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08)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王信陵停下脚步,定眼看着长孙贡,嗯了一声:“对,朝廷律法森严,谁敢以下犯上,行大逆之事,定斩不饶!绝不留情!”

负责山西道刑名一事的周云坤,在一旁闷声道:“还请王知事放心,我等定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真凶,届时我等再去殿下面前请罪!”

“不必了。”

王信陵再一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众人面前摇着头摆了摆手。

正当周云坤要拿朝廷各司衙门的权责说事的时候。

王信陵则是轻咳一声,三两步就走到了脚下废墟的最高处。

他双手团抱在腹前,目光深邃的俯视着眼前所有人。

“有太孙教令。”

太孙教。

在那道皇帝昭告天下的太孙如朕亲临的旨意前,太孙教便几乎等同于圣旨。

长孙贡等人浑身一震,左右环顾,缓缓跪在了地上。

“臣等请太孙教令。”

王信陵嘴角露出一缕笑容,缓声开口道:“太孙说:孤想了很久,觉得太原城官府架阁库出的事不简单,说不得就是有贼子暗中作祟。叫锦衣卫的再去查清楚了,若当真如此,真叫人胆寒。

今日这帮贼子能火烧官府架阁库,明日说不得就是给咱们大明朝的藩台、臬台、军门、府尊、县尊都给绑起来烧了。

大明朝培养一名官员不容易。

朝廷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孤北巡天下,行在太原,既然知道这件事情,又怎么不管。

朝廷是爱护官员的,孤身为监国太孙,又岂能坐视官员面临危险。

今日派锦衣卫入城查明缘由,再派了护卫孤的羽林卫官兵,尽数入城,护卫我大明官员安危。

贼子一日不被捉拿,羽林卫的将士们便一日不可离开太原城有司官员。望山西道知晓孤爱护之心,知晓朝廷之恩典。”

懵了。

所有人都懵了。

长孙贡努力的进行着表情管理,可是僵硬的脸皮,还是变得有些扭曲。

在他身边的周云坤、柳良几人,也是相差不多。

谁能想到,今天好端端的,事情就变成了羽林卫官兵入城护卫他们安危周全。

而且皇太孙这份口谕同样说的是容不得反驳。

这是朝廷对官员的爱护之心。

拳拳爱护之心啊。

自己能拒绝吗?

不能啊!

可是让羽林卫的人待在自己身边。

长孙贡心中郁郁,像是被什么给堵住了一样,他拱手抱拳,弯腰低头:“羽林卫乃是天子亲军,于北巡行在护卫太孙殿下安危。

臣等贱躯,又岂能和殿下千金之躯比拟。贼子只敢夜行纵火,又如何敢当众杀官。

太孙殿下爱护臣等拳拳之心,臣等知晓,感激肺腑,但殿下将身边之护卫尽数派出,臣等却是万死不敢受之。

若殿下强驱羽林卫,强令臣等接纳,臣等只能以死谢罪。”

王信陵淡淡一笑:“诸位,殿下还说了,他知道诸位定然会谢辞殿下此番好意。但殿下也说了,这是大明朝监国皇太孙的教令。余下的,便让诸位自己思量吧。”

说完之后,王信陵目光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长孙贡等人。

这时候,在众人身后也已经有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躲在最后面的阳曲县县令岳兴会悄悄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这脚步声不是旁人,正是那些身披明重甲的羽林卫官兵结阵而来所发出的。

重有四五十斤的明甲,便是以如今应天城那边经过改进的将作监匠人们制造,一整年也只能制造出三千副而已。

而在数年之前,这个数字还停留在年产一千副。

而能装备明甲的人,除了是军中将校以外,便只有如羽林卫这等上直亲军卫,亦或是京军之中的精锐部队才能配备。

而在此处的羽林卫人数,便有五百人之多。

结阵之后,被那沉重的明甲包裹着的羽林卫官兵们,没有发出什么的声音,却给了岳兴会此生最大的冲击力和压迫感。

望着越来越近的羽林卫官兵。

尽管刚刚停在耳中,这些人是来护卫他们安危的。

但在岳兴会眼里,这些人却像是要来夺了他的命一般。

“啊!”

