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28)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朱允熥默不作声。

自己硬不硬,还得要到现在都没能起来的太孙妃、太孙侧妃证明。

朱高炽搀着朱允熥,两兄弟慢慢的走在宫中甬道上。

“明天就是这一旬的大朝会,按照老爷子的意思,要在大朝会上好生的封赏北征有功将士。”

朱允熥面色平静:“这是应该的。”

朱高炽又道:“这两天京中很是热闹。虽说关外牺牲了不少将士,但草原算是实实在在拿下来了,百姓们虽说无关此事,却还是欢喜的。城中不少商家,也都打着折扣售卖货物。”

“还算他们有点良心。”

朱高炽点点头:“其实还是邹学玉这个应天知府干得好,去年年关的时候,京中有商家伺机涨价,被邹学玉罚了个底朝天,京中其他商家便学乖了。”

“邹学玉历任交趾道,是有杀气的,当初将他放在应天知府的位置上,算是明智之选。”朱允熥的脸上露出笑容。

朱高炽哼哼了一声:“你这是在夸自己看人准?”

“那不然,我怎么能发现你这么大一个人才呢?”朱允熥反问了一句。

朱高炽脸色紧绷了起来。

这家伙,还在说自己以前体宽身胖的事情呢。

他啐了一口,转口道:“所以正因如此,老爷子才专门为他设了一个直隶道,让他就任直隶总督大臣,权柄可是很重的。”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

随后才缓缓说道:“此前,长江两岸府县分治,衙门一座又一座且互不干涉。但直隶一地却又是天下赋税重地,粮食产出虽已不如湖广,然商贾纵横,商税颇丰。设立直隶总督衙门,正是时候。”

朱高炽忽然停了下来。

以至于朱允熥没有反应,脚步还是向前,差点猝不及防栽倒在地。

他不满的回头看向小胖。

朱高炽却是目光审视的盯着朱允熥,低声道:“直隶总督衙门的事情,你是不是有所参与?可你一直都在边关又怎么有机会参与其中?邹学玉马上就要上任直隶总督大臣了,你准备让他做什么?”

朱允熥扫了小胖一眼:“你最想问的是不是,我有没有打算让你在这里面做什么事情?”

朱高炽抿了抿嘴。

他可是记得清楚,在朱允熥的安排里,这一次回京之后自己的事情是要变一变的。

于是朱高炽冲着朱允熥眨了眨眼。

你那点小心思,胖哥我还是能拿捏住的。

朱允熥撇撇嘴:“我对你的事情,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

“啊?”

朱高炽啊了一声,脸上写满了不相信,这样的回答有点出乎自己的预料。

朱允熥点点头,伸手勾住小胖的脖子,示意对方继续往前走。

两人重新向着宫外走去。

朱允熥解释道:“其实直隶道的设立,我确实在爷爷那里有提及过。朝廷之下的行政需要统一协调,才能更有效的办事。

直隶一十八府,干系重大,乃是国家人丁最充盈之地,亦是国家税赋重地。

眼下新政已经迟缓,直隶或许会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你要借直隶道,将新政再向前推一把?”

朱高炽有些疑惑,他认真的思考着直隶道总督衙门设立之后,会给朝廷和国家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

朱允熥这时候却是不再提及此处,而是转口道:“先去上林苑监一趟,然后再去工部、将作监在城外的工坊。”

朱高炽点点头。

两人一路出了宫,因某人腿部无力,便乘着马车行在官道上。

至上林苑监。

早就有人进了衙门通报太孙驾临的消息。

这时候朱允熥已经稍微缓和了一些,不必再让小胖搀扶。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车,便见上林苑监门口,已经有袁素泰领着一帮官员等候在此。

只是看了一眼。

朱允熥便看到了记忆之中那个熟悉的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

总是一双草鞋,连带着小腿上都粘满了泥水。

因为长时间在外,导致皮肤黑黝黝的。

明明已经贵为大明少师,双手却满是老茧,指甲里也深深的藏着黑色的污垢,指甲也因此显得很是厚实。

若是去掉袁素泰身上的官袍,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野田间老农。

离京年余,再见袁素泰,这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人,已经愈发的沧桑了起来。

朱允熥看着,眼里都带着心痛。

“臣……”

“少师免礼,快快请起!”

