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77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这时候才听他用只有朱允炆才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大明立国不足三十年,天下民心尽在朝廷,尽在朱姓。郡王之出身,可是要高过太保,甚至是这位小明王。若是郡王有意,李家可暗中相助郡王,待日后有可乘之机,便是郡王取而代之之日!”

这是李家想要两头下注,还是刘宗圣的试探?

朱允炆的心中闪过一丝疑虑,嘴上却是立马断然说道:“李兄厚爱,在下却是不敢有此等想法。现如今,我只想等刘先生大业成功之日,好与那朱允熥算一算当初的帐。待出了胸中这口恶气,在下便寻刘先生要些赏赐,寻以安乐之地,做那富家翁的日子。”

李本干的脸上明晃晃的露出失望的表情。

他长叹一声,看着朱允炆,不由劝说道:“郡王当真不再想想?若以小明王起事,天下多有动荡。而若是郡王主事,则有名分,有大义,李家可为郡王传播,乃是清王侧忠义之举。”

朱允炆盯着李本干,冷声道:“在下手无钱粮,亦无人手,李兄何故害我?”

李本干眨眨眼,脸上露出苦笑:“郡王多虑,李家不过是今日得见郡王,深以为若是于郡王这里下注,倒是大业当真可成。”

“李兄想要什么?”

朱允炆打算了李本干后面的话,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本干愣了下,最后在朱允炆的逼视下,还是摇头解释道:“李家只想将来若是郡王成事,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内阁之中有所走动。”

朱允炆侧目看了眼诸位上和刘宗圣相谈甚欢的李文相。

他转回头再次看向李本干,脸色愈发阴沉。

思来想去,朱允炆终于反应过来。

李家这是想行那曹操旧事,而自己在他们眼中,就是那汉献帝的不二人选!

这些人要蛊惑自己,好做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啊。

若不是如此,那只剩下他们是在替刘宗圣试探自己的可能了。

可是不论如何,自己都断然不可能答应下来。

朱允炆冷声道:“李兄,休要再提此事。若再有下次,在下定然是要告知与刘先生知晓。”

李本干满脸沮丧,却又无可奈何。

他摇头道:“是在下孟浪了,还请郡王见谅。”

朱允炆态度坚决,冷哼两声。

“休要再有下次!”

……

第五百三十四章 你们去挖地道吧

朱允炆的反应,似乎是在李本干的预料之中,又好似是出乎了他原本的设想。

只是这时候,席间众人早已纷纷散去。

自是驰骋于那一名名瘦马之上。

韩明王也带着瘦马走了,临走之前又对李文相说了一番封王拜相的许诺,最后总算是让朱允炆第一次见到他脸上也是会出现笑容的。

等到只剩下刘宗圣和李文相还在相互耳语窃议,朱允炆打了个哈气。

他站起身到了两人面前。

“刘先生,李家主,在下近来长途跋涉,加之今夜不胜酒力,不能久陪,还望见谅。”

李文相看了眼朱允炆,便将目光投向陪在朱允炆身边的李本干,见长子脸上并无表情,这才转头看向刘宗圣。

刘宗圣爽朗的笑着:“朱公子早去歇息,今日筵席倒也只是叫朱公子认识一番太原城中的诸位人家,我等之事待来日再与无人之地商议。”

见刘宗圣开了口,李文相这时候方才附和道:“王爷请自便,若有需要,李府当倾尽全力款带之。”

朱允炆笑而不语,只是接连打了几个哈气。

拱拱手告了退,他便转身寻着方向离去,待离开筵席区域,便见庭院之中有李府仆役从角落里出来。

“王爷这边走,府上已为王爷安排好住处,王妃正在那边等候王爷。”

朱允炆脸上神色不明,心中却是对李家这等从上到下的仔细多了几分警惕。

自己早已是大明宗室废人,这李家在得知自己身份之后,却是处处尊称自己为王,更是连秋娘也得了个从未有过的王妃之名。

如此仔细,却是让人心生顾及啊。

心中感叹了一番,朱允炆轻轻点头:“劳烦头前带路。”

那李府仆役,便躬着身走在前面领路。

而在朱允炆刚刚离开的庭院席间。

李本干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挥了挥手。

席间伺候的瘦马以及那些仆役,便立马纷纷退下。

等到席间只剩下李家父子二人和刘宗圣后,李本干这才冷笑两声。

他抱拳看向刘宗圣:“太保如今方可安心,先前在下已然试探过此人,并无异心,更是闻听在下所说之言,面露惊恐,心中不安。”

刘宗圣目光幽幽,望着幽暗的庭院深处,低声道:“但他并没有打算告知于我。”

李本干沉默了一下。

在刘宗圣身边的李文相却是笑着说道:“不过是被朱明宗室废黜的一介废人,做起事情来自然是处处小心。他定然是与本干告诫了,若是再有下次,必会告知于太保。”

李本干当即道:“确实如父亲所言,那人愠怒之余,确实警告儿子,若是我李家再有下次,便会告知于太保。”

说完之后,李本干默默看向刘宗圣。

在一旁的李文相,也是面带笑容的盯着他。

刘宗圣目光转动,忽的笑了笑:“我等欲成大事,当事事小心,如今便算他是没有异心。往后,我等之事,倒是可以借他之聪慧,早日扳倒那明廷。”

李本干抢在其父之前,拱手弯腰道:“太保雄才大略,必能马到成功,成就大业!”

刘宗圣面带笑容,却是幽幽道:“乃是圣教成就大业,而非某家。”

李本干愣了愣,看向父亲。

李文相摆摆手,给了李本干一个眼神。

父子二人异口同声道:“圣教之大业,即是太保之大业,李家必当追随太保成就大业!”

刘宗圣脸上的笑容更盛,只是眼底却是有几缕寒芒藏匿着不为人发觉。

他挥挥手:“今日便到此处吧,近来还要叨扰李府,一切等圣教大业成功那日,某再与李府酬谢如今相助之功。”

说罢,他便已起身。

李家父子二人刚忙相送。

待刘宗圣也从此处庭院离去之后,李家父子二人许久之后方才相视一笑。

二人重新回到席间。

李本干为父亲重新倒了一杯酒。

他低声道:“朱允炆确实不敢答应,不过儿子以为,天下谁人不贪图那个皇位。今日只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所以他才会心生警惕,若不然他定是会当场就和刘宗圣言明儿子今日与他所说的事情。”

李文相双眼透着精光,全然不似是喝了酒的样子,只见他斜靠在身后的凭几上:“你能猜到这些,刘宗圣也会猜到。但你看他刚刚,只是问了一句。所以拉拢朱允炆这件事情,往后我们再也不要去做。”

李本干脸上露出急切:“难道我们李家当真要给刘宗圣做那垫脚石?他能裹挟韩明王,为何我李家就不能把持朱允炆?”

李文相脸上带着一丝严苛,扫向李本干:“糊涂!这个时候我们若是再动,刘宗圣难道不会暗中查探我李家?此时尚未起事,便是他当真起事了,时间也来得及。”

“来得及什么?”

李本干有些不能理解。

晋商和白莲教的合作,其实从来都不是真心的。

以李家为首的晋商,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好处,而如今的大明显然是给不了的。

他们富有钱粮,却没有地方可以花出去。

攀比富裕,对于李家和晋商而言,并不是唯一的乐趣和追求。

所以,从大明立国之前,一直上溯到前唐就存在的白莲教,成了晋商们的首选。

借白莲教之手挑动天下大乱,到时候中原各地燃起烽火,白莲教在各地挑起起义。等到天下间遍地起义军,晋商就可以从中挑选最有潜力的一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