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0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就算是没有二十石的亩产,只要能有个七八石,过两年自己也能多找户部要些钱粮去做事。

张二工那些人以奇功取官,工部这两年是半点颜面都没了。

自己是工部尚书,责无旁贷要为工部找回这个场子。

更何况,自己还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啊。

当朱允熥陪着太子老爹走到红薯地的时候,就看到老爷子已经带着一帮大明朝的部堂大员、诸司堂官,手握着钉耙在红薯地里忙活了起来。

只是一眼,就能看得出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四体不勤的人,又有多少人是出身贫寒,早年还要在田间地头刨食养活一家人的。

老爷子的动作有些僵硬,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适应着农活。

朱元璋人站在地垄的一侧,双手分前后握住钉耙,举到半空,不能再往上了,那就是无用功,而后凭着重力自然落下。四齿钉耙就深深的从地垄的另一侧的底部扎进去,而后双手撑着钉耙向前一推,已经被孙狗儿割掉藤叶的红薯垄就鼓了起来。

再用用力向上一抖,沙土块就松散开来。

朱允熥转头对着老爹说道:“父亲,儿子过去帮爷爷,您腿脚不便,便在此歇息片刻。”

朱标双手揣在袖中,望着眼前这么可谓壮观的君臣百官农作画面,脸上洋溢着笑容,点点头便往一旁走去。

朱允熥安排好了老爹,就挽起袖子,到了老爷子跟前。

不等老爷子弯腰将夹杂在沙土里的红薯刨出来,朱允熥已经是两腿一张蹲了下来,双手抓出暴露在外面的红薯藤,向上一拎。

双手向上一下,随后却是沉甸甸的降落了几寸。

然后朱允熥便抱着双手不停的抖动着,一长串的红薯就出现在朱允熥眼前。

“嚯!可不少!”

朱元璋一手杵着钉耙,举起一条手臂擦去脸上的汗水,满脸红润的笑着。

朱允熥掂量了两下,抬起头:“不下十斤呢。”

说了一声,朱允熥就伸手将一颗颗红薯从主根上掰下,丢进一旁的箩筐中。

一个坑的红薯丢进去之后,朱允熥伸着手掌,五根手指用力的张开却觉黏糊糊的颇有阻力,摊开手就看到手心上已经是一块块由白色变成黑色,带着泥土的污块。

“爷爷,要不还是孙儿来挖红薯吧。”

朱元璋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哼哼一声:“咱还没老的提不动钉耙,咱再挖会儿,你小子扒红薯就行了。”

说完之后,也不给朱允熥继续劝说的机会,脚下挪动,又开始挥舞起了钉耙。

朱允熥有些无奈,也不站起,伸手拖着箩筐跟着老爷子的脚步移动,趁机张目看向四周。

这时候,整个红薯地上的百官们,时不时的就发出阵阵惊叹声。

原本,所有人都清楚,这红薯大抵是高产的,有着上一次在上林苑监亲眼目的到成熟后的红薯之事,没人会觉得这些红薯种出来是赔本的买卖。

可当今天他们亲自挥舞着钉耙,从地里面挖出一株株的红薯时,却是连连诧异,震惊不已。

被自己亲自提在手上的红薯,那沉甸甸的感觉,是做不了假的。

任亨泰险之又险的晃动了一下脑袋,方才躲过茹瑺挥舞着砸下来的钉耙,而后满脸幽怨的瞪着还在挥汗如雨的兵部尚书:“你个杀才,是没有上阵杀过人,所以想杀老夫开荤啊!”

茹瑺却是不理任老倌儿,喝的一声,干的熟练之后,只是一下就将埋在地里的整串红薯给起了出来。

“别废话,快点捡。”

“咱多挖点,日后前线的将士们再就不用担心粮草的事情了!”

任亨泰哼哼着挪动屁股,也不管多少直接将茹瑺挖出来的红薯丢进箩筐里。

随后他就看向不远处正带着人挖红薯的翟善。

任亨泰挪挪嘴:“今天的场面都看清楚了?咱们这位新任吏部,可不是个善茬啊。”

茹瑺吭哧吭哧的挖着红薯,哼哧哼哧的白了任亨泰一眼:“你当他只知道写书?”

