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24)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朱棡摇头道:“此事与你何干!便是你不来,本王也得要叫这些反贼出不了太原城。只是过后修缮王府,却是又要耗费颇多,徒增钱粮损耗。若是这些钱粮能用于旁处,我大明子民亦或是边关将士,又可以多吃些米粮,多穿两件衣裳了。”

大明朝开国的二代宗亲藩王们,或许过往有无数的缺点,乃至于是人神共愤的罪行。

但随着这些和皇帝一样是起于草莽的藩王们渐渐长大,同样也开始了忧国忧民。

谁说大明朝的藩王便都是恶的!

高仰止有些唏嘘,这两日他亦是知晓,当初晋王在太原为何会做出那等车裂人的事情。

他缓声宽慰道:“今日之事了结,百姓只会更早的过上好日子。”

朱棡侧目看向这位年轻的内阁大臣,眼神闪烁了几下,却不曾说话。

前头持刀压阵的景川侯曹震,双眼冷漠的注视着眼前此刻还静悄悄空无一人的重重宫门。

“贼子必将势众人多,我部结阵不可擅出。”

“羽林卫寸步不让,前缺后补,务必护卫殿下安危。”

“待贼子冲入此地,锦衣卫不必步数,五轮轮番齐射,而后自行射击。”

“不可前出,以殿前台阶为要,步步退之,以待援军到来。”

曹震不断的发号施令,空旷寂静的殿前广场上,不必有传令兵,他的声音便已经是映入众将士耳中。

“遵令!”

一阵齐声呐喊,回应着曹震的军令。

曹震回头看向身后的皇太孙和晋王,见朱允熥对着自己点了点头。

他便回头过,深吸一口气,缓缓竖起手中长刀。

“明军威武!”

轰!

晋王府前传来了一阵轰鸣声。

那高大坚固的王府高墙,终于是在反贼们合力之下轰然倒塌。

也正是这个时候,王宫正殿前的众将士纷纷挺起胸膛。

“大明威武!”

倒塌的王府高墙下,掀起的浓烟之中,无数的反贼从王府外冲了进来。

杀声震天。

一处处的宫殿屋舍便点燃,陷入火海之中。

冲入晋王府的反贼,彻底将心中那最后一丝保留跨过。

皇家在过往对于这些人的威压,随着那道高墙的倒塌,也同时倒下。

“准备迎敌!”

曹震在怒吼着。

而在离着晋王府不远处的陋巷之中。

微弱的灯火下,坐在屋门后的秋娘忽的啊了一声。

只见一名名身着甲胄,手持刀盾,亦或是枪弩的官兵,一个个的从自家的地窖里爬了出来。

两名守在此处的锦衣卫官兵立马上前,走出屋子,再与最前面走出地窖的官兵核对之后,这才重新走到了屋门前。

“夫人放心,都是朝廷的兵马,他们不会再次逗留。”

秋娘点点头,心中却是有些不安。

她知道自家地窖里的样子,也想过很多种可能。

她原本以为,那是二郎带着自己逃离太原城回真正的家的用途,可又哪里知道竟然是让这些朝廷官兵进了的意思。

望着一名名官兵警惕着从地窖里走出,又走出院门。

秋娘的眼神不由开始变得担忧起来。

晋王府那边闹出来的动静已经好一阵了,这些人定然也是去那边的。

可是二郎今晚也在那边啊。

女人忧愁的心神不安。

而带着亲兵杵在院中风月里的行营将领,则开始不断的催促着下令。

“第一千户所,直奔李府大院,不可放过一人,如遇抵抗,格杀勿论。”

“第二千户所依照名录,分赴城中各处反贼家中,不放一人,如遇抵抗,格杀勿论。”

“第三、第四千户所,奔赴山西道三司衙门,往城中诸军大营而去,镇压山西道守备卫所。”

“余下将士,速速赶赴晋王府外,背后袭杀反贼,无论何人,格杀勿论。”

