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69)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往日里这么说也该是由吏部尚书第一个奏事的,这并非规定,却是规矩。

翟善同样有些意外,却也欣然接受。

自己今天本就没什么事要说的,随着那位年轻的,时时刻刻对解缙以先生尊称的年轻文选司主事,早就给吏部的活都干完了。

孙狗儿代天子发出了一个准字。

郁新便抱着笏板,捧着奏章高声道:“臣弹劾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燕王府护卫都司指挥、奉旨平镇山东道叛乱,张志远,领军南下,却行诸般不法事。

名为镇压叛乱,实则却行叛贼之事。裹挟大军纵横乡野地方,惊扰百姓,引得黎民惊惧。

张志远不闻山东道各司衙门劝阻,屯兵不出,意图不明,有抗旨不尊之嫌。平白耗费朝廷钱粮,延误边疆战事,有拥兵自重,携贼自重之嫌。

张志远不顾山东道叛贼四起,纵容叛贼累月作乱,不得平定。却散布留言,领军南下曲阜,惊扰衍圣公府邸。万余大军驻扎孔府外,深挖壕沟,每日耗费火药,昼夜不屑。

此般时下,衍圣公府人人双目夹血,脸色惨淡,孔府院墙几欲倾倒,圣人雕像震动晃荡。

我朝以孝立国,行仁义之事,尊至圣之言。今有骄兵自行其事,为祸地方,慢待叛乱,侵扰至圣人家。

名为平叛官军,实则却行叛贼之事。

臣伏请躬问陛下,此般种种,到底是我朝官军,还是那为祸的叛贼?

若今时不与天下黎民分说,日后何人能分辨的出究竟谁是叛贼,又谁是官军?”

郁新一番言论,直接击破了苍穹。

整个奉天殿前鸦雀无声。

而在郁新之后。

是工部尚书王儁手捧笏板及奏章出列,跪拜在郁新身边。

“臣,工部尚书,王儁,附议。”

“张志远骄纵朝廷官兵,袭扰山东地方,不顾叛乱,不思平叛,裹挟大军,用以私情,持械泄愤。臣以为,此乃不臣!此人有异心!朝廷当下旨押回应天,交有司审问定罪!”

这已经是第二位六部尚书出班弹劾远在山东道平叛的张志远了。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曹铭,附议。”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附议。”

“臣,刑部右侍郎,来恭,附议。”

“臣,大理寺右丞,夏恕,附议。”

“臣,户部右侍郎,祁著,附议。”

“臣,工部右侍郎,蒋毅,附议。”

“臣,礼部都给事中,魏樊,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随着郁新和王儁两位六部尚书的出班弹劾,一时间,六部五寺三法司,满朝各部司衙门,皆有官员走了出来,依照着品级,跪在那重重陛阶前,自报官职,口出附议。

附议声持续了很久,让人觉得几乎有炷香时长。

当最后一名从九品的流官跪在快要到了奉天门位置后,出班附议的声潮终于是停了下来。

天边的日头此刻已经爬到了半空位置,洒下明亮的光芒。

而在奉天殿陛阶前的广场上,两侧本该是百官站位的地方,文官一侧几乎是空了大半。

一阵风刮过,已经不似刚刚入宫上朝时那般的冰凉。

然而,身边四下空空无人的礼部文选司主事白玉秀,却还是没来由的浑身一抖,打了一个寒颤。

这是应天朝堂官员们的一次反击吗?

是对前番锦衣卫大索应天官场的回应,还是对正在诸道推行的革新之举的无声反对?

亦或是,他们为了维护山东道哪一家人?

在文官班列的前排,翟善僵硬的转动着脖颈,在他的身边现在只有任亨泰和茹瑺两人。

“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翟善真的怒了,这么多的官员同时出列弹劾,而他身为吏部尚书,却全然不知。

现在落在皇帝的眼里,他这个吏部尚书究竟是干什么吃的,还能不能干好吏部的差事,替天子管理好朝堂官员。

任亨泰和茹瑺两人都没有说话。

站在尚书们后面的大九卿,通政使司通政使来征却是悄悄的上前一步,低头小声道:“消息是从曲阜送过来的,前些日子有人也曾寻过下官,只是下官以为……”

“你为何不告诉于本官!”