“哎呀!”

一声惊呼,岳兴会已经是跌坐了地上。

……

第五百五十五章 谁也别想出城

羽林卫官兵配合的很紧密,且似乎早就得到了指示。

当这些人开进废墟后,便分成一个个小队,将在场的山西道各司官员给围了起来。

人群有些慌乱。

虽然明知这些羽林卫名义上是来保护他们,不被那纵火贼子伤害。

可瞧着这些整个人被那泛着寒芒的明甲包裹着的羽林卫官兵,官员们心中依旧是突突的有些不安。

太原府阳曲县县令岳兴会,满脸尴尬,悄悄的从地上爬起来。

来不及抖去身上的污秽,岳兴会便听前头的上官们已经开口说话了。

长孙贡低头颔首,眼中闪过一缕缕的纠结。

然而最后却只是在心中化为一声轻叹,随后开口道:“太孙殿下爱护臣下之心,臣等敢不谢辞,望王知事转呈殿下,臣等叩谢。”

说完之后,长孙贡侧身举手,朝着太原城西北方向拜了拜。

长孙贡放下双手,张目看向被一众锦衣卫围着的废墟现场。

他试探着迈出脚步。

王信陵在一旁幽幽开口:“烦请长孙藩台遣人,与行在户部同仁去往各处仓房。”

长孙贡迈出的脚步落定,笑着脸看向王信陵:“这是自然,本官这就派人送诸位过去。”

说罢,长孙贡已经是转身,招呼着在场的山西道官员,带着那些入了太原城的行在户部官员,往这太原城内外各处仓房而去。

王信陵倒是没有一同过去查账的意思,他只是环顾了一圈周围的架阁库废墟,皱眉看向浑身狼狈的长孙贡等人。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体谅的笑容:“诸位想来也忙活了一夜不曾合眼,还是快些回衙门梳洗一番吧。本官奉令驻太原城,还要劳烦长孙藩台在布政使司衙门留出一间公房来。”

长孙贡笑着道:“此乃小事尔,王知事随本官去布政使司衙门。”

说着话,长孙贡伸手走在了前头。

他的目光看向那些护卫着行在户部官员往各处仓房过去的锦衣卫,又扫了眼跟在自己身后的一队羽林卫官兵,脸上平静,心中却是已经万千思绪。

随着长孙贡带着王信陵离去,在场的山西道各司官员也都默默离去。

只是伴随着的是,这些在场大大小小的官员,身边至少都有两名羽林卫官兵护卫。

这一幅诡异的场面,突兀的出现在太原城里。

岳兴会作为阳曲县县令,身后跟了足足六名羽林卫官兵。

每走动一步,他身后的羽林卫官兵就会跟上一步。

那阵阵作响的动静,让岳兴会眉头加紧,望着不断离去的上官和昔日同僚们,便是心中有万千言语,这个时候却又难以启齿。

王信陵跟在长孙贡等人身后,一路到了布政使司衙门。

刚跨进布政使司衙门的大门后。

王信陵便当即停下了脚步。

他在长孙贡疑惑的目光注视下,转身回头看向身后的孙成、马洪庆等人。

“官府衙门前后,各处要害之地,都派了人守着,勿要被贼子有可乘之机。”

孙成和马洪庆很配合。

两人重重抱拳。

“领命!”

随后,在长孙贡的注视下,就有十多名锦衣卫留在了布政使司衙门口。

他的嘴角不由抽抽了两下。

该死的。

什么时候,大明朝这帮杀人如麻、无法无天的锦衣卫,会干起给地方官府衙门看门的事情了?

“长孙藩台?”

王信陵吩咐完之后,脸上带着一抹笑容,看着发愣的长孙贡。

长孙贡双眼晃动,眨眨眼:“许是本官昨夜一直不曾歇息,有些走神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