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598)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前面偌大的庭院皆是刊印文报的地方,而在后面却又一片院子总是安安静静的。

朝堂上,这两日八九成的官员都在罢朝不干活。但心学出身的新晋官员们,却还在努力维系着朝堂最低限度的运行。

书报局后面的院中,今日里林林总总近五十余人相聚于此,可谓是济济满堂。

一袭仙鹤大红袍,在庭院之中显得格外扎眼。

不是旁人,正是如今的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

孙青书和胡文海两人作陪在一旁,下方又有白玉秀等刚刚下衙的心学在朝官员,以及心学观政进士。

袁素泰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只是因为眼前都是心学的新起之秀,他必须保持镇定。

袁素泰自嘲着轻声道:“解学士和夏行走此刻还在文渊阁留守,老夫是个老学究,但做的都是农活,如今中途入了心学,也不过是凭着比你们年长些,叫你们废些耳。”

如今已经是正六品吏部文选司主事的白玉秀,算得上是在场除了袁素泰,官阶最高的人了。

白玉秀笑着开口道:“袁少师多年耕耘上林苑监,做的都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功德之事,管的是天下百姓的肚子。心学讲究知行合一,圣人道理千百篇,脚踏实地的做事才是正途。少师岂不正和此意,当为我等前辈先生。”

有白玉秀搭话开场,袁素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伸手点了点白玉秀:“难怪说解学士平素提及你最多了。”

白玉秀拱手道:“那是解先生觉得学生是最不成器的,所以才时时提点,时时提携,免得学生到时候落于一众师兄弟之后。每每想起,学生愧不敢当。”

袁素泰摇着头,转口道:“今天名为文会,实则上却还是要说道说道这两日午门前百官静跪逼宫一事。你们中大多数人都在朝中为官了,这两日一如过往,上衙点卯,操办国事。接下来,当要注意小心,免得那些个人拉扯到你们。”

“学生谨受教。”

在场的年轻人们,纷纷拱手回应。

袁素泰又道:“我平素都在上林苑监,不怎知晓你们这帮师兄弟都在哪个衙门,也不知有多少人是在朝为官的。不过想来,往后国家还是要辛苦你们,为大明开创盛世基业。

这一遭陛下夺了天下读书功名之辈的优待,你们也不要心中怨恨不满。太孙殿下说的没有错,这天底下谁都是一样的,何来高低之分。

前番我与解学士闲谈,学士言辞之间,隐隐有些提及,国家的财政开源充裕,地方上的巧取豪夺少了,朝廷大抵是会多给些俸禄,总不能叫你们饿着肚子去当差。”

功名优待是每个读书人都关心的事情。

便是在场的心学子弟,也不可能视若无睹。

白玉秀左右环顾,开口道:“学生晓得,今日午门前群臣之状,当为学生引以为鉴。”

今天这场书报局里的文会,便是要安那些年轻的心学官员和学子的心。

在袁素泰一旁代表书报局伺候着的胡文海,笑吟吟的开口道:“如今开国公在南边开疆拓土,地多人少,便是花些钱粮去那边购买些土地,虽然田亩数是有限额的,但也不必为自己和家中人的生机担忧。”

土地。

是每一个大明人都热衷的事物,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亦或是寻常百姓。

胡文海的话,像是打开了在场众人的话匣子。

“胡先生提的这件事情,我倒是也有所听闻,只是每人只能认购百亩,这个数额是否会有提高?”

“一家五六口人,便是五六百亩的地,倒也是生计无忧。学生只是不解,难道我们还能过去耕种?收成又该如何拿到家中?”

