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29)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在帝国职业军人的镇压下,晋王府内外的反贼哪里能够抵抗的住。

这些各自为战的反贼,如何也不可能是那些随时都在结阵的朝廷兵马的对手。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远眺晋王府的阁楼上,站在黑暗中的刘宗圣满脸震惊的望着从城中各处杀过来的朝廷兵马,眼睛里充满了不相信。

韩明王在一旁挪了下脚步,低声道:“看装束,有城内守备卫所的兵马,也有城外行营兵马。”

“守备卫所不是柳良节制的吗,怎么私自出营了!”刘宗圣满脸的愠怒,再看那些已经将晋王府内外几方人手不断挤压的朝廷兵马,冷声道:“城外的兵马又是怎么入城的!”

太原城八座城门都有兵马看守,此时又是深夜,城池宵禁。

无论如何,城外的兵马都不能可能入得了太原城。

刘宗圣脸色阴沉:“就算是有朱允熥的行文,城门处的人也必然会提前禀报城内,我等也能事先知晓。所以,这些人到底是从哪里来了!”

他再一次发出了疑问。

眼看着晋王府那边的人手已经开始出现颓势,刘宗圣只觉得脑袋一阵阵的发晕。

“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是哪里!”

刘宗圣嘴里不断的重复着。

原本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破绽的。

只等今夜一过,太原城就将城头变换大王旗,从此易主。

可是当原本该好好待在城外的行营官兵,出现在刘宗圣的眼前,他就清楚所有的一切都破灭了。

什么春秋伟业,圣教大业。

一切都没了。

至于城内的守卫卫所兵马,为何会无令出营这件事情,已经不在刘宗圣此刻的考虑范畴之内了。

晋王府前一幅幅官兵镇压反贼,反贼节节败退开始弃械投降的画面,在刘宗圣的眼前闪过。

山西道都指挥佥事韦贲在亲兵的护卫下,驾马到了晋王府前。

在他的两侧,是被官兵们镇压得只能匍匐在地上的无数反贼。

而往日里巍峨的晋王府大门,如今也变得狼狈不堪。王府大门两侧的院墙整段倒塌,只留下一座王府大门孤独的矗立原地。

王府里,落在后面的反贼们已经调转方向,紧张不安的握紧手中的兵器,眼神惶恐的注视着王府外重重围堵过来的朝廷兵马。

韦贲挥动手中长枪,枪尾重重的落在地上。

以精铁打造的枪尾落地发出哐当的闷响声,地面上的砖石也应声破碎。

韦贲虎视王府内的反贼,冷声高喝:“本官乃是山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韦贲,前来清剿叛乱。尔等还不快快弃械投降,尚能有一线生机。”

随着韦贲的话说完。

无论是太原城守备卫所官兵,还是行营官兵,尽都是一窝蜂的冲进了晋王府里。

噗通。

有人开始丢掉了手中的兵器。

叮当当……

晋王府里,响起了好一阵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个个反贼将手中的兵器丢掉,跪在了地上。

大队大队的朝廷官兵,带着绳索便从最后面冲进晋王府里。

这些官兵以最蛮横粗暴的方式,将一名名弃械的反贼捆绑在一起,继而开始收缴兵器。

黑夜里,烟火早已落幕的晋王府,重重宫阙后,厮杀声一重重的停歇了下来。

在前方久攻不下,后方又有朝廷兵马围堵的局面下,是个人都清楚放弃抵抗是最明智的选择。

“韦将军,我等一同入内去见殿下吧。城中其他各处,事情可还没有结束。”

王府外,两名行营指挥使带着人到了韦贲身边,出声提议。

韦贲点点头,冲着两人拱拱手。

晋王府的危局算是解决了,但韦贲清楚,今晚的太原城却是别想能安歇的。

眼前这些反贼只是小角色而已,真正藏在幕后,推动这一切的真正主谋还没有落网。

太原城往后很长一段日子,大抵都是能闻到血腥味的了。

韦贲心中感叹了一声,却不拖延,依然是翻身下马。

“二位将军先请。”

