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吾等为大明宗室,尔亦知晓其中道理。”

“大明宗室当不已文武而论社稷,天子更不以文武而论江山。”

“文官治国,武人开疆,文武并用,方为盛世可期。”

“偏武,则藩镇之祸可证。偏文,则弱宋前车之鉴。”

“我大明天子,大明宗室,不以文武而论天下,当以才论,以能论。居中宫,阴阳调和,文武权衡,定江山社稷,亿兆黎民。”

“二哥乃宗室子,却不知其中要害,偏重文持社稷,是要我大明江山重现弱宋之故?黄湜老儿,妄为东宫先生,却不知国家之重,妄议重文轻武,窃为私利,如何为人臣!”

“尔等言吾争夺小利,却浑然不知国家之大义,当真可笑之极!”

朱允熥洋洋洒洒,一番长篇大论,在这小小一方东宫学堂内,可谓是如那洪钟大吕,震耳发聩,令人目眩。

朱允炆何曾见过,往日里那个秉性懦弱的三弟,有今日这等伟岸气派,已然是被震得心神胆战。

上方的黄子澄,被朱允熥一口一个黄湜老儿,给骂的满面涨红。

当即咿呀呀的张口叫骂:“放肆!放肆!当真大胆!”

“老夫这便去宫中,面呈陛下,便是拼着老夫这身官袍,也要将你这小儿弹劾了!”

说将话也,黄子澄便以提起袖袍,就要迈步冲出学堂。

这时,一道人影,映入学堂门口。

“都给朕闭嘴!”

朱元璋的脸上阴云密布,作为大明朝的开国君王,浑身散发着君王的威严和权压。

只是一眼,便让屋子里的所有人,浑身一颤,纷纷不由低下头来。

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联袂并肩而入,亦是冷眼扫过全屋。

太子的脸上有一丝阴霾,却不知究竟为何,是在针对何人。

倒是燕王朱棣那副阴森森几欲杀气毕露的眼神,却是明晃晃的冲着黄湜去的。

这厮当真居心不良,便是允熥侄儿口中前宋那等祸国奸佞!

黄湜眼看皇帝和太子还有燕王,突然到来,心中倍感意外。

却是当即一拜到底,当场就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太子,臣下今日受允熥郡王诬蔑,实难在此授课,还请陛下和太子,另选贤明,于东宫之中教授宗室。”

一旁的朱允炆这时候方才反应过来,也是跪在了地上:“皇爷爷,父亲,允熥年少无知,口出狂言,妄议朝政,妄议文武,其行于礼不合,其思于国不利,孙儿奏请皇爷爷,当训诫允熥,令其改过自新!”

朱元璋冷哼一声,惊得跪地二人浑身一颤,当即闭口不言,俯首乞尔。

他全程未曾看过跪在地上的朱允炆和黄湜一眼,反倒是颇为好奇的注视着站在一旁同样低着头的朱允熥。

这个孙儿他是晓得的。

年幼母妃早薨,一直长在东宫里头,大抵也是因此,自小性格内敛,秉性懦弱,平日里不争不抢,为人低调。

只是今日,言辞却是何等的犀利,谈吐又是何等的锋锐。

其见识,也非是一介长于宫廷的顽童,能够知晓的。

这不禁让朱元璋一时心中大动,暗自欢喜,却又不能明露外表。

只是看着朱允熥如今这番乖巧模样。

朱元璋终于还是轻笑出声:“当真是个好小子!”

这边朱标还未开口,朱棣已经抢先说道:“允熥这孩子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儿子为父皇贺,为太子贺!”

经过昨日的事情,又有今日眼前发生的事,朱棣没来由对这个侄儿欢喜的紧,当真是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更改注意,要求着父皇和太子将这侄儿放在自己身边,跟着自己到北平去。

朱标这时候终于是得空开口:“何故要与先生、兄长争论?”

“你也给朕闭嘴!”

