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472)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一车车的粮草,更是在重兵护卫下,出现在了裴本之的视线里。

在裴本之的视线里,几名身着甲胄的将领,威风赫赫的骑着战马,在亲兵铁骑的簇拥下,向着自己这边靠近过来。

裴本之难掩心中的喜悦,赶忙招呼着城外的县衙差役们上前。

“下官陈留县知县裴本之,见过诸位将军,将军可是朝廷派来赈济本县灾情的?”

原本没有拿到河南道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位置的上直亲军羽林左卫指挥使汤弼,在应天还郁闷了好些日子。

虽说太孙让人递话给了他,羽林左右两卫也在于马就任河南都司之后,皆由自己一手掌握。

可没有了坐镇一道卫所军马的风光,还是让汤弼心中有些难以开口的言语。

只不过河南道等六府发了大水,汤弼又开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就任河南都司。

此刻,这位掌握羽林左右两卫天子亲军的指挥使,正坐在马背上观望着陈留县外这段城墙下的忙碌景象。

再看向眼前浑然不似一县知县的裴本之。

汤弼微微一笑,双手合拢,朝着应天城的方向拜了拜:“本将奉皇命,驻扎陈留县,治下军马遵令,可协助陈留县灾情善后事。”

自己要的就是这句话!

裴本之目光当即一转,看向羽林卫这一次带来的粮食。

他搓搓手,望向已经翻身下马的汤弼:“将军,本县百姓现今皆有县衙供应每日口粮,目下灾情亦有半月有余,田地因为洪水冲刷,早已误了春耕一事,眼下县衙粮仓……”

裴本之看得清楚,别看羽林卫这一次带着的粮食一车一车的,算起来也不过是够大军驻扎陈留县短时间里使用。

朝廷真正赈济地方的粮草,还得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

汤弼淡淡的看了眼前这位陈留县县令,微微一笑:“裴县,我羽林卫这次奉旨,定会为陈留出大力支持。”

只出力不出粮。

这是汤弼的潜台词。

大军在外,为将者首要考虑的就是军心。军中缺粮,何来军心。

裴本之却是早就知晓会有这等回答,面上带着微笑,示意围在周围的差役吏员们退下,而他则是轻步走到了汤弼的跟前。

汤弼目光微微眯起。

这位陈留县令,从自己第一眼看到,就不同于大明地方上的其他县令或知府。

汤弼先是举手,示意裴本之稍安浮躁。

而后转头看向自己的副将们:“传令,全军于陈留县外择地安营扎寨,一应布置皆按制。命前、左、右三营协助陈留治灾。”

诸将立马领命,各往军中布置。

这时候,汤弼才领着心中正不断盘算着的裴本之沿着城墙漫步。

“听闻,此次六府大灾,六府数十县,唯有陈留县在裴县治理下,灾情最小,百姓最是安稳。”

听着汤弼的夸赞,裴本之微微一笑,拱拱手,指向周围忙碌着的百姓们。

“本县大灾之下之所以能不被朝廷担忧,皆是本县百姓鼎力出工,万民皆是一心,方才有大将军所言之事。”

汤弼摇摇头:“本将所因身负亲军差事,不曾久多出京,却也知晓我朝地方官府,陈留若无裴县,大抵也不会有本将的夸赞。”

裴本之照旧是摇着头。

汤弼又道:“开封府的粮食不是不会运过来了?裴县手上还有多少粮食稳定陈留民心?”

“w……三日!”裴本之急忙转口,报了三日的口粮。

汤弼笑笑:“裴县如何打算?我羽林卫乃是奉了皇命的,只管配合地方出力。”

裴本之转头看向汤弼,想要看出对方这番话里有几分假。

少顷之后,裴本之眉宇之间多了几分杀气:“开陈留士绅大户粮仓,借其存粮,赈济本县百姓!”

