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895)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大青城中心的城主府及将来会设立在此的各司衙门区域,处于被一圈薄薄的围墙封堵的状态。

在这里,暂时是只允许工部下面的匠人们进入其中工作,不论是外头的明人还是牧民,都不被允许进入。

当初挖出来的深坑旁,如今多了一座高高的建筑。

在这里,将会起一座高楼,将来可眺望整个大青城。高楼之上还将设置机关,分布城中的官府差役,远远的就能看到中枢发出的讯号和指令。

此刻,高楼尚未建成。

朱允熥却已经是带着几人,登上高楼。

只有几根柱子作为阻挡的高楼顶部,大青山下的风吹过来,便让人觉得整座高楼都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朱高炽不得不半蹲着身子,双手扣在顶层中间的那根深入地下数丈的水泥柱上。

他连眼睛都不敢看向外头。

朱允熥却是背着手,站在那很是捡漏的栏杆后面。

大明顺安王阿卜只俺和不久前带着粮草物资赶过来的大明秦王世子朱尚炳,则是陪在他的身边。

阿卜只俺大抵心中也有些恐惧,眼神只顾着看向远处的大青山,用余光扫着远处正在建造的城墙。

他觉得自己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

毕竟自己是马背上长大的,而不是在这天空上长大的。

反倒是朱尚炳总是一副傻憨傻憨的样子。

他甚至是将脑袋伸出栏杆,看着从地面开始,围绕着高楼中心点的那根巨大水泥柱,一层层向上建造的工程进度。

“前线的军报有关于作战的消息,愈发的少了,草原上的牧民部落,或是投降或是被讨伐。

如今,三路大军传回来的消息,更多的是催促后方加紧建设粮道戍堡,确保粮草供应无虞。”

朱允熥看向已经打好地基,露出地面的大青城城墙,淡淡的说了一句。

大青城的城墙将士水泥地基,上面以土石夯实作为核心,未免包裹一层水泥,最外面则是以青砖覆面。

按照工部的要求,中间的土石层每一次加高之后,外面的水泥层和青砖层就要同时开工,却要呈一个阶梯状的向上建造到要求高度。

大青城除了北边大青山方向没有河流,其他三面的河流河道,如今都因为建城取土,而顺带着被加深加宽。

这是属于所有牧民的大青城。

仅仅是这一句话,便让所有来到此地的牧民们,心甘情愿的爆发出最大的热情去建造大青城。

至于因为朝廷一道圣旨,就被迁徙到此处的明人们。

他们已经习惯了。

而大青城城主府,也在更多的时间里,取权衡考量,保持明人在此地的种种隐性优越地位。

“鞑靼王庭应该是向东逃窜了。”

阿卜只俺轻声回了一句。

朱允熥点点头:“孤也是这样想的。”

“我也……一……样……”

在两人的身后,抱着那根水泥柱的朱高炽,举着一只手,脸色惨白,颤巍巍的说着。

朱尚炳回过头,朝着朱高炽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朱允熥轻咳一声:“你还是下去吧。”

朱高炽眼里闪过一道亮光,然后立马暗淡下来:“我不敢下去……”

朱允熥三人深深的看了已经吓得两腿发软的朱高炽,齐齐的轻叹一声,随后齐齐的转过头,不再搭理这人。

阿卜只俺则是继续说道:“向东便是辽东区域,那里有高山和密林,可以让鞑靼王庭有足够多的地方躲藏起来。

等到朝廷的大军粮草吃光了,冬天到来了,也就会退回来。到时候,他们就又可以重返草原了。”

朱允熥冷冷一笑:“那是以前,我大明去了,他们便躲起来。我大明撤走了,他们就又会回去。但是这一次,他们倒是要想错了。”

阿卜只俺点头附和着:“诚如殿下所言,这一次鞑靼王庭不会再有生路可言。”

朱尚炳则是在两人面前,重重的朝着天空挥了两拳。

“那就下令辽东都司,出兵东北,将整个辽东彻底占下来。”

朱尚炳说的是眉开眼笑,神采奕奕。

“反正你们不是一直说,九边的粮草军需,每一次都从那边运送,很是耗费。

你们又说辽东那边虽然每年只能种一茬稻,但所幸地力很肥。

那咱们就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将整个辽东打下来。一来断了那劳什子鞑靼王庭的退路,二来也为往后九边地区粮草军需找一个近的产地。”

“林中百姓,北山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阿卜只俺将一个个辽东势力说出来,继续道:“只要将这些地方都清剿了,辽东大抵也就能顺利归入朝廷治下,由朝廷派遣流官。”

……

第六百零九章 辽东和铁路

流官制度无疑是一项绝对强化中央集权的东西。

官员的调动,有效的防止了地方的权力扎根。

而这一项制度,对于那些偏远外族地区,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创造力。

如今的辽东亦如大明在云贵一带的政治模型。

朝廷只派出少量的兵马驻扎在辽东都司辽海卫至定州右卫以北的广袤辽东平原上。

而将更多的兵马和精力,都集中在辽东都司辽东镇一带。

至于辽东那大片的土地,更多是以一种朝贡或是附庸的形式存在的。

辽东的女真等部落,对大明俯首臣称,尊大明为天朝上国。大明没有投入实际的钱粮人力,便取得了一大片广袤土地,在名义上的宗主权。

在辽东的各部落需要的时候,开放互市,与辽东各部落交易各自所需的物品。

蹲在地上的朱高炽,则是默默的抬起头,低声说道:“今早刚刚接到的军报,我爹正带着东路军往斡难河赶。他们要堵在东边,不让鞑靼人逃到辽东去。”

说完之后,他的眼神淡淡的扫了朱允熥一眼,而后便继续低着头,双手抱紧身前的水泥柱。

朱允熥眨眨眼,沉吟半响之后方才开口:“如果鞑靼王庭真的要去辽东,那我们就要将斡难河一侧放开,让鞑靼人去辽东。”

朱尚炳嗯了一声。

引得几人的注意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朱允熥的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那你就说说,我们是怎么想的。”

阿卜只俺也在一旁投以微笑。

他投诚归附大明已经有些日子了,对皇太孙身边的这几位宗亲也是有所了解。

甚至他认为,在朱允熥这位大明皇太孙的规划之中,将来的大明宗室,将会以燕世子为经国之才,以秦世子为军国之能。

要说秦世子能看得懂这些经国谋略。

阿卜只俺倒是对此保持了几分怀疑。

朱尚炳却是哼哼了两声,仰头挑眉瞅了阿卜只俺一眼:“你是觉得我很笨?”

阿卜只俺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盯上了,立马颔首低头:“臣不敢,世子聪慧英武,可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听到顺安王如此说,朱尚炳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这时候也开始解释起来:“你们是想要驱狼吞虎,对不对!”

朱尚炳眨着双眼,以求夸奖的眼神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却是嗯了一声道:“继续说。”

“如今不知去向的鞑靼王庭就是那群草原狼,辽东的女真等部落便是那山中虎。”

“这些年,朝廷对辽东并未有太多的经略,辽东女真等部落也都恭顺的很。要是这个时候,朝廷忽然要开始大举经略辽东,道义上总是说不过去的。”

“咱家还是得要点脸面的,那既然咱们不能直接出手,就只能借鞑靼王庭这把刀,将整个辽东彻底打乱。”

“到时候咱们当出兵辽东,也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等到事后,咱们扫平鞑靼王庭,派出去的兵马也大可直接驻扎下来。到时候再以借口,迁徙山海关以南的百姓去辽东,只需要些时日,辽东也就能彻底成为我大明的新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