第六章 吾得麒麟子

朱标顿时一个恍惚,回头茫然的看向朱元璋。

成为大明太子已经不知多少年了,朱标已经记不起,上一次父皇这般呵斥自己是什么时候了。

再看父皇的目光,一直都放在朱允熥这竖子身上。

朱标目光一转,心中流过几缕考量,只是眼下并非适宜的时候,便暂且略过。

这厢,朱元璋已经走到了朱允熥面前:“抬起头来。”

即便朱允熥心中早有建设,但当这位开局一个碗,拉起淮西二十四将,驱除元人的大明开国皇帝,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心中仍是微微一颤。

他缓缓抬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朱元璋那张有些沧桑稍圆一些的脸颊。

并非如后世某朝污垢化的鞋拔子凹地脸。

很有君王的威严。

再见对方身上,细眼处竟然是有着好几个补丁的粗麻布衣。脚下的布靴,边缘也已经有些粗糙,这是穿了许久之后的自然磨损现象。

迎着朱元璋的目光,朱允熥当即又低下头,双手抱拳高过头顶:“孙儿允熥,拜见皇爷爷,皇爷爷圣体安康。”

朱元璋爽朗的笑着,大手一挥:“咱这一把老骨头,安康的很!”

说着话,他的手掌已经拍在了朱允熥的肩膀上,双眸却是瞬间一凝,沉声问道:“先前你那番话,咱听到了,你说吧,是不是有人教你的。”

一介未曾及冠的小儿,又如何能说出那番话来,更是直指君王的文武均衡互补之道。

这番言论固然是好,但若是有人在朱允熥背后出谋划策……

朱元璋想到了这些年宫外那位言行举止,已然颇有些过分的某位大明朝的大将军。

朱允熥心头一紧,他先前只以为屋外来人是太子朱标,却不曾想到连朱元璋也来了。

此时又听朱元璋这般询问,他又如何不知深意。

赶忙回答:“回禀皇爷爷,孙儿一直待在宫中,除却父亲,身边倒是只剩下伺候的宫娥和内官们了。”

“哦?”朱元璋轻咦一声,稍稍思量之后,心中释过:“那便都是你自己的所思所想了。你可想过,说这些话,会引来怎样的争议?”

朱允熥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摇摇头:“孙儿并未想过,只是觉得本就该是这个道理,因着今日与先生有所争论,方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他这边刚说完。

先前一直忍耐着的朱允炆,见朱允熥竟然这样说,当即生怒。

他跪在地上,抬起头,满目愤怒的伸手指向朱允熥:“皇爷爷,允熥今日不知礼仪,不尊师长,言辞放肆,请皇爷爷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一旁的黄子澄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让朱允炆将这番话说完,顿时心中慌乱。

他这会儿大抵也瞧出了些什么,更是回味出了自己先前的过失之处。

自己千不该万不该。

不该让自己说的话,叫皇帝和太子听了去呀!

不过,朱允炆这会儿的言辞,倒是给了他一个另辟蹊径的机会。

他当即又是一拜到底,正身开口:“陛下,允熥郡王年幼不知事,臣下并无怪罪之意。然,允熥郡王身为宗室血脉,于圣贤之言,有偏颇之意,秉性更有莽夫之举,此举断不可为其所有。”

“允熥郡王身为大明宗室,陛下血脉子孙,若不加限制,推崇穷兵黩武,恐……”

朱元璋回首斜眼看向跪在地上的黄子澄,当即高声喝道:“允熥乃吾家麒麟子也!”

???

???

皇帝的一句话,顿时引得学堂里所有人的注视不解。

其中,尤以黄子澄和朱允炆二人,是满头雾水。

皇帝难道不该是严惩不尊师道的朱允熥嘛?

不该是训斥推崇穷兵黩武的宗室郡王嘛?

怎么就成麒麟子了?

然而,朱元璋已经转过身,冷眼扫了一脸茫然如同白痴一般的朱允炆,最后盯着已经开始彻底不安起来的黄子澄。

“太常寺卿、东宫伴读黄湜,不为师道,蛊惑宗室,意图不轨。革除东宫差事,夺太常寺卿,贬为开平卫经历,今日随燕王返北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