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789)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倒是领着高仰止等人往凤凰岭上登高,眺望泽州城外风景。

至停歇休整时间完毕,朱允熥便已经在一众泽州官员的恭送下缓缓上路。

旗帜招展,首尾相接,一面面大旗遮天蔽日。

泽州官员躬立在官道边,望着这上万大军从眼前走过,眼皮不断的打着颤。

“将军有令,骑兵营左右出十里,后军营辎重不得落于五里外。”

“太孙令,凡冲撞行军阵,杀无赦。”

“……”

大明洪武年的明军,是从那风雨飘摇、纷争不断的元末杀出来的。

此年岁里,军中尚有无数参加过那一场场国战的老卒。

此时的明军,就是一台最精密的机器。

随着那一条条来自不同人的军令传达下来,行进在官道上的军阵开始缓慢且高效的运转了起来。

泽州城一众官员,听得是心惊胆战,看得是后怕不已。

若不是有太孙明言,谁会说这是要护卫皇太孙去大同巡边的。

这分明就是要去征讨不臣的!

万人的队伍开动,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方才小时在立于官道旁的泽州城官员视线里。

再过良久,这些官员才反应过来。

皇太孙和大军已经离去。

自泽州府至太原城,官道路途近七百里。大军行进,自然是快不了的。

整整十多日里,朱允熥以一种高调的姿态,招摇过市的穿行在山西道的地方府县之间。

似乎,他是要让整个山西道的人都知道。

他来了。

当大军离开泽州府,进入潞安府地界。

早就得到消息的潞安府上下官员,早早的就等在了两府交界的地方,连带着还有远超大军三日之用的粮草转交给到了军中。

等朱允熥领军尚未离开潞安府,进入沁州府,沁州府的官员就已经派了差役赶到军前,禀奏着沁州府的准备工作。

当第十日到来,朱允熥已经是带着这过万人,穿过沁州府北边的胡甲山,到了太原府隆舟峪附近。

前方,祁县、太谷县、徐沟县三县官员,也早已等在了界碑后的官道上。

“现在,整个太原府都知道殿下来了。”

高仰止骑在马背上,屁股微微抬起,身体跟随着战马的走动而前后晃动着,脸上带着笑容轻口说着。

这样的姿势是骑马最舒适的姿势。

朱允熥也相差不多,望着前方官道旁的太原府三县官员,脸上同样带着笑。

从进入泽州府之后,他一路上之所以要那般大肆周章,如同是将自己打扮成了头戴大红花的村姑一样招摇过市,为的就是现在眼前所看到的景象。

他就是要整个太原府都知道,自己来了。

现在,该太原府的人出招了。

“凉国公现在到何处了。”

马背上,朱允熥轻声开口。

孙成立马从后面赶了上来,拱手道:“回殿下,凉国公只带着亲兵往大同赶,再过几日也就能到了。”

朱允熥点点头:“这么算起来,我们进太原城的时候,他也就进大同城了。”

孙成点头:“应当是如此。”

朱允熥又问:“孤那位二哥最近过的怎么样?”

孙成颔首,勒住手中缰绳,好让身下的战马不要超过了太孙殿下的马:“那位近来不曾太多与张辉联系,只是叫张辉好生做事。”

朱允熥不由笑了笑:“他叫张辉做什么了?”

“挖地道……往太原城外挖……”

孙成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支支吾吾的有些不太好意思。

他没有说的是,平日里在诏狱是那等如魔神一样的张辉,竟然也有一天,会在锦衣卫内部密奏里面和自己哭告。

张辉甚至是言辞振振的与自己说,若是有机会,就让他这个北镇抚司镇抚换个人去太原城接手朱允炆的事情。

朱允熥忍俊不禁,笑道:“二哥这是所图甚大啊。”

高仰止在一旁低声道:“想来……他是要留一条出入太原城的密道。”

朱允熥点点头,却又摇头道:“他大概没想着要逃出太原城。这条地道啊,反倒是最有可能是为咱们挖的。”

揣测着朱允炆的心思和打算。

朱允熥目光幽幽的看向已经到了眼前的太原府三县官员身上。

这太原府倒是有些意思。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殿下到底进不进太原城

大明律,地方官员无令不得擅出属地。

太原府三县知县的到来,让本就是招摇过市为了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到来的朱允熥,在预料之中又有些意想不到。

开路的锦衣卫官兵已经在官道上让向两侧。

朱允熥握着缰绳,任凭身下战马前进。

手握缰绳,跟随其后的高仰止,低声道:“难道是要景川侯带着兵马从密道潜入太原城?”

擒贼先擒王,如果朱允炆让张辉在太原城挖的那条地道,不是为了他自己逃出太原城,那就只剩下让城外的人躲过太原城里那些人的注意,悄无声息的摸进城中。

一支突然出现在太原城里的兵马能做很多的事情。

在城中之人没有反应过来前,就可以对照着朱允炆给出的名单一个个的上门抓人。

朱允熥侧目看向高仰止:“看起来,孤这位二哥,如今倒是愈发多智起来了。”

高仰止笑了笑。

如果朱允炆能一直这样那是最好,不然的话,他越是多智,便越不能留活了。

这样被高仰止深深的藏在心中,低声道:“殿下,三县官员过来了。”

官道前。

太原府祁县、太谷县、徐沟县三县官员,已经是满面荣光,仪态恭敬而又谦卑的联袂上前。

“臣太原府祁县县令。”

“臣太原府太谷县县令。”

“臣太原府徐沟县县令。”

“参见皇太孙殿下。”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

由三县县令领衔,一众三县官员纷纷在朱允熥的马前躬身作揖。

望着眼前这群绿头苍蝇,朱允熥面上露出笑容。

他转了转手中的马鞭:“起了吧。”

“臣谢殿下。”

三县县令起身,抬头看向坐在马背上的朱允熥,眼中带着激动和紧张。

祁县县令脸上堆着成堆的笑容,鞠着腰上前拱手道:“臣祁县县令,奉太原知府之名,恭请护送殿下入太原城。”

太原府的命令?

朱允熥侧目看了眼身边的高仰止。

高仰止当即在一旁朝着祁县县令笑道:“太原府倒是忠心恭谨,竟是让你们三县一同来请。”

有太原府的命令,三县县令自然是能出境相见的。

太谷县县令上前躬身解释道:“太原府闻讯太孙北巡入山西道,往大同边关而去。此时节正值初冬,边关大雪覆地,路途坎坷难行。太原府已备大军所需粮草棉衣,待军马换装完毕,都司衙门将调令太原卫兵马行前开路,护送殿下往大同边关。”

“太原府有心了。”

朱允熥双手叠在马背上,目光俯视,语气平静。

徐沟县县令颔首道:“布政使闻听殿下临太原,已从保德往太原城赶回。都指挥使业已从代州提前结束巡察振武卫、雁门关,返回太原城。”

保德位处太原府西北角,出城便是黄河,对面就是陕西道府谷县。

振武卫、雁门关都在代州,往北便是夏屋山段长城。

山西道这一文一武两名三司主官,竟然都在往太原城赶回。

朱允熥目光转动,轻声道:“孤不过是路过山西道罢了,怎叫三司放下军政,只为孤一人而回。”

祁县县令说道:“殿下乃千金之躯,我朝国本,此番出京,奉旨北巡,山西道千里京师,三司上官久不入京,借此时机,问政殿下。”

朱允熥手指拍着压在下面的手背,目光淡淡的注视着眼前的太原府三县县令。

这番说辞和解释,倒是没有错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