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36)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哐哐哐……”

“咚咚……咚咚咚……”

邹学玉的耳边满是嘈杂,应天知府虞大廉紧紧的跟随在他身边,随后又是几名直隶总督衙门的官员。

一名衙门里的差役,小跑着到了虞大廉的身边,伸手遮挡着嘴凑在府尊的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声,便小心翼翼的退下。

虞大廉抬头看向走在前面的邹学玉,赶忙跟上去两步。

“督台!”

“督台!”

虞大廉大声的呼喊了几下,却没有得到反应。

他不由面带焦急的看了一下周围。

此处乃是应天城外的民办工坊。

制造的东西,并非是火炮亦或是军中所需物资,只是些农具。

不是钉耙就是铁锹,又或是镰刀。

实在是没什么看头,虞大廉有些不明白督台大人为何偏偏对这里好像是情有独钟的样子。

只是刚刚得的消息,却让这位应天知府有些不安。

他咬咬牙,快步上前,拦在了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邹学玉面前。

“督台!”

虞大廉语气沉重的喊了一声。

邹学玉微微皱眉:“何事如此不安?”

已经上任直隶总督大臣有些日子了,邹学玉这段时间干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除了最开始针对直隶一十八府下发的公文要求之外,便几乎都是待在应天府巡视、考察各处工坊,以及城外的农家庄子。

没人知道明明已经率先对直隶一十八府下手夺权的总督大人,到底为何会如此的平静,也没人知道总督大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瞧着虞大廉的模样,邹学玉心中便隐隐有些猜测。

按照时间估算,现在怎么也该是自己看到下面府县接招回应的时候了。

虞大廉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沉声道:“直隶辖下商贾正在撤出直隶各府县,有田产者也开始围堵地方官府衙门讨要说法。另有些北征阵亡及伤残将士家中在夜里头遭到了身份不明者袭扰。”

“放肆!”

随着虞大廉的解释,邹学玉的脸色始终不变。

一直到虞大廉说出,竟然有身份不明的人,在夜里袭扰北征阵亡及伤残将士家中的时候。

邹学玉这才真的怒了。

他满脸阴沉,再次冷喝道:“大胆!”

虞大廉立马双手抱拳,退后两步弯下腰,诚惶诚恐的。

跟着督台一同巡视总督衙门属官,亦是纷纷停下脚步,颔首低头看着脚尖。

邹督台的手上可是有着尚方宝剑的,先斩后奏,谁人敢惹他。

众人心中已经开始默默的为惹恼邹督台的那帮人祈祷了。

恐怕接下来,就会有人被督台给拉出来立威。

正在工坊里忙活着的周边庄子过来做活的百姓,也因为邹学玉这接连两声怒吼而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老板的本是吊在远远的地方,见着督台发火了。

立马弯着腰上前,到了自家工人们跟前,准备驱赶这些工人出去。

邹学玉却是轻咳一声,抬起手:“你们继续忙活着,本官看的也差不多了,等回头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望主家能多多指点。”

给权掌直隶的督台大人指点?

那本也是出身农户的东家,浑身一颤,赶忙满脸笑容的上前。

“督台言重,要不是督台此前就任应天知府,哪里有小人今日。督台要小人做什么,小人便做什么,绝不敢耽搁督台半点时辰。”

这便是小民对官府的敬畏。

敬畏是好事,可若是变成畏惧,那就是坏事。

邹学玉心中想着是,随意的点点头,摆了摆手:“今日耽搁你家了,本官先走了。”

说罢,邹学玉便率先走出工坊。

工坊东家自然是远远的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将这帮衙门送出工坊大门。

远远的望着邹学玉等人走向官道上的背影。

那工坊东家脸上表情却是不由浮出几分懊恼。

“也不知道是哪些个该死的东西,竟然惹着督台生气,一个个都是吃饱了便忘娘的狗东西!”

骂了几句之后,工坊东家又觉得自己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有些恼火的踢了踢脚下的泥土。

然后便嘴唇无声的嘀嘀咕咕的暗骂着他并不知晓的狗东西,期望着让他们家和周边庄子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督台,能早早的将那帮狗东西狠狠地惩治了。

官道上。

邹学玉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初,然而虞大廉等人却仍是小心翼翼的姿态。

督台大人似乎正在考虑着直隶总督衙门眼下面临的局面。

自觉乃是督台大人座下头号追随者的应天知府虞大廉,脚步紧紧跟在邹学玉的身后。

虞大廉思量半响之后,方才低声开口:“督台,此事若是应对不好的话,且不说朝堂之上对总督衙门的看法。便是地方上,因为商贾离去,势必会带来各类百姓所需商品短缺,从而导致百姓心生怨恨。”

邹学玉停下脚步,转过身。

本还在想着若自己是督台大人的话,该如何应对眼下局势的虞大廉,一个没留意,险些便扑进了邹学玉的怀里。

虞大廉有些尴尬的停下脚步,向着一侧挪了挪,目光却是疑惑的盯着邹学玉。

在邹学玉的视线里。

应天府地界上,百姓们还在田地里忙活着。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即便是在这个已经过完年中的季节里。

“他们还做了什么?”

邹学玉忽然的开口,让虞大廉啊了一声。

察觉出自己的走神之后,虞大廉赶忙低下头,闷声回道:“商贾们离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那些产业繁杂的巨商,不光是人走了,就连他们备的货也都已经在离开的路上了。下官以为,为了稳定民心,可以下发行文,截留这些还没有出直隶道的货物。”

“此举愚蠢。”邹学玉当即斩钉截铁,继而解释道:“若官府如此强项,只会坐视了官府胡作非为,才引发这些商贾离去的事实。”

虞大廉顿了顿,小声道:“那……就这么放他们走?”

“本官有说要放他们这般自由自在的离开?”邹学玉却又反问了一句。

这一下子,虞大廉彻底不会了。

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那总督衙门到底要怎么对付这些个已经放出话,再也不于直隶做营生的商人们?

邹学玉没有让虞大廉疑惑太久,便已经开口道:“本官此前于总督衙门,颁发官府行文,可是要求一应商贾所带货物,出入直隶皆要按价征收赋税?”

虞大廉又愣了一下。

有这回事?

随行的总督衙门官员上前,抱拳颔首:“回督台,确有这条规定。比照此前颁发公文,所有商贾出入直隶道,皆要缴纳额定税赋。依照所带货物,按品类、货物价值比例征收三分至五成应征税额。”

三分税额倒是不多,一百两的货物也就只需要缴纳三两银子。

可那五成的税额可就是多的了,价钱一百两的货物就得足数缴纳五十两的银子。

邹学玉哼哼了一声:“既然官府已经明文告知,那么就按照规定办事吧。目下总督衙门初设不久,官员吏目差役尚不熟稔。尔等速回衙门,替本官起草文书,行文税署署正知晓,直隶道总督衙门欲请税署直隶道分司麾下税兵,与直隶道边界各处官道、水路、小道等处设立关税口子,依照总督衙门所定品类、比例代为征收往来之商贾货物税赋钱钞。”

走可以,走之前也得要按照直隶总督衙门的规定,缴纳了钱钞才行。

邹学玉双眼微微眯起,却是露出一缕缕的杀气。

他现在还不想请出天子剑杀人,但不代表他不能让那些敢于反抗的人脱一层皮。

虞大廉此刻只想大呼一声。

督台英明。

随后虞大廉便反应过来,恐怕当初督台颁发公文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