哐当一声。

茹瑺将面前的红薯挖出,随后就将手中的钉耙扔向任亨泰:“你来挖。”

任亨泰嘿的一声拍拍手站起身,扭动了两下腰,低声道:“倒是户部和工部凑到了一块儿,是咱没有想到的。”

茹瑺推了一把喋喋不休的任亨泰,腰身下沉,提起箩筐,哐当一声落在前面:“你个老货不也和咱在一块?”

任亨泰撇撇嘴:“老夫就是个礼部的官儿,你也就是个官兵部整日里应对都督府的官儿。这红薯啊,就是一百石的亩产,也不关咱两的事。”

茹瑺皱起眉头:“你还挖不挖了?不挖一边去。”

骂了一声后,茹瑺低下头收拾着任亨泰不经处理就丢进箩筐里的红薯,一边低声念叨着:“有本事,管住你家那些后辈,别没事就打听朝廷的事情,也别惦记着红薯明年要种在哪里。”

任亨泰愣了一下,再也不调侃了,默默抓住钉耙,将其举起,腰身一挺。

“哎呦呦……”

“老夫的腰……”

……

“本官拿一个月的俸禄,赌亩产高于十石!”

“?你怎么不去太医院看看呢?”

“这主意在太常寺打的,我都察院都能听到。”

“谁不知道能高于十石?现在是要确认到底有多少石!”

“你你你……你们……无礼!要是能亩产超过十五石,老夫在家中设宴,宴至重阳!”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回头便让叫人搬了被褥放在贵府。”

“同放同放!”

“……”

“老夫看你们几个混账是想同房吧。”

……

挖红薯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一些,不过是下午半响的功夫,上林苑监琵琶湖旁的整片红薯地,就已经被翻了个遍。

放下钉耙,聚在一起的官员们,话题也逐渐的向着不可名状的方向狂奔而去。

而在所有人的面前,红薯地旁的平地上,一筐筐的红薯从地里头搬运到这里,汇聚在一块儿。

“过秤!”

“所有的红薯全都过秤!一颗也不许落下!”

已经满身汗水和泥土的袁素泰,挥舞着大手,指挥着上林苑监的官员和百姓为所有的红薯称重,几名文书就在旁边,为自己负责的秤记录数据。

朱允熥搀扶着明显累过头的老爷子坐在一旁的田埂上,从孙狗儿手上接过送来的茶水:“爷爷,您先喝口水缓缓。袁监正秤重还要一会儿,孙儿先去带着人操办好吃食。今天就吃红薯宴,管饱!”

朱元璋手脚酸麻,可脸上每一根毛孔都散发着喜悦,看哪里都觉得好看。

朱允熥挥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起身走向前面,目睹着被百官围着的称重现场。

“一石三斗重!”

“快记下快记下!”

“这边多少?”

“九十六斤八两五钱。”

“记!”

每一个大秤前,都围着无数的官员。

每一次称重,都爆发出一片的震惊倒吸凉气声。

“到底能有多少!”

新任吏部尚书翟善,双手攥紧藏于被他放下的衣袖内,尽管脸上还保持着身为天官的克制和镇定,可心中已经是焦急万分。

翟善的眼神更是不时的瞥向袁素泰,只觉得这厮到底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这个时候,就该再多弄些大秤和人过来称重。

当红薯地旁开始有红薯的香气飘散开来的时候,称重的事情还在继续。

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在场的官员们,明明心中早就有了预测,却还是在不断的,一次一次的调整提高这个预估。

“翟尚书,先吃根烤红薯,喝碗红薯粥吧,这边还有嫩一些的炒红薯叶,也可一尝。”

朱允熥脸上满是笑容,亲自端着摆放了好几个碗的木案,送到了翟善面前。

翟善没敢立马接住,而是当即给身边的吏部官员一个眼神,让其接过木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