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21)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沐英抬头看了看从昨夜就短暂停歇之后,便再也没有停下来的飞雪,摇摇头:“臣不知历法,行军布阵、与敌对阵之时,却从来都是以最坏的结果做打算。

今冬这场雪,若当下三五日内便能停歇,则足可谓善果,殿下也可平稳应对。

若这场雪久下不停,殿下恐怕不单单是要抽调在京大半京军,调运杭州府、淮安府两处大仓粮草钱钞,还要预备来年开春之后,积雪消融后的局面。”

朱允熥无奈的摇摇头:“我问过钦天监,他们认为这场雪至少会持续到寒月到来前,甚至是寒月中。再往后,他们也不敢保证。”

沐英愣了一下,停下脚步,低着头伸腿踢了一脚面前的积雪块:“连月大雪,百姓或许有粮食果腹,可衣被柴火呢?今日臣与诸将商定出京的三万官兵后,便议定其后京军齐出的章程,早做准备。”

朱允熥点点头,面朝着沐英露出笑容:“合该如此!时下艰难,京军万般事,都要依仗岳丈和汤家小叔了。”

“此乃臣等职责所在。”

朱允熥转过身,正视沐英,忽然语重心长道:“岳丈,或许你们同样不明白我为何要动用京军赈济灾情。亦或者,会认为我是为了借你们打压文官。”

沐英愣了一下,目光稍有偏移,不曾开口,只是却已经表明了他大抵就是这样认为的。

朱允熥笑笑,这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

只是他还是解释道:“朝廷有上直亲军卫十万兵马,京军二十万,五军都督府治下地方卫所及边军等一百余万。他们是我大明手中的利剑、坚盾,是我大明能坐拥中原的底气所在。”

朱允熥的语气渐渐有所加重,目光如炬,闪烁连连。

“可是,他们虽为卫所官兵,却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也是出自于那些百姓之中。说他们是我朱家的兵,是你们这些将领麾下的兵,倒不如说他们是天下百姓的子弟兵。”

沐英心头大震,此般可谓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出自于眼前这位自家女婿、大明国本储君的嘴里。

“子弟兵……”

沐英有些失声。

朱允熥点点头:“乃我大明子弟也!古有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可破秦,可与汉高祖做楚汉之争。而今,我大明的这些子弟兵,他们出自天下,选于黎民之中。

朝廷怎么施政,我朱家如何施政,他们是看在眼中的。我朱家和朝廷善待百姓,兵锋藏于百姓前,化身子弟帮扶百姓于灾情之中。

百姓自当看得见,官兵亦身处其中。我大明往后,便是遇到再大的艰难,这些人哪怕是垂垂老矣,亦必当会取出昔年生锈之兵甲,护国危难。”

沐英觉得有些东西在晃动,有些认识开始模糊。

只是,现今的他根本就无法解释这是什么。

良久之后,沐英只能是皆故人语,表今日之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仁爱百姓,百姓拥护。”

朱允熥微微一笑:“便是这个道理。”

随后,他抬起头,只见巍峨皇城宫门已经早就在眼前。

“岳丈该回营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叔叔我想回家了

此刻已经时值正午。

在应天府还没有将城中道路积雪清理干净的时候,宫中的二十四司内侍、宫娥,已经是将皇宫大内的积雪都清理了出来。

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积雪间通道,将宫中各处殿宇连接起来。

而后各处留下人手,顶着头顶上如雨一般落下的飞雪,手拿着扫帚不断的清扫着被清理出来的通道,避免已经这总是不会停下来的落雪,又将好不容易清理出来的通道给再次淹没。

朱允熥站在午门后,望向眼前。

从奉天门开始,到奉天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慈庆宫、白虎殿,皇宫之内各处,入目皆是一片白茫茫。

