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6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潘德善陪着笑,太孙这是戏言。

他小声道:“万事小心的好,太孙乃是千金之躯,宗室社稷之继,万事小心的好。”

朱允熥自嘲的哼哼两声,已经是端起了碗筷,冲着桌子上的菜肴指了指:“吃吧,一边吃一边说。”

潘德善亦是端起碗筷,只是等到太孙将饭菜进了口,他才会跟着捡起那道菜,送饭入口。

两人就这么默默的吃下半碗饭。

朱允熥轻咳一声。

潘德善立马放下碗筷。

瞧着这位工部郎中的模样,朱允熥不禁摇了摇头。

不再重提规矩的事情。

朱允熥开口道:“你这个法子,孤刚刚想了想,大抵是可行的。耗费虽然如你所言,需要朝廷十数年内支出数千万之资,数百万臣民出工,可这是举国的事情,本该如此。”

潘德善这会儿只剩下了点头。

朱允熥又道:“若要治河,这次孤处理完了此次六府洪灾水清,厘清诸道臣民三两事,就要上手去做了,此事宜早不宜迟,拖一时便能拖一世,何时才能让我大明治下的黄河水清?”

潘德善还是点头。

朱允熥继续道:“若要治河,孤考量朝堂,你可总领此事。黄河涉及河南、山东、直隶三道诸府县,得要有个手握王令之人,还需手持天子剑……”

朱允熥这时候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潘德善。

潘德善还是在点头。

朱允熥笑了笑:“若你总领治河之事,愿今日在此立誓,此生治河,黄河一日不曾安澜,你便一日不离河。

孤可让你穿上仙鹤大红袍,提天子剑,总督黄淮漕水务,兼都察院都御史。三道沿岸府县,皆在你之下,三道方伯、按察、都司、佥宪皆受你牵制。”

潘德善浑身一震。

封疆大吏!

真正的封疆大吏!

只要自己现在立誓表态,自己潘德善就能成为大明朝开国二十八载以来,第一个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

只要黄河河道安澜,自己将会青史留名,功德可入殿堂庙宇。

已经不用任何的权衡利弊。

潘德善直接起身,神采飞逸的挥动着衣袍,声声作响,站在皇太孙面前,高举双臂,重重的跪在地上,做五体投地状。

“臣,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

“今日,于大明监国皇太孙前,满天神佛之下,愿立宏愿,黄河一日不安澜,臣一日不归家!”

太孙府总管雨田站在一旁,眉头跳动的看着跪在太孙殿下面前的潘德善,嘴角露出笑容。

瞧瞧。

自家殿下便是这般的神威浩荡,咫尺言语,便叫这人一辈子都要奉献给黄河,奉献给朝廷,奉献给大明朝。

朱允熥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神威。

如果有的话,最多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姓氏带来的加成。

这世间每个人都有着欲望。

现在,自己给了潘德善功与名,给了他封疆大吏的荣耀,没道理在他本就有此治河抱负之下,还会不同意。

只是……

朱允熥忽的幽幽道:“只是……孤给了你一切,若是黄河再生事端。”

“臣自裁于黄河之上谢罪!投于黄河水中,以安大河之怒!”

这时候就不是说好话安抚人心的时候了。

朱允熥直接了当的加重暗示道:“你若违背,非一人自裁便可平息朝野。”

潘德善抬起头,重重的点着头:“臣晓得。”

到了这里,朱允熥脸上才重新露出笑容。

他更是直接起身,走到了潘德善面前,伸手将对方扶起,而后归位,重新端起碗筷:“吃饱,不管做什么事情,人都是要先吃饱肚子的。”

将一家九族的性命都给压在了河道水务上的潘德善,这时候似乎终于是想起了朱允熥刚刚一开始说的,在他面前不必守规矩的话来。

开始大口大口的扒拉着饭菜。

朱允熥则是慢条细理的吃完余下的半碗饭菜,以茶漱口之后轻声道:“你的任命需要押后,这一次要先处理好六府洪灾水情一事。这期间,你多走走河道上下游,那两处决口也交给你来修好,算作试手。顺带着……”

潘德善露出疑惑:“太孙还有何事示下?”

朱允熥摆摆手,摇摇头:“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你若是想要拿到治河的差事,便需要说服朝野。孤能说动陛下和太子对你委以重任,但朝野若是心有不满,你日后治河便会艰难万分。毕竟孤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帮你盯着这些事情。”

潘德善快速的扒拉完碗里的饭菜,真的就没了规矩的扯着衣袖擦了擦嘴。

起身拱手道:“请太孙殿下开释。”

朱允熥轻声道:“等我们到了开封府,你就该将自己的治河之法,在此次随行官员面前演示一番。造一条小河,让他们看看效果。回头,也要让应天那边的各部司都能亲眼看到效果。至于怎么去做,你应当是懂的。”

潘德善皱着眉头,细细的琢磨了一下。

造小河演示一番不算难事。

朝廷有黄河的堪舆,自己完全可以复刻一遍。

河水也可以直接取黄河水,泥沙、岸堤等等,也都可以办好。

左右不过是要让朝中的同僚们看得清楚明白罢了。

想了想。

潘德善躬身道:“臣定不负殿下厚望!”

第三百五十三章 浑水下的黑鱼

山东道和直隶道交汇处,自古就是个可以被称之为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从先秦传承下来的,兖州府千年圣人之家,曲阜孔家。而这里,也同样有着八百里烟波梁山泊,自古英雄豪杰辈出。

一面是千年的礼教圣地,一面又是吃人的绿林草莽。

自山东道兖州府梁山水泊一路向南,有通河连接马踏湖、抱山湖、昭阳湖、赤山湖、微山湖、吕孟湖、张庄湖等无数湖泊沼泽,形成了超过四百里的水系湖泽,藏污纳垢,以至于山东豪强历来闻名中原。

沛县西南去地六十里,微山湖中微山岛,此地距西南坐拥黄河及运河的徐州城不过九十里。

往西北方向百里路,便可进入山东道最大的山脉群之中。

可谓是可进可退之地。

相传,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微山岛还不是一览无际的平地,而是山峰林立,那时候岛上主峰停留过一只金凤凰,自那之后微山岛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连带着微山湖中也物产丰富,日出斗金。

后来有人觊觎金凤凰,发生了一场劫难,最后当然是劫难渡过,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目下已然四月,徐州府地界上已经是暖洋洋的气候。

天边,已经开始擦亮。

微风自天地而生,拂过湖面,带着一缕凉爽走到了微山岛上,吹动着春日里长出来的芦苇、茭白以及人高的茅草。

几只湖船就隐在这些一岁一枯荣周而复始生长的湖草丛中。

船是从微山岛西北方向驶入微山湖,绕过微山岛北岸,到了岛屿西北部停下的。

几只船,装着拢共不到二十人,走进草丛里头。

这十多人皆是穿着湖上渔夫的打扮,簇拥着一名身着儒服青衫的男子,趁着天光放亮前上了岛。

一行人穿过岸边草丛后的小庄子,一路向南,行出一里半的路,就是一片整个微山岛上最高点的山林。

有传闻,这片山林下是埋葬了殷商之三仁中,与箕子、比干并肩的西周宋国开国君主微子。

只是很明显,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四月里,在这个天光未曾放亮的黎明前夕,这一行人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探究千年之前的宋国君主微子到底是否埋身于此。

众人进了林子,爬到不过百米高的山顶,茂密的林间就有一片低矮的屋舍在此时散发着微弱的烛火灯光。

砰砰砰。

从湖上过来的渔夫中,领头带路的一人带着众人到了一间最大的屋子前,敲响了就地取材而制的木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