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61)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

皇帝再一次的没有让解缙失望。

看着在偏殿里抱着皇重孙、皇重孙女的皇帝,解缙明智的选择抱着文书到了太子朱标跟前。

“微臣参见太子,参见太孙。”

朱标这时候正执笔坐在案牍前,朱允熥今天被老父亲提溜着在跟前‘学习’处理国事。

见到解缙过来,父子两人同时抬起头。

朱标眯着眼,脸上露出笑容:“解学士怎么过来了。”

朱允熥看着解缙怀里的文书,轻声询问道:“可是有什么事内阁难以决断的?”

解缙点点头,将文书放在了朱标面前,轻叹一声道:“西南土司出现乱子已达半年之久,今日才被内阁知晓。臣担心这乱子若是再不查明真相,朝廷不加以出手制衡,恐会引发更大的乱系,波及更多的无辜百姓。”

太子是仁厚的,解缙不由便将事态所得更严重了一些。

果然。

朱标立马皱起眉头:“西南出乱子了?眼下是个什么情形?”

说着话,朱标已经开始一一审阅起被解缙送来的文书案牍。

朱允熥反倒是眯着眼,看了解缙一眼。

半响之后,朱标总算是弄清楚了现在西南的情况。

其实说是弄清楚,倒也没有真的清楚,只是知道西南是真的出现乱子了,至于原因什么的则是一概不知。

不等解缙开头提议,让锦衣卫的人亲自下去查明真相。

朱标便已经忧心忡忡的开口道:“得让蒋瓛亲自派人下去查一查啊,多派些人手下去,快马加鞭,朝廷等着消息回来。

到时候是派官员下去制衡,还是调集兵马平定叛乱,就有时间来权衡了。”

……

第六百五十章 朱标言西南

乾清宫里,太子朱标率先说出要派锦衣卫前往西南土司地界查探情况。

解缙不禁有些错愕的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位前二十多年以仁厚著称的帝国太子。

他觉得自己从文渊阁过来的这一路上,所想的说辞,都白白浪费了。

太子爷全然不按照自己的设想,等到自己一番游说,然后才不得不认同派出锦衣卫的吗。

解缙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太子的节奏,他便侧目看了一眼站在朱标身边的朱允熥。

朱允熥双手合十,默默的迎着解缙那副疑惑的眼神。

心中却是有几分好笑。

世人只知道眼前这位大明朝的太子爷,是以仁厚著称,却从来都不知道,这位太子爷骨子里是带着凶狠的。

如今的锦衣卫有多少人?

朱允熥自北征回京之后,粗略的翻阅了一下。

在剔除掉那些用于赏赐给朝堂文武官员子弟,属于是荣恩的锦衣卫官职差事之外,最终的真实数目是相当可观的。

只不过现在没有人知道,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在家里,到底有多少次是在偷偷乐着的。

朱标见解缙许久不曾开口,便抬起头,脸上有些疑惑:“解阁可是觉得应当再多派些人手?那就让锦衣卫那个叫张辉的亲自带着人下去查查吧。”

解缙只觉得小脑正在疯狂的收缩着。

朱标却是自顾自的点头说道:“这张辉是从诏狱升上来的,孤记得他原是锦衣卫诏狱百户官,去了一趟北征回来,是升了千户官,暂掌北镇抚司的吧。

是个见过世面,有能力,敢打敢拼的人。让他亲自带着人南下去看看,孤和朝廷都是能信得过的。

便是有什么凶险,他大概也是能得当应对,不必惹得朝廷还要另想法子。

就他吧。”

说到最后,朱标明显是歪头侧目,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儿子。

朱允熥会意。

太子老爹这是清楚,那张辉是自己夹带子里的人,看向自己便是在征询自己的意思。

朱允熥立马点头:“时下京中也没有什么事情,直隶道也有蒋指挥使亲自坐镇,不会有什么问题。张辉有经验,如父亲所说,也是个有能力的人。父亲选他,算是正合适的人选。”

“那就这么定了,让他今日便出发吧。西南土司的问题,都多少年了,该是时候彻底梳理一番了。”

朱标朗声开口,最后的目光放在了解缙身上。

解缙的嘴唇蠕动了一下,方才轻声开口:“臣领命。”

朱标抬着头看了解缙一眼,点头道:“去吧,快要入冬了,解阁还是要多些注意身体。”

这才是自己印象中的太子爷,事事都让人暖心。

解缙嗯了声:“臣谢殿下记挂,微臣告退。”

说完之后,解缙小心翼翼的拱手退到殿门处,这才转过身离去。

朱标则是一直默默的注视着退下的解缙,直到对方消失在眼前的视线里,方才轻叹一声。

朱允熥默默的侧目看向父亲,不知对方为何有此一叹。

朱标倒是直接开口解释道:“解缙如今太过小心了,与过往全然不同。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完之后,他便低下头,提起原先被放在一旁的朱笔,仔细的审阅着先前并没有处理完的国事奏章。

朱允熥依旧是站在一旁,眉头微微皱着,思考着父亲刚刚有关于解缙说的那句话。

解缙过往是怎样的。

从自己所了解的,过往的解缙是不羁的,是持才知才的,是有棱角的朝堂官员。

那么如今的解缙还和过往一样吗。

朱允熥默默的摇了摇头。

没有人是一尘不变的。

即便是解缙也是一样。

当他在内阁执掌天下这么久之后,做起事情来不免就会权衡利弊,就会思考着如何应对眼前的每一个人。

包括他的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总体来说,解缙并没有改变初心,那就还是好事。

就在朱允熥思考着人心更变的时候。

朱标却是忽然开口道:“西南还是要早些彻底抚顺为好,不能再以百年计量,改土归流要再快一些,得多派些人下去盯着,只要发现纰漏便可以借此改土归流,让大明只有流知县、流知府,而再无所谓的世袭土知县、土知府。”

太子爷的脸上流露着一丝锋芒,容不得旁人有半分辩驳的余地。

很显然,在朱标的心中,这一桩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定论。

朱标说完之后,听不到耳边有动静,便转过头皱着眉看向还在愣神的儿子,不由提高声音。

“你在听?”

“嗯?”朱允熥嗯啊了一下,然后躬身颔首,小声道:“父亲所言极是。”

朱标的脸色却是变得暧昧起来,似乎是在考量着今天被自己提溜到身边学习父辈如何治国的儿子,到底有没有开小差走神。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眼下我朝疆土频增,广西道、云南道以南万里疆土化为我朝道府县。如此之下,云贵川一带,便成了内地,再无过去所谓的边疆一说。

这样的情形之下,若是再以西南土司地处边疆,便是生乱也要以招抚为主,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而既然是如中原一般的内地,不论是地方百姓、还是地方官府,也都该以中原而论。”

这样的回答,让朱标很满意。

一来是儿子没有上课开小差,二来则是儿子是认同自己的看法。

这也算得上是父子同心了吧。

朱标没来由的想到这一点。

他转口幽幽说道:“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商之鬼方,西汉之夜郎、靡莫、邛、莋、僰、爨之属皆是也。

自巴、夔以东及湖、湘、岭峤,盘踞数千里,种类殊别。

历代以来,自相君长。

原其为王朝役使,自周武王时孟津大会,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诸蛮皆与焉。

及楚庄蹻王滇,而秦开五尺道,置吏,沿及汉武,置都尉县属,仍令自保,此即土官、土吏之所始欤。”

朱允熥挪了一下脚步,给自己弄了一张蒲团,就坐在朱标身边的位置,听着对方诉说着西南土司的由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