衙门前,袁素泰刚刚拱手弯腰,朱允熥已经是三步并着两步冲到了袁素泰跟前,双手一把稳稳的托住了袁素泰弯下腰的双臂。

“殿下?”

朱允熥望着眼神晃动的袁素泰,满脸笑容,朗声道:“少师有大功于国家,此后万不可再与孤面前这般了。”

袁素泰嘴唇蠕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只是两眼放光的点点头。

朱允熥则是上前一步,一手搀扶着袁素泰的手腕,看向衙门里头。

“先进去走走看看,且说着话吧。”

袁素泰点点头:“殿下这一次北征收获巨大,国家就此再无北方外患,功绩在于天下社稷万民。臣闻捷报入京,当日便于家中多饮了几杯酒。老臣亦是想着,等这一遭殿下忙完了朝中的事情,也该是要来上林苑监的,却不想殿下竟然这般快就过来了。”

两人被上林苑监的官员们簇拥着走在前头。

朱允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上林苑监充斥着衙门后面田地里种植的庄稼气息。

他开口轻声说道:“战事顺遂,也是有上林苑监的一份功劳。有道是解甲归田,如今战事结束,前两日实在是抽身乏术。今日得了空,便想着过来和您老说说话。”

袁素泰很是朴素的笑着:“这两年都是难得的好年景,虽说地方上是有灾患,却也波及不大。如今老臣再去城外各处庄子,也能见着百姓们时常吃些白米饭了,庄子上的孩子也越发壮硕,脸蛋都圆了不少。”

在经过一开始的增产之后,现如今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很难再有提升。

这是一件需要漫长时间才能改变的情况。

上林苑监如今的任务,也转向了如何更好的增加地力,如何培育新的庄稼品种。

以及……

大型畜牧养殖的可能性。

袁素泰眨着眼,看着始终都是实实在在搀扶着自己的朱允熥。

有这样的皇太孙在,大明何愁不能兴盛。

朱允熥嗯了声,见已经到了上林苑监后面,入眼尽是庄稼地,便笑着说道:“还得要让少师知晓,孤这一遭去关外,其实也未曾亲临战阵。但确实在河套东北角,大青山那边建了一座大青城。

且说现在虽然尚未建好,但已有十数万牧民来归,那边的草场也都一一划分好。此前随行的上林苑监官员,如今也都在那边做着事情。孤瞧着,他们也在按照少师的想法,期望能弄出些适合在咱们这南边畜养的牛羊。”

“好事!这是好事!”袁素泰连连说好。

两人已经走进了田间地头。

朱允熥随意一伸手,便捏下来一把已经到了灌浆阶段,开始变得沉甸甸起来。

“还得要和少师说一说,辽东都司将转为辽东道,东北奴儿干地区将会设立奴儿干都司,到时候还得要少师操心,派些人手过去种植水稻。

虽说那边气候只能种植一季,可土地却是肥沃的很,产量应当不会小。若是能快些开发出来,倒是可以缓解我大明北方的粮食问题。”

袁素泰想了想,换了个话题开口道:“自从范少卿回来后,西边来的商船更多了,上林苑监收了不少种子,如今都在培育中,老臣是希望能再出一两样可食用的粮食。”

“还得留意菜蔬种子,以后粮食够吃了,饭桌上的菜也得多些不同。”

朱允熥补了一句,却没有提及他让朱允炆和孙成带人去北美的事情。更没有提,他还去信孙成,要求对方留意收集北美地区尽可能多的作物植物种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