昔日里的赤黄琉璃瓦,现在也被层层积雪压在下面,没了往日的华彩,只留下那深邃的红墙,安静的记录着这座皇宫内所发生的一切。

最近有一段时日没有回宫,让朱允熥不由多停留了片刻,观望着眼前这些连绵的宫廷。

身后则是传来一阵脚踩积雪发出的吱吱声。

此前自去办事的田麦,这个时候乘雪而来:“殿下,孙千户已经派了北镇抚司的人去金坛县了,用不了几日就会将金坛县令缉拿回京。”

“应天城各处粮商目前还没有囤货涨价的迹象,仍在对百姓售卖米粮,各处售卖炭火的商家亦不曾涨价。只是……”

朱允熥挑挑眉:“只是应天城外的形式不容乐观是吧。”

田麦默默点头:“应天府除上元、江宁两县,其他各处粮商、炭商目前还未曾哄抬物价,只是属下等查探得知,他们正在缩减对外售卖的数量。依照属下们的推测,如果这场雪久下不停,涨价的事情势在必行。”

这就是在发国难财。

不分时候,不分地域,更不分是谁家的天下!

朱允熥冷哼一声:“这是应天府的事情,他们怎么处理的。”

“应天府今日刚刚下发各县文书,要求各县督办民间物价一事。只是属下认为,此事对应天府和各县官府而言,或许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他们只在天子脚下,孤的眼前糊弄做事。出了应天城,应天府各地便已如此。那么,出了应天府,恐怕已经民生多艰了吧。”朱允熥幽幽念叨着,双目也暗暗的生出了一丝杀气。

田麦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如实道:“应天府之外,属下尚未接到消息,恐怕还要几日才能知晓。”

朱允熥又是哼哼着,沉声道:“和孙成知会一声,让他配合你们暗卫,继续扩充人员,分赴各地暗中查探。”

这是要扩建暗卫。

田麦自然是乐见其成,当即躬身:“属下领命。”

朱允熥摇摇头长叹一声,看了看午门后的这片奉天门广场,目光渐渐移向了左侧的右顺门。

那是通往武英殿和六科廊、税署的宫门。

“你真的要动用卫戍应天的京军?”

税署里,朱高炽脸上有些不太确信的再一次询问着刚刚到来的朱允熥。

朱允熥点点头,看了眼窗外的这时候似乎变小了一些的飞雪:“已经到了不得不用的地步。”

朱高炽张张嘴,低声道:“你现在是一点都不相信文官们?”

“我谁也不信。”

朱允熥掷地有声,淡淡的看了小胖一眼,然后轻飘飘的拿起面前还冒着热气的茶杯。

轻撮一口。

朱允熥皱起眉头:“是雪融水?”

朱高炽提壶为朱允熥倒茶,点点头道:“大雪堵塞道路,哪里还有人手去弄泉水回宫。仅仅弄来回的一点珍珠泉的水,还都是紧着皇爷爷和大伯、后宫的娘娘们用的。”

说完之后,朱高炽手臂却是一抖。

几滴茶水低落在放在桌上的案牍上,朱高炽也忘了去擦拭水渍,而是皱紧眉头放下茶壶,双手兜在胸前,陷入沉思。

朱允熥饮下第二杯茶,又为自己续上一杯饮下。

喝完三杯茶之后,他便默默的看向窗外。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朱允熥的耳朵钻进了一些声响。

随后,只听朱高炽皱眉轻叹道:“确实该用京军了。”

朱允熥笑着回过头,看向面色凝重的小胖:“想明白了?”

朱高炽点点头。

然后将两人之间桌面上的东西都给扒拉到了四周,又放了一杯茶在中间。

朱高炽伸出一只手塞进茶杯里,带着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圈。

“用京军,这是对文官的警告,大明治国非独仗文官。”

朱允熥点点头嗯了一声:“这是其一。”

朱高炽又手指沾水,在桌上又画了一个圈。

“用京军,可加快赈济百姓的速度,缩减时间,减少百姓的受灾情况。为地方官府节省人力、物力,能专心于本地辖内的灾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