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732)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洪武二十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本寂寂无名的皇孙,忽然一夜之间像是开了智一样,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频频刷新人们的认知。

随后,宫廷之中生了变故。

即便是被层层掩饰。

可人们当真不知,那是一场宫变?

而前唐是什么名声。

皇家无情,手足相残。

解缙眉头皱紧,沉吟不语,似乎是在思考着某个决定。

常森则是冷笑一声,看向低着头一心想要下山继续做那单纯的挖沟之事的邹学玉。

“邹知府。”

邹学玉肩头一震,双眼茫然的抬起头看向眼前的常三爷:“常……常统领有何吩咐?”

常森脸上的笑容平和了一些:“邹知府你且说说,若是那些贼子起事,或是在地方和朝中制造混乱,到时候是否会有弹劾新政的奏章以及上告的文书出现?”

邹学玉眨眨眼,茫然的点点头:“想来……想来应该是有的……”

常森手掌拍拍桌子,继续询问道:“若是如此,邹知府以为到时候,可会有针对殿下的弹劾奏章、上告文书?”

“这……”邹学玉看了眼解先生,终究还是点着头小声道:“想来也是会有的。”

常森当即双眼一沉:“如此,朱允炆必杀之!”

……

蹬蹬蹬。

奉天殿。

这座只有举行大朝会、大典礼时候才会启用的皇城三大殿之首,在那高高的陛阶上,御案后。

罕见的出现了皇帝的身影。

而今天,皇帝也完全不同于以往。

朱元璋今日里,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明黄团龙窄袖圆领袍,内着绯红交领里衣。

老爷子双目深邃,正坐在龙椅之上。

而在层层陛阶下,大明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指挥使蒋瓛,身着飞鱼服,腰上配着绣春刀,好不威风的装束。

此刻却恭敬的跪在大殿金砖上。

已经整整一刻钟了,皇帝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蒋瓛心中有些疑惑,陛下是在思考这一次要杀的人数到底是多少吗?

终于,头顶传来了那熟悉的,属于皇帝陛下的声音。

“蒋瓛,幕府山那边人都到齐了?”

……

第五百零七章 渡口驿最后的机会

皇帝在正常的时候,声音总是不大的。

这叫皇帝仪态,也叫做不漏声色。

不过,皇帝的声音却回荡在整个奉天殿内。

蒋瓛双手撑在地上,小心的抬起头,只是看了一眼龙椅上,那因为距离而显得有些模糊的皇帝陛下。

这位执掌锦衣卫多年,能叫小儿止啼的指挥使,姿态恭敬,语气谦卑:“回陛下,今日幕府山上,人都到齐了。”

蒋瓛回了话,大殿里再一次的回归寂静。

御案后的龙椅上,朱元璋的右手轻轻的扣在了案上。

在他手掌下,是一份装着急奏的夹本。

上面的印封已经被拆除,里面的内容,明显已经被皇帝审阅过。

朱元璋默默一笑,抬头看向跪在大殿上的锦衣卫指挥使:“各家的小子们都到了?解缙那小子,可曾带着他那帮得意学生作出几篇佳作?”

“回陛下,除了魏国公因为身在内阁,未曾过去,在京各家子弟都过去了。”

蒋瓛不带任何赘述和修饰,直白平静的说着:“解阁老与其学生,倒是以登高为题,各作诗词一篇。”

龙椅上。

朱元璋目光平静,让人猜不出这位开国皇帝到底在想着什么。

只见他平静的开口:“内阁倒是显得冷清了些。”

蒋瓛低着头,只是心中却已经生出了无数的猜想。

内阁大臣的人数要再次增加?

作为皇帝手中那把最及时、最锋利的杀人刀,蒋瓛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就是忠实的履行皇帝的意志。即便自己听到再多的话,知晓再多的圣意,也不可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而皇帝的考验,却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

朱元璋淡淡的扫了蒋瓛一眼,便轻笑一声:“既然以登高为题,也就不必看都作了什么诗词文章。倒是咱大明的那些老牛,怎得时不时就会摔死,还得要等上林苑监最近办的那个集中养殖的事情弄成了才好啊。”

蒋瓛这时候方才笑了笑,开口道:“听说袁少师最近很是恼火,说是自己应当随太孙殿下一起去关外,亲眼看看关外的牧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原本只是将此事当做一桩笑谈说与皇帝听。

朱元璋却是目光闪动了两下,扣在那份急奏夹本上的手指也轻轻的敲击了起来。

回想着那小子送回来的这道急奏上所写内容,朱元璋的嘴角下意识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好孩子啊。

我大明朱家,倒是不必再担心,生出如那前唐旧事来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定睛看向跪在地上的蒋瓛:“俺记得,你们锦衣卫诏狱里面,有个叫张辉的百户?”

蒋瓛一愣。

皇帝是无所不知的。

但皇帝连锦衣卫诏狱里的一个专管刑讯审问的百户都知道,还专门在自己面前提及,这就有些让人很是意外了。

难道是入了皇帝的眼?

蒋瓛当即点头,轻声道:“张辉专管锦衣卫诏狱刑讯审问之事,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与太医院多有往来,山老院使和水院使,对其都是多有夸赞的。”

既然皇帝都专门问起了张辉的事情,很显然不是他犯了什么事情,而是不知怎么就入了皇帝的眼。

蒋瓛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做个顺水人情,抬一抬张辉。

朱元璋倒是有些意外。

那小子只是点了这个锦衣卫张辉的人要用,他倒是不曾想,这张辉竟然还被太医院这么看重。

他顿时好奇道:“他一个诏狱里的百户,怎么就让太医院这般夸赞?”

皇帝忽然细究了起来,这让蒋瓛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难道,要给张辉的风光事迹,都一五一十的说与皇帝陛下知晓?

蒋瓛沉吟了片刻,来不及多想,只能是含糊道:“张百户与刑讯一道,颇有深究,恰好……恰好太医院那边,有些用处……有时也能与张百户提一些需求……”

他已经是尽量说的含糊一点,又能让皇帝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说完之后,蒋瓛低下头,默默的长出一口气。

这么多年以来,他还是头一次不知道该怎么给皇帝陛下解释一件事情。

但他一想到如今锦衣卫诏狱里面的那些场景,就觉得自己最好不要有一天犯了什么事情,然后落到了张辉那厮的手上。

现在的锦衣卫诏狱,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炼狱!

便是他蒋瓛,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朱元璋也已经反应过来。

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异样,只是很快就消失不见。

毕竟能被关进锦衣卫诏狱里的人,基本也都不会再有走出来的机会了。

能为太医院做出些贡献,自己也不必再去深究什么细节了。

朱元璋的手从急奏夹本上抬起,冲着蒋瓛挥挥手:“告诉张辉,点好人手,宫里下了旨意就启程办差事。”

蒋瓛当即拱手抱拳:“微臣领旨。”

说完之后,他便小心翼翼的起身,弯着腰躬着身慢慢的向后退下。

不等他退出几步。

陛阶上的朱元璋却是再次开口:“告诉那几家的混小子,找个日子,入冬前在京的都去宝华山狩猎,也叫这帮混小子能发泄一下劲头,别整日里无事生非的!”

蒋瓛双眼一转。

陛下这是要给朝中那帮勋贵给按住的意思啊。

他当即再次躬身弯腰:“臣领旨,微臣告退。”

言毕。

蒋瓛才继续小心翼翼的退出奉天殿。

等到蒋瓛离去,朱元璋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急奏夹本上。

在漫长的寂静之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