汤弼顿了一下,同样是转头目光审视的观察了裴本之一眼。

好半响之后。

汤弼才放声大笑起来:“裴县不怕掉脑袋?借与抢不过是一字之差,裴县以官府之身,开士绅大户私仓,不怕弹劾?”

裴本之哼哼两声,外头看向汤弼:“大将军或许不知,本县在陈留为官近八载,虽无寸功献于陛下,却搏了一个铁脖子的称呼。为天子守一县黎民,本县无惧!”

汤弼当即未知喝彩。

他此刻两眼放光,伸手便拍向裴本之的肩头。

“好!”

“本将便要看看你这位陈留县铁脖子,到底有多硬!”

第三百五十七章 开门!本县借点东西!

陈留县外。

百姓们因为县尊和从京师过来的那名将军的笑声而张望过来。

望着县尊终于在这个灾情当下露出笑声,明明已经劳作了一整个上午的陈留县百姓们,脸上同样是染上了笑容。

“下官代陈留百姓,在此多谢大将军相助。”

裴本之振动双臂,挥动衣袍,双手合抱于胸前,便对着汤弼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汤弼挑动眉头:“本将支援前、左、右三营兵马与裴县赈济灾情之用。本将目下,还需回营整顿军务,安营扎寨,等候奉旨坐镇六府灾情事,监国皇太孙殿下到来。”

裴本之低着头,眼光微微一动。

汤弼在自己的权力规则内,已经是尽了全力相助陈留县了。

裴本之拱拱手:“下官多谢大将军。军中诸事繁杂,大将军请便。”

汤弼挥挥手,已然是转过身,淡淡的看了裴本之一眼。

“太孙大抵不日就会抵达开封府,裴县当要恪守本心。”

送出三营三千军马,又暗示了一句,汤弼终于是向着不远处已经选好的安营地过去。

裴本之良久之后方才直起身子,望着走向城外不远处一处高地的汤弼背影,嘴角微微一笑。

“来人!”

他大喝一声。

再就等候在不远处的县衙文书便赶了过来。

文书躬身道:“县尊有何吩咐。”

裴本之目露精芒,一身浩然之气尽显:“召了县丞、主簿、典吏前来此处,本县要向陈留士绅大户高门借点东西,于我陈留百姓之用!”

县丞乃是一县县令的副手,主簿则是掌县衙六房文书事,典吏统领一县三班差役。

文书一听县尊此言,便反应过来,自家县尊这是真的要大干一场了。

文书立马领命,转身便去寻了附近的差役,将县里的三位大人给找来。

而裴本之已经是带着自己的长随,自去寻汤弼留下来的三营将军。

似乎是汤弼早先抵达陈留县之前,就已经与军中诸位将领言语过。当裴本之带着长随找过来的时候,三名统领将军不等裴本之开口言明是由。

其中一人便已经抱拳开口道:“裴县令,我家将军已经说了,我等上至亲军羽林卫,此番前来陈留县。一来是为了替皇太孙殿下打前站,二来便是看看能否为陈留县出点力。”

另一人则是附和道:“裴县令,我等都是军中粗俗武夫,不懂如何治理灾情。但我等吃的饭不少,领的皇粮不少,裴县令有什么力气活,只管吩咐我等。”

裴本之这时候方才张张嘴,被两人前后插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这时候,最后一名统领将军也已经是开了口:“裴县令,您只管吩咐,在这陈留县地界,只要不是谋逆的事,便都是裴县令一句话的事情!”

直到这时候,裴本之才整理好思绪。

看着面前已经是杀气腾腾的三人。

裴本之发现自己的打算,似乎早就在了对方的预料之后。

他不由摇摇头道:“本县多谢三位将军鼎力相助,今次是希望能得三位将军助力,带着麾下兵马,助本县去城中士绅良善大户人家的府上,借一点东西解本县百姓之困罢了。”

裴本之刚刚说完话,其中一名将领便是身子一震。

“既然是借东西,那自然是要见见血动下刀子,才好借足了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