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07)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少顷,大批的队伍开始从开封府城结群离去。

而那些本意是要掀起民意,胁迫朝廷饶恕河南道上下官员的人,只能徒留下一地没有意义的喊冤声。

……

开封府是个很没有意思的地方,抬眼望去天是那样的天,地是那样的地。一眼望出去,地面平整的一路连到天边和天空融在一起,没有任何的起伏和波澜。

唯一有起伏的地方,还是沿着黄河河道累年累朝修建起来的黄河大堤。

除此以外,开封府真的是个无聊的地方。

也正是因此,很多时代居住在开封府,且家族绵延数十、数百年的人家,纷纷都修建起了高宅大院,又因为前宋开封乃是中原王朝京都,朝野上下喜好江南风情。开封府到现在,大多数的人家,修建的宅院也都是带着一股子的江南制式。

那好似永远都开采不完的太湖石,在开封府是最寻常的东西。

旧时赵宋皇家用着大船运来的太湖石,寻常人家便用着小船大车拉过来的太湖石。

各式的林木花卉,也一应都比照着江南宅院修建。

开封府往中牟县方向,有一片名为东湖的水泽地。

像东湖这样的地方,在整个开封府周边,都算得上是风水环境尚佳的地方了。

也正是因为,小小的东湖水泽周遭,便齐刷刷的坐落了四五座营造奢华的宅院人家。

至此之时,东湖畔的一处宅院外,一行人从开封府城方向行色匆匆的而来。这些人到了府门前也不做停留,看守府门的仆役远远的瞧见了这些人,便已经是将府门打开。

人群走进了府门,而后府门便被仆役给关上。

少顷乃至府邸后院,临近东湖水泽,可眺望目睹湖面的一片别苑里。

几名身着儒雅的老者和中年人,早就已经汇聚在此,烹煮新茶,品茗赏景。

“今年虽然开封府遭了灾,但各家目下也都陆陆续续兑下不少田地了吧。”

“虽然不少好地的春耕给耽误了,但想来朝廷是会免税的,如此算来今年也不算差。”

“大概是这样的,朝廷免赋的事情,听说已经在酝酿中了,到时候或许还可以借机再和那些泥腿子兑些上田。”

几名走在客位上的人轻声带笑的说着话,相互交谈着各家今年的进项。

坐在主位上的是已经穿着锦缎的中年男子。

很寻常的中原汉子的面相。

却总是一副士林儒士的做派,盖是因为这户人家这几年陆陆续续的出了好几个秀才和举人。虽然并非只是主脉独出,也算上了别支,可那也是一姓人家。

如今,只要再出一个进士,那便可以在开封府里多说上几句话了。

也正是因此,这里便成了东湖周遭人家,近年来最常聚集用的地方。

中年男子沉声道:“昨夜城里的事情,大伙也都知道的。两司衙门和开封府衙门上上下下,都被朝廷给拿下了。我只想说一句,算作提醒,也算作定心。”

主家开了口,在场众人纷纷止声,皆是抬头侧目看了过去。

中年男子继续道:“河南道的官场如何,和我等人家没有关系,今天城外发生的事情,我是事先和你们打过招呼的,如果你们还是参与了,那不要怪我没有提醒。

我等人家只要记住一点,不论谁来河南道为官,只要他们入了局,那就得想着咱们,不能忘了咱们的好处。”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还得是您目光长远,若不是您事先提醒,今天开封府城外的事情,我们这些人只怕早就已经全力下场了。”

“管他是谁来,只要当了河南道的官,他贪财咱们就送去白花花的银子,他好色咱们就送上一个个小娘子。若是都不缺,咱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功绩!”

“就不信这些当官的,还能从河南道干干净净的离开!”

中年男子对此回答很满意,点了点头:“合该是这个道理。眼下,皇太孙和朝廷的那些随行官员,只怕还要在河南道待不少时日,我是听闻啊,其他人是开始不安分了,觉得衙门里的官都被抓了,接下来就是他们,似乎是有些串联,意图做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停了下来,看向众人。

众人连连摇头。

“我等皆是良善人家,又如何会做那等大逆之事?”

“这样的事情,我等定然是不会做的。”

正待这时,庭院外刚刚入府的一行人,终于是赶了过来。

其中领头的人直接到了众人眼前。

中年男子跳动眉头看向来人,沉声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禀老爷,陈留县县令裴本之,今日带着屯驻在陈留县多日的羽林卫官兵到了开封府城。到了之后,裴本之便将今日在城外闹事的那些人给悉数拿下,现如今他正领着皇太孙等人往东湖这边来。”

“往东湖这边来了?”

席间,有人忽的站起身,脸上满是惊讶。

余下的人亦是看向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纷纷露出忧虑的目光。

“快!”

“让那些人都顶上去!”

“告诉中牟县的人,叫他们小心了做事,莫要露出马脚来。”

“再警告了那些泥腿子,要是胆敢在皇太孙和上差们面前吱声,回头劳资们就给他们婆娘、女儿统统弄进院里来!”

中年男子对着从开封府城赶回来的人当即下令,那人便火速转身离去。

男子看向在场脸色紧绷着的众人,笑了笑道:“看来今天这茶是要留到明天的了,诸位也快些回家布置好吧,便依着往日商议好的来,莫要急,朝廷过往不曾发现,难道现在就能发现?”

众人这时候哪里还敢停留,连话都不曾留下,便纷纷拱手起身,转身离去。

……

“墙是用泥田的土混着稻草筑范起的,几根横梁加上竖梁,担着稻草一层层的压下去,也就算是个好房子了。”

“瓦片那就不是百姓人家能用得上的东西。”

“若是遇到大雨天,屋外大雨,家中小雨,这才是寻常的事情。”

东湖北侧,靠近黄河大堤的一片村舍外,裴本之骑在马上,对着朱允熥和朱高炽等人轻声解释着。

在众人的眼前,是一片由一座座低矮房屋组成的村子。

村子里,大半的房屋土墙都是露着破洞,或者屋顶凹陷下去的。

村子外面,连绵不绝的田地里,还残存着这一次六府大水遗留下来的河道泥沙和杂物。

裴本之挥手指向一处:“那边,原本是一片村子,下官当初初来开封府的时候,来过这里,整个村子在我朝创立后,都起了瓦房,只是没用几年的光景,整个村子都没了,人都成了那些人家的佃户。房子没了,被弄成了地,中牟县的黄册赋税账面上,却没有任何的记载。”

推屋为田,不记黄册。

这还是最常见的剥削手段。

却让亲眼目睹到的朱允熥和朱高炽等人脸色铁青。

裴本之今天却像是故意要给他们上眼药一眼,手指一挥,又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那边瞧着是一片坟茔地,可是但凡只要是给那些土堆扒开,就会看到底下什么都没有。瞧着这些新土就知道,这是为了这一次朝廷赈济六府准备的。”

“还有那边,便是顽童跳进去也淹不死人,底下弄成黑泥,一尺深的水瞧着也是深不见底的样子。”

裴本之说着说着,自己的表情也变得有些黯然起来:“这只是最常见的法子了,只要这块地不算田地,那就上不了朝廷的两税账目。可说到底,那些人家还是要佃户去耕种的,口粮总还是给的。”

朱高炽算得上是第一次见识,也是第一次听闻到这些大明朝最低层的事情了。

他张着嘴,满脸的不可思议:“竟然还能有这等事情。”

说完之后朱高炽便目光不善的看向高于光等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