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730)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可以说,今天就是太孙党的一次非正式的集会。

只要这里的人统一了认知,余下未曾参与的人,也将会被带动起来,统一思想。

王信陵看了眼山顶的方向,在那边另一帮人应该已经在等待着了吧。

他不由开口:“河南道现如今出了这般大的事情,通政使司这些日子,几乎是天天都要收到河南道三司衙门、河道总督衙门呈上来的奏章,说的都是那边急需朝廷增补物料,奏请朝廷批文的事情。

已经有人在说河南道和总督衙门渎职有罪,只是还未曾起势。

不过以学生之见,恐怕要不了多久,朝中就会有弹劾河南道三司以及河道总督衙门的奏本了。”

“不知河道上那分明已经修好的拦水坝和减水坝,到底为何会崩溃?”

有人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朝廷耗费无数钱粮,河道总督衙门协同河南道三司衙门,投入数十万河工,方才建好的拦水坝和减水坝,到底为何会崩溃。

“人祸!”

邹学玉回过头,目光直视着提问之人。

解缙轻叹一声,站在一级台阶上,看向眼前的学生子弟。

“既然说到这里,眼下当务之急,便是要防备朝中可能会出现的弹劾风潮。”

众人纷纷点头。

河南道今年本就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上上下下数百名官员被处决,而换上的人里面,大半的人都与在场人相识。

更不要说,如今的河南道布政使裴本之,以及河道总督大臣潘德善,这两人都是太孙殿下一手提拔上来的。

裴本之由一县知县,骤升一道方伯,这一份升迁,便是数遍朝廷上下,大概也就只有高春风能压过一头了。

而河道总督大臣潘德善,原本也仅仅只是当初太孙北巡时由工部派出的随行官员,亦是因才学入了太孙的眼,方才有了如今那一份执掌一方,权威甚重的地位。

这些人,不论他们二人如何看,不论旁人如何看。

他们就是被板上钉钉的按在太孙党的位置上。

邹学玉接过话:“保河南道,保河道总督衙门,便是保洪武新政,便是保皇太孙殿下。无论如何,这一场人祸,不能叫河南道再生动荡。”

“先生,邹学长。”

一名在都察院为官的心学年轻人,拱手弯腰,面朝解缙、邹学玉二人作揖。

解缙点点头:“有何疑惑或是顾虑,今日既然开了话头,便都一并说来。朝廷上下,洪武新政如何,说到底还是要靠你们这些人。”

那都察院的年轻官员点头道:“先生,学生知晓,近日中都凤阳城那边亦是出了事。在此情形之下,河道上也同时出了事。

学生忧虑,这两桩事情是否有可能会被联系到一起。

河南道如何,河道总督衙门如何,太孙如何。

说到底,若当真是有人暗中作祟,从中作梗,必然是因为如今的洪武新政。

若是朝中定是要起弹劾风潮,也必然是冲着洪武新政而来。

所以学生以为,保河南道、保总督衙门,保皇太孙,更要保洪武新政。

新政无碍,不被中断,则太孙稳固。

太孙稳固,则河道总督衙门与河南道各司衙门无事。”

解缙目露赏识的看向此人,这一番言论,已经是将朝中即将面临的问题给说明白了。

王信陵在一旁忽然小声道:“书报局是否要刊印有关新政成效的文章。既然眼下有所确定,朝中将起的风波根源是冲着新政而来。

我等是否要提前宣扬新政,至少要叫地方上的百姓知晓明白,新政与他们而言是有益的。

如此,若届时各地生乱,朝廷也能稳住民心。再行处置,朝堂用力,平定动乱。”

“民心要争夺,要掌握民心,不能叫百姓无知,叫歹人蒙蔽生出动乱来。”邹学玉看向王信陵,肯定了对方的建议。

这时忽然有人低声开口。

声音不大,却是传入到了在场每个人耳中。

“眼下最关键的,是陛下如何看待。只要陛下无意停下新政,便是起再大的乱子,也不会有什么事。”

这声音落定,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

现在说到底,不论朝中和地方上如何生变,只要皇帝陛下不做改动,最多也就是多上一场血腥罢了。

王信陵哼哼了两声,侧目看向随着他们向山上走,也在林间往山上去的那几件飞鱼服。

这些人今天属实有些显眼包了。

“陛下如何心思,我等难道还不明了?”

皇帝恨不得现在就将太子给按在龙椅上治理国家,他老人家好在乾清宫里头含饴弄孙。

这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宫廷秘闻了。

正当此时,山道上方传来了一道豪迈爽朗的笑声。

“竟然是解阁老,当真是巧了!”

“今天郊外摔死了一头老黄牛,我等正在山顶烤肉,不知解阁老能否赏个光,与我们这帮武夫共饮一杯?”

……

第五百零六章 寻找朱允炆,干掉他!

众人循声抬头看了过来。

来的不是旁人,在场众人都熟悉,却又感到意外。

站在最顶端的台阶上,赫然就是出身开国公府,如今执掌上直亲军卫的常家老三,常森是也。

常家这几年在军中的权势愈发的大了。

应天城里,人人都说那个有常十万雅称的开平忠武王后人不堕父辈荣光,常府门庭更盛过往。

便说如今,常府开国公常升,亦是即将晋封王爵的征南大将军,为大明开疆辟土万里。

人人都知道,一旦南边的征伐稳定下来,朝廷有很大的可能会将封王的常升留在京中,进入内阁参与军国机要。

而常家老三,也就是眼前这位常森。

亦是恩宠无数。

在有兄长领军在外为国征讨的情况下,亦是能获得皇帝的信任,执掌宫廷禁地,手握上直亲军卫这一支皇帝亲军。

常森本人出现在这里,远比那所谓的城郊又摔死了一头老黄牛,来的更让人意外和惊讶。

而他更是言出,山顶上正在烤肉。

能与常森这等人物在一起的,又会是什么人?

恐怕都是大明朝数的上数的功勋侯伯了。

当真是巧合啊。

有些先前才知晓今日秋游真意的人,心中不由的感叹了一声,也终于是明白了。

今日何止是他们这些心学在朝官员的集会,更是这些朝中功勋的文武集会啊!

有常森出面。

这几乎就是将朝中太孙党文武两方的核心人物,都放在了一起。

解缙走到了人群的最前面,双手拱起:“原来是大将军,不巧今日竟于此幕府山偶遇。”

说着话,他已经是提步往最上面的台阶攀登。

邹学玉和王信陵等人追随其后。

到了台阶最上面,山上更远处更高处的景色,也就映入众人眼帘。

解缙则是已经到了常森面前。

望着解缙,常森双手执礼,笑道:“今日在下与大都督府那边军中同僚,巡察京郊各处防务,于幕府山顶登高审查沿江防备。听人说得,此处有人声眷眷,便起了好奇之心,前来查望。不想,竟是解阁与诸位再次踏秋而游。”

解缙面带笑容,望了一眼幕府山山顶升起的烟火,心中有些无奈。

也不知这帮人,怎么就那般的执迷于摔死的老黄牛。

“不过是与心学同仁们,切磋交流一番。”

解缙推辞了一下。

常森连连摇头:“解阁乃是天下心学坐师魁首,若说切磋,恐怕天下间都无人能比。”

“不敢当不敢当。”解缙习惯性的推辞着。

常森看了一眼都走上来的心学中人,侧身看向幕府山最高峰,转口道:“解阁先请,想来我等过去,那肉便也就烤炙好了。”

“同往同往!”

……

少顷,乃至山顶。

除了邀约的上直亲军卫统领常森之外,山顶上周围尽是官兵守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