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31)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谁都知道。

这个时候要是敢说出反对新政的话,那些刚刚受封的朝廷兵马,就能将这些人给生吞活剥了。

在庞大的新政既得利益体前面,就算反对新政的人不曾减少,也已经不起作用了。

倒是朝中,近来开始有往后官员选用到底该以何种要求为首,而渐渐有一些风波掀起。

只是这等事关国本社稷的事情,还得要慢慢的发酵。

应天城里总是风云变幻的。

可是对于朱允炆和孙成两人而言,这个世界似乎一瞬间停了下来,陷入到了万古不变的状态。

在大明朝的北方,比之东北奴儿干地图还要遥远的极北方向。

此时江南才刚刚入秋,但这里已经是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天地之间只有一种颜色。

松软的鹅毛大雪拼了命的从天而降,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停下来的那一刻。

高大的松针林,已经生死寂灭了千万年。

被冰雪包裹着像极了一名名被冰封的带甲士兵。

千余人的队伍,在雪林中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下的向着北方前行。

一道道白气从嘴里冒出,眨眼间就会随着那阵阵冰冷刺骨的寒风飘向远处。

处在队伍前半段的朱允炆,身上裹着一层又一层的衣裳,棉袄外套着北方独有的以整张羊皮做成的大衣。

厚重的羊皮帽子,因为靠近口鼻,加之雪林上空的落雪,而变得愈发沉重起来。

他的双手包裹在一只粗糙缝合的反穿羊皮里面,手中握着一根松枝手杖。

在他的身边,是以包裹在棉布里的绣春刀为支撑,艰难的行走在雪地里的孙成。

这里的气温实在是太冷了,以至于队伍里一整天都没有几个人愿意开口说话。

但凡是开了口,那刺骨的冷风就会从嘴巴往身体里拼了命的钻。让人觉得,下一刻自己的五脏六腑就会被冰封。

“在此休整吧,找一找避风处,今晚就在这里安营吧。”

朱允炆压着帽子对周围观察了一阵,这才有些艰难的开口出声。

他的声音很小,却让整个队伍里的人都听见了。

实在是这里除了风声,便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似乎,这连绵的雪林里,除了他们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活着的东西了。

孙成点了点头,伸手搀扶着朱允炆走到一旁,有着几株倒地雪松堆砌起来的背风处。

队伍里的官兵,终于是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在这样的环境里,哪怕他们过往是大明最精锐的兵马,可以一日急行军百里,可是在这里哪怕只是走上二三十里路,都觉得是一种煎熬。

若不是皇太孙殿下开出的那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赏赐,没有人愿意放弃在征服草原之后,班师回京接受满城欢迎的光荣时刻。

官兵们开始在雪林里散开,按照以往每次休整后的分项进行。

有人去捡拾柴火,也有人寻找藏在雪层下面的野菜。

还有人开始砍伐树木,用以将营地周围包围起来,再堆积雪层上去,借此搭建一个临时的营地。

而营帐就建在用这些树木和积雪围拢起来的营地中间。

朱允炆和孙成刚刚坐下。

他的亲兵,原来的长城边关戍堡里的官兵小四,便立马取出一只铜壶,走向远处提取干净的积雪,等下将其融化成热水。

朱允炆坐在羊毛垫上,目光有些凝重。

“孙成。”

正在取出另一张羊毛垫,准备将自己和朱允炆的腿盖住的孙成愣了一下,转过头疑惑的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缩着脖子,低声说道:“你说,老三说的那个地方,到底在不在?极北到底有没有那条冰封的海峡?对面到底有没有那片传说之中的土地?”

孙成抬起头看向四周。

入眼处,除了挂满积雪的雪松之外,便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而这样的场景,他已经看了一两个月了。

除了这些,便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孙成摇摇头,很诚实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对方向,肯定是能找到一块此前不为人知的土地。”

朱允炆默默的笑着,摇头道:“你说,上古之前到底有没有神仙?不然的话,那些传闻之中的殷商遗民又是怎么知道,在海的对面会有一座和中原差不多的土地。

孙成,如果没有神仙的话,却又真的有那么一片土地,上面又有殷商遗民,在当年真的是迁徙过去的。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那块土地的?谁告诉他们的?又是谁将消息带过来,并且流转至今的?”

孙成张张嘴,他实在无法为朱允炆解答这些问题。

于是。

啪!

雪林里,传来一道清脆的响声。

雪松下,朱允炆双手紧紧的捂着脑袋,双眼愤怒的瞪着突然抽自己脑袋的孙成。

“你在干什么!”

孙成目光坚定道:“我以为你是犯癔症了,这里可没有太医,连药都没有。我怕你当真是癔症了,会引起营啸,将士哗变。”

理由很充分。

朱允炆点点头,忍着脑袋上的疼痛,将双手缩在裤裆下面。

“我觉得是有的。”

半响之后,朱允炆才再次点了点头,语气肯定的说着。

但孙成却是迟疑了起来,开始反思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那么一块地方。

从古至今,中原人最了解的就是西域,和泰西诸国。

只要穿过西域,在西边就会有很多国度。

但是东边?

除了东海中间的那座瀛洲,便只剩下汪洋大海了。

朱允炆这个时候却说道:“我们必须坚信,在那条冰封的海峡对面,是有一座新土地的。

因为只有这片新土地存在,那么就肯定会有很多中原没有的东西。

最简单的,如果我们找到了更加高产的庄稼呢?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容易饲养的家禽呢?

便是除此以外,如果我们再找到挖不完的金矿和银矿。

不论是哪一种,对我们大明而言,都是赚的。

只要将消息送回应天,以大明如今的国力,定然是能建造出更加雄伟的海船,碾碎海面上的巨浪,一路向东到达那片土地上。”

这一回,轮到朱允炆说的话充满道理。

孙成一下下的点着头。

而朱允炆则是看向已经提着满满一壶白雪走过来的小四。

朱允炆压着声音道:“而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坚信有那片土地,因为我们不能没有这些将士们护送。”

一旦队伍里的人开始质疑那片土地存在的真实性。

整个队伍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朱允炆看向了孙成,而孙成则陷入了思考之中。

当那样的情况发生之后,在这个远离朝廷,甚至是远离边关的地方。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将士们还会选择听从他们的指挥继续前进。

停下来,甚至是返回关内,都有着极大的可能。

而更危险的是,这些人完全可以在坚信没有那片土地存在的情况下,将他孙成和朱允炆两人杀死在这里,然后再返回关内。

因为距离的原因。

朝廷不可能再派出人手,在这茫茫无边无际没有方向的雪林之中,寻找他们的尸体。

于公。

一片新土地,对大明意义重大。

于私。

关系到他们到底能不能活下去。

孙成的目光渐渐的坚定了起来。

他看着满脸笑容走过来的小四,提声开口道:“壶就放在这里,你告诉下面的弟兄们,再坚持坚持,咱们就能看到那条冰封的海峡了!

等过了海峡向南走下去,咱们就能找到新的土地。

到时候太孙殿下承诺给咱们的官爵、金银,便是应有尽有!”

小四高高兴兴的转身传话。

孙成默默的回头看向已经开始忙活着煮水的朱允炆。

自己似乎就不该认识这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