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39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张辉站在一旁,拿着一块消过毒的毛巾擦拭着自己的匕首,这是太医院那些太医要求的,说什么有无形的东西,会让人的血肉腐烂。

这样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研究。

自己不懂这些,但能够和太医院合作,让自己的审讯手段借此更上一层楼,却是自己的追求。

张辉觉得这样的合作很合适,并且希望能一直持续下去。

“将他弄醒吧。”

噗。

混着酒精和提神药物的液体,被泼在李二福的脸上。

脸上已经看不到一丝血色的李二福,猛的打了一个颤,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瞪得如同牛眼。

“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

“让我死吧,我让去死吧……呜呜呜呜……我什么都说……”

“让我去死吧……”

醒来之后的李二福,已经彻底没有了想要坚持保守秘密的念头,半分都没有。

他只想现在就死去。

现在,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让他渴望的。

张辉不屑的撇撇嘴,满眼的鄙夷:“本官还不曾将血脉挑出来与你一同观赏呢。还有五脏六腑,本官也在跟着太医们学习,如何能让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观赏自己的五脏六腑。”

“可惜……”

张辉淡淡的看了李二福一眼。

这厮竟然是个软骨头。

“百户……”

两名锦衣卫小心的走到张辉的跟前,人犯已经开口了,他们便需要负责问话记录,这样的事情百户大人不屑于去做。

张辉挥挥手:“你们问吧,问完了给他个痛快,然后通知太医院那些老先生们,可以过来尝试尝试救治,看能不能给死人救活。”

两名锦衣卫后背发麻,藏在飞鱼服下的身子微微一颤。

只能在心中疯狂的祈祷着,自己这辈子都不要去做违背大明律的事情,更不要陷进朝堂争斗之中。

若不然落到百户大人手上……

两人忙不住的头捣如蒜:“是是是,属下领命。”

张辉百般无聊,挥挥手往外走去:“老先生们当真是……哎,我都是跟老先生们学坏的!”

第三百一十八章 燕世子都为国瘦脱相了

应天城皇城西侧,西安门外青溪九曲旁。

从北边的太平桥到南边的西安门外大街,再到西边的黄家巷,整个偌大的一片,皆为太孙府的占地范围。

仅仅是这片地皮,就足以显示出朱元璋对皇太孙的宠爱程度。

重檐楼阁,几乎是仿着东宫的布局营造而来,只不过是在规格上稍微低了一份。

但反倒是因为在宫外,抵临青溪九曲,太孙府引了一条活水入府,在府中营造出了一片亭台楼阁、水榭假山的园林。

在一片以苏州府太湖石堆砌营造,以及各种灌木绿植及各色花卉名珍装点的太孙府后院。

看似角落隐秘众多的地方,却有着一座小屋靠墙而建。

“殿下,信国公和西平侯的队伍,不日就要到应天了。”

“陛下和太子的意思,公爷和侯爷入城的时候,还需殿下您出城迎接。”

已经从诏狱回来,休息了几个时辰的朱允熥,斜靠在一张软椅上,微微眯着眼。

田麦就站在朱允熥的眼前,躬身肃立:“铁铉传信,问奏殿下,倭国境内如今似有合流之势,是否能授予镇倭大军临阵决断之权。”

“准。”

朱允熥淡淡出声。

自唐时流传下来的瑞龙脑,因为大明如今新征交趾,再一次出现在中原王庭之中,淡淡的香烟从博山炉中飘散出来,弥漫在此间书房之中。

田麦手握着一支细笔,在左手捧着的小册上,有关倭国方面请奏的事件上记录了一下。

随后,田麦又道:“高仰止来奏,吏部前些日子已然去函询问交趾道选官考核事。”

“清化大都督府问事,能否招募交趾道百姓,为各城捕快、及少量组建地方卫所。”

“征南大将军来奏,开春在即,请调草药、兵甲、火药、火器诸般。请轮番太医院太医,加征迁移直隶百姓充实新征边地。”

朱允熥躺在软椅上转了一下,避免半边身子被压麻了。

随后,才缓缓说道:“交趾道乃大明一十三道之一,吏部问交趾道选官考核事,交趾布政使司责无旁贷。清化大都督府镇守交趾,有便宜行事之权。征南大将军奏,转交兵部、户部等,不可延误军机。”

东边的事情和南边的事情说完之后。

田麦小心翼翼的将各项备注上,而后目光转动,低声道:“凉国公奏问,西北目下平定,朝中何时另派大将前去轮番替换。”

朱允熥微微一顿,这才想起已经有两年不在京中的蓝玉了。

手掌轻轻的拍着软椅,沉吟片刻后才说道:“压下不回。”

田麦抬头看了一眼皇太孙,竟然连给凉国公回讯的事情也不做。

想了想,田麦转口道:“燕王发文,问询今冬棉甲还需几时才能抵达北平,燕王殿下想要在今冬深入一趟草原。”

朱允熥停顿了一下。

然后才轻声道:“也不回了,棉甲早些日子就从龙湾码头出海了,想必不日就会送到北平。”

田麦点点头。

最后,即便是太孙府里没有旁人,此间更是除了他二人之外别无他人,但他还是转头看了一眼四周。

随后才压着脚步上前一步,低声道:“张志远来信,唐可可如今已经官至北平千户将军。”

朱允熥微微一笑:“我四叔总是能发现很多的将才。”

田麦附和着露出笑容,低声道:“殿下要张志远结交的北平一方诸如朱能、张玉等军中将领一事,如今也办的颇为不错,张志远已经收了朱能和张玉家的小子带在身边作为亲兵。”

北平城,是自己从洪武二十四年就开始布局入手的。

对那边的事情,朱允熥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警惕。

现在并不是收获的时候,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需要用到的时候。

朱允熥想了想,轻叹一声,他很不希望大明的未来还会走上老路子。

“这件事情顺其自然,应天这边要减少和张志远的来往。”

田麦点点头,默默应下。

让人插手北平,这件事情他从来不敢假人之手,更不敢暴露出去半分。

砰砰砰。

这时候,小书房的门从外面被敲响。

躺在软椅上的朱允熥,斜眼默默的瞧了一眼,便合上双上。

田麦瞬的一下转过身,眉峰竖起,到了门后伸手缓缓打开,看到外面的来人,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何事?”

门外,却是田麦手底下的暗卫。

见到统领,暗卫抱拳沉声禀报:“田统领,诏狱那边,李二福的口供都问出来了。”

说完后,暗卫从怀中取出一本笔供。

田麦接过笔供,挥挥手:“候在外面。”

“殿下,这是李二福的口供笔录。”

等了整整两天,朱允熥这时候再听到这桩案子的事情,只是微微的睁开眼,接过田麦送来的口供,缓慢的翻开审阅着。

……

“通政使司给咱们的奏章扣住了!”

“他来征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想要把持朝堂言论吗?还是想做什么事情!”

吏部衙门的公房里,工部尚书王儁,拍着桌子,满脸的愤怒。

“要不要老夫替你写好拜帖,好让你去问问来征的意思?”詹徽翻翻白眼,对竟然这般有失官体的王儁表示不满。

王儁板着脸看了詹徽一眼,然后撇撇嘴冷哼一声,拍着屁股重新坐下。

坐在他边上的户部尚书郁新哼哼两声:“来征已经留足了情面,不然我等还不知道这些奏章现在到底是已经送到了陛下面前,还是被留在通政使司衙门里面。”

詹徽默默的点着头,算是认同郁新的这番言论,伸手拿起面前的茶壶,高高举起,小心倾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