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43)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这银价上去了,咱们这粮价自然是要对等的,也不是在下要压价,都是足数的给。

不信?不信你们可以让人去别处问问,可都是这个价。如若不是,我这钱袋子便是你们的了。”

说着话,粮商还将自己腰上挂着的那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拍在了停在路边的马车上。

百姓们悄悄看了过去。

估摸着,也能有个十来两的样子。

看粮商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作假,百姓们开始有些迟疑起来。

“要不让人去问问?”

粮商立马附和道:“让人去问。”

“那就让狗蛋儿去前面村子问问,顺便让他去镇子上问问最近的银价到底是多少。”

远处天里头,在一众孩子里年纪最大的狗蛋儿,立马得了大人们的指派,撒开腿就往周围最近的一个镇子上跑过去。

那粮商也不急切,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应天府的粮商还没有动起来。

自己这一回算是抢占先机了。

百姓们观察了一下粮商,便送来了装着碎茶叶的茶壶。

“天气热,你也不要嫌弃咱们这些人家的茶水。”

粮商满脸笑容,拱了拱手:“正是口渴的紧,多谢诸位了。”

不多时。

狗蛋儿便赶了回来。

顺带着,也将最近的粮价和银价都说了出来。

果然是和这赶来村子里收粮食的粮商说的一样。

看着眼前这些百姓,还在算着那笔账到底对不对的时候。

粮商放下手中的茶碗,在马车上站了起来。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我再加价一分,今年田里稻子长得好,这一分该是加的。只要诸位现在和我签了契书,等稻子晒干了,我就让人送来银子,拉走粮食,绝不亏待了大家!”

这是个好粮商啊,不是奸商!

随着加价的话说出来,周遭的百姓们开始觉得这陌生的粮商,应当是个好人。

“我签!我家今年的粮食,都卖给你!”

“我也卖!”

一时间,百姓们瞬间变确定了下来。

正当那粮商的掌柜拿出契书,要与百姓们签下的时候。

小道上,却有一队不同于其他军队的兵丁,簇拥着一名骑在马上的文书一样的人赶了过来。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

这可是现如今直隶道一十八府顶头管事的。

百姓们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

而那粮商却是脸色一变,心中有些不安,不知接下来是不是会有什么变故。

官怀恭的脸色很难看,他远远的就看到那粮商正聚拢着一帮乡亲,似乎是在游说着百姓们将今年秋收下来的粮食卖给他。

这帮奸商!

从直隶总督衙门带着人出来的官怀恭,眼底闪过一丝杀气。

他骑在马背上,轻轻一挥手。

立马便有一队税兵向着前面冲了过去,很快就将前面那一帮人给围了起来。

“你们要干什么?”

粮商隐隐约约的有些不安。

望着眼前这些身穿饕餮服,凶神恶煞围过来的税兵,粮商不禁便想起了过去的那些传闻。

这些穿着饕餮服的税兵,可都是杀心深重的啊,只要他们出现,便都是家破人亡的结果。

然而,粮商只是喊了一声。

便立马被离着他最近的一名税兵,从马车上给拉了下来。

粮商脚下不稳,一个踉跄便栽倒在地。

这时候,官怀恭也已经骑着马赶了过来。

他翻身下马,便从已经吓傻了的粮商掌柜手中,将那一叠契书夺了过来,只是草草的看了两眼,官怀恭便将这一叠契书尽数丢在了地上,最后还用脚将其深深的踩进软泥下。

官怀恭冲着还趴在地上的粮商啐了一口。

“就这?”

粮商见自己的事情被发现了,一时间心惊胆战,全然不知自己现在应该要做什么。

官怀恭却是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爬到了马车上站着,看向同样处于茫然的百姓们。

“直隶总督衙门,转内阁令。”

“今昔,朝廷设立大明银号、大明商号。银号乃国家经济之本,为民造福,恒定钱币钱钞兑比。今通传天下地方知晓,自此之后,大明金银铜钱兑比,乃一比十比一万,无朝廷及大明银号公文,一应人等勿得擅自操纵钱钞兑比,违者以大逆论。”

一比十!

村子里的百姓们不知道大明银号具体到底是做什么的,但他们却清清楚楚的听明白了现在的金银铜钱的兑比。

“娘希匹的,这小子先前竟然还诓骗咱们,现在的兑比是一比二两五!这个奸商!”

“奸商!”

“奸商!”

一时间,所有人都叫骂了起来。

若不是有在场的税兵阻拦,这些刚刚被狠狠骗了一次,差点就要将今年家中的粮食尽数贱卖给那粮商的百姓们,定然是能将其活活打死。

官怀恭给了百姓们足够的时间去唾骂那粮商。

最后才再次开口。

“大明商号行文,凡大明境内一应物价,皆需大明商号确定范畴。今岁秋收粮食之粮价,比照去岁粮价,只许高不许低,若有犯,百姓可上告,便有契书,官府亦不认可。”

完了!

破家了!

被官怀恭拉倒在地上的粮商,心中大呼。

依然是哀嚎了起来。

官怀恭已经是脸色一冷,低头看向了粮商,现在只是这奸商一人哭嚎,接下来便是整个直隶道那些试图大赚一笔的人连绵成片的哭了。

“来人啊,将此奸商拿下,转交直隶总督衙门,审议其搅乱粮价,私定钱钞兑比之罪!”

……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整个直隶道全乱了。

随着大明银号颁布固定的钱钞兑比,严禁任何人私自篡用非法兑比,直隶道一十八府地界上那些原先倾家荡产也要筹措银两的人,瞬间傻了眼。

他们硬生生的将银价推高到了一比三乃至于一比二的地步,现如今大明银号一纸公文,直隶道一十八府的金银兑比回落到一比十。

足足五倍的损失!

而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损失,在账面数目之下的损失更加惨重。

当人们觉得,就算金银价兑比到了一比十,他们手中的银子还是能挽回些损失的时候。

大明商号又跑了出来。

因今岁年景胜于去岁,今年直隶道粮价最低不得低于去年同比均价,违者论罪。

这一下,才是真正让人们开始寻找绳索将自己吊死在家中的最后一击。

“完了啊……”

“咱们家完了啊……”

“这银子花也不是,不花也不是。”

苏州府城今天格外的寂静,街面上少有人烟,毫无江南大城过往的热闹。

而在一处处地段绝佳,营造极尽豪奢的宅院里,无数人开始哭嚎了起来,对这一趟生意的失败只觉得前路灰蒙蒙的一片。

而那些原本就确定要离开直隶道的商人们,原本还因为总督衙门要征收过往商税,而感到不满。

此刻见着直隶道地界上的本土商人们一个个在这场风波中,倾家荡产的样子,瞬间便纷纷释怀了。

就算缴些商税,在这些直隶道本土人这一次的损失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苏州城内,贴着苏州河畔的一座宅院里。

宅院里的仆役们行色匆匆,慌慌张张的穿廊过巷。

忽的。

宅院深处,传来了婢女们的一声惊呼。

所有的仆役开始向着后宅过去。

少而。

所有人只见着主家已经是将自己吊在了房梁上。

两条腿无力的摇摆着,显然已经是死透了气。

“去!去知府衙门!”

管家是个老人,立马瞪着双眼,安排家中的人手去府衙通报消息。

而有眼尖的仆役,则已经在混乱之中悄无声息的离开,在宅院里四处搜刮了一番,便悄悄的逃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