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33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只是要提前告知各道官府,大明朝的土地没有任何可能售卖或是出让给外人。

然而,朱允熥却觉得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便继续沉声道:“土地不可让,百姓不可失,此为永例。”

这话的分量就有些重了。

只是以朱允熥现在的监国皇太孙身份来说出口,却有些不合身份。

夏原吉三人默默的看向朱允熥,并不知道为何会因为一件已经处理过的事情,就让他有了这般大的反应。

而朱允熥却是转口道:“夷人商税征收,是否依过往所议而行。”

夏原吉立马回答:“回殿下,自殿下离京之后,凡夷人商贾入朝行商,户部征收商税,皆为五成,不曾有过更改。”

朱允熥点点头:“知会了下面的人,莫要因为拿了夷人那几两碎银子,就将夷人商贾的货物定价降低。只要他们能以五成征收,每岁结算,朝廷自会以此核算,另有赏赐。”

夏原吉皱起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

不用多问,殿下就是对那帮夷人看不爽。

反正现在夷人商贾前来大明就是为了花钱买东西,真正售卖的东西倒是不多,是他们求着大明的状况。

朱允熥亦是如此想,如今的大明对于欧罗巴而来的夷人商贾来说,是有着数不尽好东西的地方,他们来到大明,买东西远比卖东西更重要。

只有将大明的东西带回去,才是让他们真正发财的事情。

大明还看不上他们带来的那些个东西。

当然,若是有更先进的航海技术、工业技术等,朱允熥自然会区别对待。

而后,他便问道:“那些夷人可还有什么想要的。”

夏原吉想了想便说道:“不少夷人入京后,明里暗里都希望朝廷能允许他们深入内地各道自行商事。”

朱允熥连想都不想,直接开口:“此时暂时不允,夷人带来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只能通过户部进行。”

本太孙自己都还没有弄清楚天下的事情,哪里还能让这帮白皮鬼先在自家摸清了状况。

总不能有一天,本太孙还要拿着白皮鬼画出来的地图,在自家的土地上赶路吧!

想了想,朱允熥便从怀中取出一叠被包裹在一张牛皮防水布下的纸张,放在了夏原吉眼前。

当朱允熥从怀里掏出折叠纸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朱高炽便立马抬起了屁股。

他看得清楚,这些纸都是熥哥儿在回京的船上,一个人躲在船舱里面画出来的,并且还写满了各种描述。

只是他一直想要一探究竟,却始终没有得逞。

而夏原吉这个时候看着太孙将这叠纸送到自己的面前,取过纸张,随意的翻阅了几张纸张上的设色的图形和文字,疑惑道:“殿下所绘之物,臣从未有过见闻,不知殿下只要臣做什么?”

朱允熥伸手指着那叠纸:“开出悬赏,凡找到这些纸上的一样东西,带到孤面前,赏黄金千两。找齐三样,孤请封公侯!”

黄金千两!

不是千金,而是黄金。

这就是实打实的,不是用铜来替代的真金白银啊!

夏原吉在脑海中飞快的将千两黄金兑换成白银,再兑换成洪武通宝,最后又兑换成宝钞。

然后就张大了嘴巴。

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足以让一个升斗小民一跃成为大明的富足人家,子孙恭顺,便可富足数代。

更不要说,只要找到三样,大明朝的监国皇太孙,就会为这个人亲自去请封公侯了。

夏原吉仔细的回忆了一下。

大明朝如今的公侯勋贵们,哪一个不是在大明创立之时,非冲阵杀敌万人死而存疑,又或是辅国创立,才换来的。

如今找到这些纸上的三样东西,就能换来一个公侯人家。

这是一份天价的悬赏。

太孙疯了!

一旁的朱高炽也觉得熥哥儿疯了。

心中再也忍不住,一把从夏原吉的手上将图纸抢了过去。

然后皱起眉头一张张的翻阅。

“土豆?”

“番薯?”

“玉米?”

“辣椒?”

“……”

“这些都是甚?都是吃的?”

看着一张张图纸上陌生的图像,还有旁边的描述,朱高炽愈发疑惑不解起来。

“对!”朱允熥满脸期待和笑容:“便是这些东西,只要能找到这些东西,便是黄金万两,孤也愿意赏下去!”

“只要有了这些东西,我大明将真正与日月同辉共存!”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色尚早,逛逛教坊

“你疯了吗?”

“还是从交趾道回来,不曾歇息,发癔症了?”

“找几样东西,就能换一个公侯,你不怕被御史们弹劾死?”

朱高炽重重的放下手中的纸张,伸出手背按在朱允熥的额头上,满脸纷纷,想要一探究竟,到底是什么,让熥哥儿竟然发了疯要找到这些东西。

还言辞振振,有了这些东西,大明就能与日月同辉共存。

这是啥意思?

凭着这些东西,就能让大明朝成为万世唯一?真正的万年王朝?

信不信刚刚发生在这里的话,传到外面传到老爷子耳朵里,都不用等御史们写好奏章,老爷子就能给他的腿打断了。

朱允熥外头看向朱高炽,皱眉道:“你不懂!只要有这些东西,我说的事情,真的能够做到!”

“我不需要懂这些!”朱高炽人生第一次在朱允熥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强硬态度,并且沉着脸森森道:“大明也不可能就靠你那几样东西,便能盛世万代。”

朱允熥冷笑一声,这孩子就是没有见识过土豆和红薯的产量。

中原王朝从数千万人口发展到那个敏感的四万万人口数字,原因有很多,但是土豆和红薯却绝对是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真以为北方山林里的那些兵痞能做什么好事,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

我呸!

心中浮想联翩的骂骂咧咧,朱允熥目光郑重的看向仍然是面带不明愤愤的朱高炽:“只要能寻到这些东西,我就能让大明的亩产超过……十石!乃至更多!”

说到最后,朱允熥终于还是忍住没有将这个亩产数字说的更大。

如今的大明正在一步步的滑入小冰河时期,这是全球的气候问题,影响着所有的人类,然而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不过是漫长到亘古的岁月之中的一次小小的波澜。

而带来的弊端就是北方愈发寒冷,天灾经年累月。

斗不过贼老天,人类就只好冲着自己人内卷。

土豆是极为耐寒的植物,且拥有着高产量和高能量的优势,而细腻的口感能够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至于拥有更高产量的红薯,虽然口感上不如土豆,烹饪方法也相对较少,但更高的产量以及更多的利用率和广泛的种植范围,才是真正决定性的东西。

至于玉米和辣椒之类的,纯属朱允熥为了丰富百姓们的口味。

人类的先祖们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走来,一开始不过是如同野兽一样,为了能吃饱肚子。

这才是人类最原始的根本欲望。

当原始的人类开始能吃饱肚子之后,他们才会去想要穿上衣服,去使用并制造工具,并用制造的工具去建立一个庞大的文明出来。

当这座天下的百姓,能够被满足口腹之欲后,很多问题都将不会再成为问题。

毕竟……

他们实在是太过善良。

他们实在是太能忍耐。

朱高炽的脸色从一开始的愤怒变成了鄙夷,他觉得朱允熥是真的昏了头。

亩产十石?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明,最上等的田地,每岁也不过产量三四石而已。

注意,这里是指江南等地可以种植两轮的地方。

翻倍有余的产量?

若不是朱高炽认为朱允熥可能还会有另外的目的,这个时候已经拂袖而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