一个个格杀勿论,惊的本就忧心忡忡的秋娘愈发紧张起来。

不等她反应过来。

那几名行营将领,已经是走到了屋门前。

几人冲着秋娘抱了抱拳。

“惊扰夫人,还请夫人见谅。今夜城中大乱,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待本部兵马尽数自地道中出来,便要奔赴各处剿灭反贼。

夫人此处有锦衣卫同袍兄弟在此,自不必担心。”

秋娘有些愣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只是她还是缓缓站了起来,冲着屋门外的将领们福身还礼,细语道:“将军们定要小心,仔细注意安全。”

官兵们的动作很快。

虽然人数近万,可一旦行动起来,却是速度飞快。

不大的功夫,地窖里出来的人已经是越来越稀少。

几名将领点了点头:“我等就此别过。”

言毕,众将领转身出了小院,奔赴各处统御兵马。

太原城的战况彻底变得激烈起来。

晋王府内。

无数的反贼已经是冲到了王宫大殿前。

反贼们如同潮水一般的涌了进来。

“放!”

统领协调手持长火铳的锦衣卫副镇抚,不断的高声嘶吼,下达的军令。

轰鸣声震耳欲聋。

这一刻,人命成了世间最不值钱的东西。

军阵前的反贼,如同是稻草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

反贼实在是太多了。

以至于锦衣卫官兵不需要瞄准。

只要枪口压平,扣动扳机。

弹药就会自己射进反贼的体内。

随着越来越多的反贼涌进来,以无数条人命冲击军阵,双方距离越来越近,高仰止脸上便愈发凝重紧张起来。

他不由的转头看向了朱允炆那处小院。

地道输送大军还是太慢了一些,若是走镇远门进城才是最快。

可没有山西道都司的印信,此等深夜断无可能叫开城门。

便是有太孙的行文,谁又敢保证镇守太原城门的守备卫所将领,不是被反贼给收买了的。

朱允熥目光幽幽,穿过眼前火铳发出的硝烟,看向那些不顾一切都要冲到自己跟前的反贼,脸色同样凝重无比。

今夜太原城所发生的一切,都将会被忠实的记录在史书之上。

因为这是大明朝第一次有反贼叛乱发生,冲击帝国藩王王府的事件。

他回头看向由官兵把守的晋王府王宫大殿。

“等援军过来合击反贼,须得快马赶往城中卫所大营。”

所幸今夜将柳良那帮人给扣了下来,若不然让这些人在外头调动城中兵马,指不定局势又会如何。

朱棡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把刀,握在手上。

“等王府三护卫进城,老子要将这帮人的脑袋全砍了!”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国难之时,匹夫不畏死!

是夜。

太原城硝烟弥漫,厮杀声响彻满城。

城中所发生的动静,很快就传入了驻扎在太原城内的守备卫所大营。

一座座营房灯火点亮。

负责节制军营的将领们,披挂着战袍便急匆匆的赶到了一起。

外头的情况,也早就有人通禀到了营中。

也正是因此才让军营中的气氛很是凝重和纠结。

“依大明律,若无都司衙门军令,我等此般夜间若是领兵出营,便是谋逆。”

一名将领还在忙着整理战甲,一边皱着眉念道着。

对面便有一人当即说道:“眼下是什么情况?围攻晋王府!今夜乃是晋王生辰宴,皇太孙殿下和高内阁也在王府,更有那些个北巡文武。若是我等不领兵出营平叛,事后朝廷要是追究起来,我等亦是过错。”

很显然,这人是想要率军出营,镇压此刻城中正在发生的叛乱。

只是这人刚刚说完话,又有人目光幽幽的看向周围众人。

众人也不由的看了过来。

这人姓李,虽然不曾明言,但却与太原城那座李府大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不然短短十年间,太原城毫无战事,他也不可能从一介百户官升至一卫指挥佥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