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63)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税署不该是只收钱的吗,怎么现在还要开始出钱了。

朱高炽有些犹豫。

但朱标已经被街面上,另一样新鲜事物给吸引住了。

只见他和前头的老爷子朱元璋,同时看向一处灯火通明的地方。

“那边又是何地?怎如此斗光大亮,犹如白昼?”

望着老爷子和大伯,同时看向自己的征询目光。

朱高炽正要开口。

却不想,街面上斜拉里却是闪出一大群人。

正当他要呼叫随行护卫的锦衣卫上前阻拦。

却见穿着一身居家装束的大明内阁首辅大学士任亨泰,已经是抢先冲到了皇帝面前。

任亨泰满脸不悦,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他站在朱元璋面前,只能是沉着脸低声道:“陛下,您怎可在这里?”

说着话,任亨泰眼神还望向皇帝身后那一大帮的家小。

太子爷在,还能说得过去。

怎么太孙妃也在啊!

太孙妃在也就算了,怎么后宫里那几位娘娘也在啊。

任亨泰一一看了过去,看到最后,看见被老朱家的女人抱在怀里的朱文圣和朱茯苓两人,差点就要当场昏厥过去。

也就是应天城里的治安,这一年被应天府管理的很是有些路不拾遗的迹象。

若是方才别处,亦或是开国之初。

只要有一帮奸佞歹人知晓了皇帝今天的行程,大明朝可以说直接就能被团灭了。

大家伙也就可以直接散场回家,打包行囊,各回老家了。

朱元璋皱着眉,望着挡在自己面前的首辅任亨泰,觉得有些扫兴。

晦气啊!

他再看了看,只见不光是任亨泰在场。

内阁里的解缙、徐允恭、翟善,连带着六部尚书,三法司主官,也尽数身穿居家常服,赶到了这里。

朱元璋的眼角微微一挑,再向四周看了一眼。

果然。

只见原本就人潮鼎沸的街上,如今更是显得人多,已经是快要到摩肩擦踵的地步了。

他们竟然还调用了兵马司的人过来了!

自己偷溜出宫被这帮人给现场抓包,让朱元璋只觉得面上无光。

可是皇帝的尊严,让他面不改色,甚至是面露不悦。

朱元璋哼哼了一声:“俺不能在这里?”

任亨泰顿时哑然。

说到底这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说一句不好听的,就是哪个大臣正在家中敦伦,皇帝若是要进屋子里看看自己的臣子敦伦的姿势好不好看,也是畅通无阻,无人敢于阻拦的。

朱元璋见任亨泰说不出话,又将目光投向解缙等人。

解缙转头看向别处。

街边角落里怎么有一片树叶子啊,回头就得敲打敲打邹学玉这个混账学生,做事不牢靠。

而给这帮内阁大臣和部堂大佬通风报信,此刻就站在众人最后面的应天知府邹学玉,则是忽的后背一凉,随后皱皱眉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也并不少,不由愈发疑惑起来。

徐允恭却是沉不住,上前低声道:“您想去哪里都可以,只不过下一回您能不能事先与臣……小的们说一说,也好抽调人手护着您。”

朱元璋不乐意,瞪了徐家小子一眼。

“怎么,难道你们让反贼溜进应天城里来了?”

就这么一句话,便将徐允恭被怼的哑口无言,无奈的默默退下。

见着众人都不说话。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战胜这帮臣子的笑容,转头看向缩在后面的大胖孙子。

“炽哥儿,过来。”

朱高炽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走到了老爷子跟前,可不敢叫面前这帮朝堂衮衮诸公觉着,是自己勾引着老爷子出宫的。

“孙儿在。”

朱高炽连说话的声音都小的只能让身边的人才能听到。

朱元璋则是面带笑容的瞥了近前的任亨泰一眼,看着大胖孙子开口询问道:“爷爷刚刚可是还在问你,那边又是什么地方?瞧着应当很是热闹的样子,咱们也过去瞧瞧,凑一凑热闹。”

朱高炽回过头,看向南门大街东边那一条灯火。

他的脸上露出几分尴尬。

而拦下皇帝的任亨泰等人,亦是面露尴尬。

解缙更是直接回头,冷冷的看了邹学玉一眼。

邹学玉欲哭无泪。

自己搞得这些事情,还不是为了让应天城真正的成为首善之地,成为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

自己有错吗?

朱高炽有心闭嘴,可是老爷子的眼神正死死的盯着自己。

他不得不面带难色的开口道:“爷爷,那边是秦淮河,您要过去看看?”

……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一样的秦淮河

南门大街。

朱高炽目光小心的瞧着自家老爷子。

他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往那边去就是秦淮河,并非是他们这些人可以任意闲逛的地方。

就算是什么都没做,也有碍观瞻。

更何况今天还有太孙妃和宫里的娘娘们在。

任亨泰等人亦是默默的将眼神放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后宫里的女人不少,可从来就没有人觉得眼前这位皇帝是个沉迷女色的君王。

甚至于,女色对于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来说,不过是一项任务而已。

一个庞大的宗室,是任何一个君王都应当具备的职责。

朱元璋在众人目光注视下,却是冷哼一声。

这些人样样都好,就是从来都会将一件事情以最坏的点出发去做出种种设想。

“俺瞧着那边不似旁处,更显光亮,倒是颇为不同,引人一探究竟。”

空气中,解缙的眼刀子已经是在无声之中,一下又一下的,快要将邹学玉给活剐了。

邹学玉面带尴尬。

今日里,他还想着要入宫面圣,可现在皇帝就在眼前,他却没有半点想要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心思了。

只是眼下却又无奈,先生不替自己出面说话解释,首辅和其他人大概也是不愿说话的。

邹学玉默默的从人群后面走到了前面。

他心生懊恼,府衙布置在城中的暗探还是动作慢了一些,就该是在皇帝刚出宫的时候就能发现,然后自己再立马转告内阁和朝中部堂。

这样也好最快的将皇帝给拦在皇城附近。

朱元璋瞧着走到自己跟前的邹学玉,眼神里思索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哦,是咱们的应天知府啊。说起来这城里城外都是你管着的,那边是个什么情形,你也是最清楚的吧。”

那边实在是太亮了。

亮到朱元璋都觉得稀奇。

能在如此夜晚之下,让城中有一处这般光亮的地方,可是从未见过的。

邹学玉压下尴尬,颔首躬身道:“回……那边是应天府不久前才与工部一同弄出来的应天城夜灯计划。臣……先前也理了奏章,送往内阁的。”

自己和应天府,只是与工部共同起草了一个计划,批准的还是内阁,这事情说到底也不单单是应天府和自己的事情。

邹学玉抱着有难大家一起担的准则,直言不讳。

站在他身后的解缙,顿时翻了翻白眼。

这小子,没发现还有欺师灭祖的潜力啊。

朱元璋却是眼前一亮:“应天城夜灯计划?”

邹学玉点点头:“是张尚书他们前些日子刚弄出的新技术,以人畜……粪便为原料,深埋地下发酵产生一种气体,只要通过管道输送,再加以控制,就能点亮照明四周。

秦淮河……不!夫子庙那边,平日里人流众多,南岸更是昼夜有人,络绎不绝。也因此,所产生的原料相较别处更多。

所以臣便想着,朝廷新弄出来的技术,若是能多多的用于民生之上,方才是为民造福。便与工部上了奏章,得了准允之后,臣便立马给弄出来了。

不过我们都是在秦淮河北岸,贡院街那边做的夜灯。”

邹学玉极尽思索,好一番解释,才让自己说的话更能让人舒服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