翟善猛的转过头,怒视着明显是事先就知晓了的通政使来征。

来征收敛神色,望向陛阶之上:“翟尚书以为自己知道了,就能压得住这一次的事情?”

翟善目光一闪,身子一震,心中顿时生出了一股惊恐。

这些人就是奔着陛下去的。

不论他翟善是不是吏部尚书,能不能管得住这些官员,这些人都会在今天闹出这一场弹劾。

疯了!

这些人是疯了!

他们怎么敢做出现在这样的事情来,当真以为如此就能逼迫着陛下对张志远做出惩治吗?

他们当真以为,陛下就是那等会退让的人?

翟善立马转过头,看向兵部尚书茹瑺:“兵部,张志远领兵南下山东道,所作所为,兵部怎么看!”

茹瑺撇撇嘴,侧目淡淡的看了已经火急火燎的翟善一眼:“翟尚书以为,这事情是我兵部能管着的?”

翟善张着嘴,一时哑然。

他当即举目望向另一侧的朝堂武官们。

张志远只是一个引子,谁也不清楚下一刻那帮发了疯的人,会不会依次扩大延伸,将弹劾风波牵扯到大明的功勋武将身上。

这个时候,翟善多希望那帮往日里行事粗鲁的功勋武将们,能够咿呀呀的挥动着那沙包大的拳头,给眼前这帮跪地弹劾的文官们狠狠的揍一顿。

最好是给这帮人打的半个月下不了床。

……

第四百零六章 再弹劾请立监军

然而武官们这一次却表现的很从容淡定。

他们只是平静的望着那数量众多的文官跪在地上,对张志远发起弹劾。

似乎,张志远就不属于大明武官队伍一样。

百官这次铁了心要在皇帝面前强硬一回。

立在陛阶顶层角落里的孙狗儿,目光嗖嗖的扫着这群朝廷里的肱骨之臣。他合着双手,目光低下,摸摸无声的侧过身,望向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只要皇帝陛下一声令下,他孙狗儿就能叫了这周遭的禁军将这群昏了头的官员们尽数送进诏狱之中。

而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脸上没有一丝愤怒,甚至还带着些微笑。

他只是安静的注视着陛阶前的那些官员们,什么也没说。

皇太子朱标坐在一旁,显得有些意外。

今日的事情,自己竟然同样全然无知,这很不合常理。

朱标侧目看向陛阶下,跪地弹劾张志远的人群中,竟也有东宫詹事府里的几人出现在朱标的视线里。

这些人都是詹事府的老人,过往无有不说,此刻却悄然无声的附议弹劾。

官员们在于自己离心离德。

朱标不禁抬头看向龙椅上的老爷子。

今天这出事情,也只有老爷子能够定夺解决。

夏元吉悄悄的挪到了解缙身边,双手兜在一起,脸上却带着些兴奋:“恐怕过段时日,你那个在吏部的学生,就要忙起来了吧。”

解缙皱眉转头看向夏元吉:“哪来那么多的人手可用,我倒是希望这次陛下不要太过愤怒。”

“他们这是在逼宫,你觉得陛下能饶过他们?”夏元吉有些不以为然,撇撇嘴,眼神跳动。

解缙目光幽幽:“他们这是怕了。”

“怕了?”

夏元吉念叨了一声,而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低声道:“他们是怕儒家……”

解缙确实目光似有似无的盯着夏元吉:“维喆兄,你又是否在怕?”

解缙说的很小声,却足够夏元吉听清楚每一个字眼。

他的脸上露出茫然,然后默默的摇着头。

“曲阜那户人家便是有错,那便论罪就是。若是因此牵连天下文脉……这可是我中原华夏上千年的根基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