韦贲冲着两位行营指挥使示意。

二人却是面带笑容,看向韦贲的眼神也有几分敬佩之色。

“韦将军乃是山西都指挥佥事,理当韦将军先请。”

韦贲见状也不矫情,又冲着二人抱拳拱了拱手,便率先走进晋王府。

众人穿堂过殿,跨过重重宫门,终于是到了满地尸骸的晋王府王宫正殿前。

入眼。

整个广场那遍地的尸骸,脚下已经变得黏糊的血液,充斥着鼻腔的血腥味,无不是让韦贲等从外面赶进来的人心中震惊。

此刻殿前广场上,随着官兵们从外面冲杀进来,参与的发贼业已被一一斩杀,无一活口。

锦衣卫官兵收了长火铳,开始提着绣春刀寻找地上还有气息的反贼补刀。

台阶上,一大群人簇拥在一起。

韦贲几人见状,当即快步上前。

“臣,山西道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韦贲,救驾来迟,请殿下治罪!”

“韦佥事公忠体国,忠孝两全,节制军马,率军平叛,助孤解困,定乾坤,功劳之大,难以酬功,何来有罪?”

一道清朗的声音,从人群中发出,传入单膝跪在满地血水里的韦贲耳中。

他不由的抬起头。

只见身着明黄常服的朱允熥,脸上还带着几片血水,神色却格外平静,嘴角带着一抹笑容的走了出来。

一路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就是大明朝的皇太孙。

刚刚亲自参与平叛杀贼的帝国太孙!

韦贲心中不由一颤,赶忙底下脑袋。

“臣,韦贲,参见皇太孙殿下!”

……

第五百六十八章 胜利者的清算 失败者的逃往

此刻朱允熥手中尚还提着那把满是鲜血的刀。

韦贲和几名军中将领,自王府外赶至此处,便双手抱拳单膝着地。

在几人低下头后的视线里。

皇太孙手中的长刀刀尖,仍在不断的向下流淌着血液,一滴滴的血珠子从刀尖滴落下来,落在地上溅起一片血水。

军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本事。

在战场上的本事。

几人面前的这位,可是帝国根基,监国皇太孙,乃至千金之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潢贵胄。

便是这太原城满城尽亡,也抵不了皇太孙的性命。

而就在今夜,皇太孙竟然是亲自提刀上阵杀敌。

这份胆量和血腥,便足以折服韦贲这位困守山西的都指挥佥事。

因而,韦贲开口之间,语气中满是敬佩和尊敬。

叮。

朱允熥提在手中的长刀刀尖应声落在了韦贲眼前地上。

接着,是那双皂面白底的皮靴子出现在韦贲的视线里。

只是这双皮靴子的白底早就已经被鲜血染红。

接着,韦贲就听到先前那道声音,再次传入耳中。

“韦贲,你不怕朝廷和孤定你一个无令率军出营的罪责吗?”

韦贲一愣,后背不由绷紧。

只是他未曾做思量,便已经是脱口而出:“臣不曾想到这一茬。”

“哦?”朱允熥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侧目看向走到自己身边的朱棡和高仰止二人。

高仰止自然是皱着眉头的。

他是内阁大臣,执掌中枢,最忌讳的就是武人莽撞行事,全凭个人意志就引动兵马。

朱棡却是满脸笑容,乐呵呵的兜着双手,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朱允熥轻笑着:“都起来吧。”

“臣叩谢殿下。”

韦贲几人口出谢恩,缓缓起身,仍旧是躬身颔首。

朱允熥这时方才继续问道:“那你当时在想什么?”

韦贲皱着眉,低着头,回答道:“臣当时只想着早早的镇压平定城中叛乱,尽早让殿下安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