“学生亦有几样疑惑,不知往后朝廷会如何处置……”

“……”

在场心学子弟纷纷说出心中的顾虑和疑问。

嘴上说着不了解心学中人的袁素泰,但大抵是早就私下里熟悉过,对现场开口提问的心学子弟,认的很清楚。

今日此番文会,事先也有解缙透露了不少文渊阁里的消息,再有白玉秀配合着,袁素泰答得也算中肯稳定。

与书报局里的安抚人心、在京文官被驱逐出宫不同,满城的开国功勋武将们,可谓是弹冠相庆。

虽然这一遭功勋武将们没有任何的参与,但心里头偏生就是觉得畅快。

这些年大明愈发稳定,开国的武将们也渐渐年事已高,文官政治渐渐露出苗头,便是有皇帝的信赖,武将们的日子还是很不好过。

练兵的钱粮要找兵部,疆场上的军功要找兵部,地方卫所的调动甚至还要找吏部。

五军都督府虽然有执掌天下卫所兵马的权力,但这样的权力却处处受到牵制。

如今文官们被锦衣卫驱逐出宫,皇帝陛下更是明发旨意,夺了天下读书功名的优待,这就是赤裸裸的对士绅文官们的压制。

此消彼长,帝国的武将们日子总是要比过往好上不少。

若非中山王府、开平王府同时私下里放出声音,要在京功勋各家都低调些,怕是早就满城酒香了。

咚咚咚。

复星桥以西余庆里,因开平王府而被命名的常府街西头,一群身着武服的功勋将门中人,驾马到了王府跟前,随行的护卫走上台阶,敲响了开平王府的府门。

中门旁的侧门被拉开一道缝隙,常家的门房探出头看向外面。

“蓝公子怎么来了?”

凉国公蓝玉长子蓝春领着在京的几家功勋子弟,站在门外,望向常家的门房。

“家父进来领军在外,为朝廷效力,这两年家中多被常三哥照料,今日来,是为了感谢常三哥一番。”

门房有些意外,常家和蓝家同出淮右,除此之外也算得上是亲戚。若说常家照顾蓝家,便是感谢也不该这个时候过来。

只是蓝春毕竟是凉国公府嫡长,且在他身后还有一帮朝堂功勋子弟,常家门房不敢怠慢,将侧门拉开,侧身站在一旁。

“蓝公子请入内,小人这便去后宅通禀三老爷知晓诸位到来。”

蓝春点点头嗯了声,都是功勋将门人家,平日里互通有无,往来频繁。门房让了路,蓝春便领着人轻车熟路的往常家前厅过去。

连着两日因为百官静跪午门而不曾回家的常森,好不容易等到锦衣卫将午门前的那些没卵子的文官给赶出宫,自己回家喘口气,早早便准备歇下。

却又听蓝玉家的老大带着一帮将门子弟过来。

常森心中带着疑惑,却还是叫人伺候着穿衣,又让人去二房那边知会常继祖往前面过去。

不等被引入常家前厅的蓝春等人喝完一盏茶,常森已经与常继祖赶了过来。

闻听门外传来脚步声,蓝春轻咳一声,领着一众将门子弟站起身,躬身抱拳。

“蓝春见过常三哥。”

虽然算不上整齐,但前厅里由蓝春领着的,将门子弟喊的却都很是卖力,有喊常家三哥,也有喊常家三叔的。

常森本就疑惑不解,瞧着这帮小子如此模样,不由侧目看向一旁的常继祖。

常继祖摇摇头,他近来还在忙着通过讲武堂的入学考核,已经很久没有时间与各家兄弟往来了,倒也不清楚他们今日的目的。

常森皱起眉头,走进厅内,面露笑容,手掌下压:“坐吧坐吧,都是跟前看着长大的,当初一个个光着屁股在家里头比试撒尿的样子都还记得,如今哪来这么多的规矩。”

蓝春脸上顺势露出一抹尴尬憨厚的笑容,示意众人落座。

在一旁陪同的常继祖见机开口:“前头门房方才提及,说是春叔要来府上做什么感激,倒是显得见外了。”

蓝春拱拱手:“这几年父亲奉旨在外,各家的长辈也都在外头为国效力,平日里各家琐碎的事情,总是叫常三哥费心,我等过来说声感激也是应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