!”

小二十三叔坑害侄子啊!

朱允熥心中大呼不妙。

果然,还未等他开口解释。

朱元璋当即一瞪眼,分明是冲着朱允熥去的。

但从朱权身后探出脑袋的小二十三朱桱,却是浑身一颤,赶忙又扒拉着朱权的衣裳,缩回到他身后躲了起来。

这时候故意在今日等着皇爷爷和先生们前来大本堂,一同跟随过来的朱允炆,心中不禁冷笑了起来。

好你个朱允熥,终于是暴露了!

你就是个穷兵黩武的莽夫!

若是将来让你得逞了,大明朝只怕都要被你拖进泥潭深渊之中!

朱元璋沉着脸,扫了一眼朱允熥。

这个乖孙自从那日在东宫莲池落水之后,样样都合自己的心思,哪哪看着都像极了自己。

但他的脑袋里,却似乎又装着无数的奇思妙想。

若是对常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大明朝的宗室皇孙来说,却像是一个隐雷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滔天的祸事来。

在他身后的一名已然年近八旬的老倌儿,更是直接走了出来。

“皇孙言广西以南之地,乃我中原故土,不知此番言论出自何处。”

朱允熥抬头看了过去。

他有印象,这老倌儿便是自号坦坦翁的刘三吾,如今在朝为官翰林学士。

这是在儒家士林上,比方孝孺更有威望的老学究。

朱允熥却是不惧。

尤其是在大明藩王未来去向和对帝国贡献的政治性问题上,他打定主意寸步不让。

“刘大人,广西以南自古便是我中原之故土,此番言论我并无说错!”

第三十三章 白花花的地

打起来!

打起来!

朱允炆看着朱允熥竟然敢当着皇爷爷和朝中大臣的面,与刘三吾这位儒家大佬争论,心头生出一个小人,不断的叫嚣着。

刘三吾脸色板正:“盖东海以西、西域以东,南疆之北,北地以南。大江大河之中,方为中原故土。皇孙当铭记,若盖天下之地皆为中原,是否意欲兴大兵,举大明社稷穷兵黩武,现杨广之殇?”

隋炀帝杨广,当年举国之兵,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只是中原百姓起义,天下大乱,大隋亦如大秦二世而亡,社稷崩溃覆灭。

刘三吾绝不能让盖天下之地皆为中原疆土的思想传播出去,若是如此,天下人是否会认定该夺回故土,行穷兵黩武之事,致使社稷板荡。

原本意欲开口扼制局面的朱元璋,收回已然到了嘴边的话,他没有看朱允熥或者是刘三吾,而是看向本该是今日主角的大本堂教授方孝孺。

听闻,昨日晚些时候,方孝孺在城中寻友,放出声去,言称皇孙朱允熥乃是纯孝仁德之人,品行教养可堪出众,其一言一行,当为社稷之幸也。

朱元璋当时听见,便很是惊讶,自家乖孙竟然能让方孝孺这位士林后起新秀说出如此高的评价,自家乖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俨然是将朱允熥视作亲传弟子看待的。

那今日,眼下出现这幅局面,方孝孺又会如何应对,却是让朱元璋颇为好奇。

然而方孝孺这时候并不打算说话,他正想着借此机会,再对朱允熥多做观察。

更何况,他已经想到了,接下来朱允熥会用什么来论证先前的观点。

这时。

朱允熥业已开口:“刘大人,敢问刘大人可知。自春秋战国,我中原便于南疆之地设置统治?秦皇设三群之地,统辖南疆。汉武灭南越国,置交趾刺史。光武平南疆,建城郭。至东汉西晋,南疆刺史不断。更不论隋唐两朝,南疆皆在我中原之手。

乃至前宋、前元,南疆方才失控,脱于中原之控。我大明乃中原之正统,无可挑剔,难道刘大人以为,我大明配不上中原正统之名,不能收复南疆失地?”

除却前面历数南疆之地如何被中原王朝统治的话之外,朱允熥最后的大明乃中原正统之论,直接让刘三吾一时无语。

半响之后,刘三吾方才再次开口:“我大明占中原九州之地,地大而物博,物产丰盈。南疆乃化外之地,虽被中原久征久具,却非我中原之祖地。”

“中原祖地?”朱允熥冷笑一声,却是引得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众人不由微微皱眉。

然而,朱允熥却是心中大骂不已。

在后来,便是有着如刘三吾这样的人太多,抱着中原地大物博,闭关锁关,致使最后落得个国破山河不再,贼寇畅行中原之地,洗劫掳掠。

他冷笑着开口:“刘大人,我中原祖地,当真自三皇五帝之始,便有如今之格局吗?先民部族不过一箭之地,以石生存,聚部落为族群,自黄河之地不断外扩,历经千百年而成中原,终至大明,方才有九州之地。刘大人!我大明若是依着刘大人的意思,是否要将除却当年先民困局之部族地以外的土地,都散尽了?”

刘三吾又是一愣,他发觉自己竟然从来未曾思量过此等问题,而是向来认定,如今之中原便是中原之祖地。

一旁的方孝孺轻笑出声,先是面向朱元璋躬身行礼,而后开口说道:“臣下以为,皇孙于中原之论并无错。我中原当不已土地而论中原,而应以中原之民而论中原。凡我中原之民踏足之地,耕种居住之地,当可谓之我中原。”

见方孝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朱允熥点着头露出笑容。

这位在礼教儒家思想上,不断推崇周礼的人,这番话自然是从入华夏则为夏而衍生出来的。

有理有据,容不得旁人指摘。

朱允熥接过话:“先生所言极是,学生谨受教。我大明能有今日九州之地,功在先民于洪荒之中披荆斩棘,以手中利石搏杀野兽,踏足野外之地,教养土地,方才有今日中原之地。”

说到这里,朱允熥目光一沉,话锋一转。

他要切入到今天的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政治理念上了。

只听他沉声开口:“我汉家大明威加海内,仓禀充盈,皆因先民创立之地,皇爷爷起于淮西,重塑中原正统。若我等后人,忘记先民于土地的渴望,我等今人,如何叫后世人评说?难道我等今人,不如先民?”

说到这里,朱允熥语气一沉:“土地,是我大明社稷万年的根本!我大明若想万世长存,必须如先民一般,保持对土地的渴望!”

说完之后,朱允熥目光缓缓看向从开始之后便一直沉默不严的朱元璋。

他很清楚,自己这番话绝不可能触怒朱元璋。

土地,对大明人来说,天然就有着一众吸引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