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989)

作者:肉丝米面 阅读记录

这笔买卖很划算。

而更可怕的是,只要这件事情通过今日在场的这些百姓传扬出去,整个十万大山里的百姓都会被震惊到。

尤其是在今天这些百姓带着这一次做工拿到的工钱回去。

那些山里的百姓看到白花花的银子。

都不用今天的这些百姓说什么,那些人就会主动询问,怎么才能挣到这些银子。

人心向利。

就算那些藏在大山里的土司再如何许之以利,山里的百姓都只会奔着大庸县而来。

造反?

等到那个时候,便是那些土司想要拉动山里的土人、苗人造反,人家也只会说一句现在没空造反。

因为大伙都在想着要来大庸县做工赚钱。

造反哪有赚钱好啊。

造反是要被砍头的,做工却是能赚钱的。

朱高炽则在一旁提醒道:“银子都无所谓,现在最要紧的是要预备足够的粮食,防止从山里出来的百姓太多,到时候咱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喂饱这些人的肚子。”

朱桢立马在开口解释道:“已经发文武昌府有司衙门,正在将省城粮仓里的陈粮拉过来。再等两个月,今年的夏粮入仓,到时候这里就能有吃不完的粮食。”

朱高炽停了之后,这才放心下来。

除了交趾道那边之外,湖广道现在才是中原产粮最多的地方。

当初朝廷推行摊丁入亩,除了直隶道,便属湖广道是最先开始的。

武昌城外那一座座新坟,就足以说明朝廷当初在湖广道推行摊丁入亩之策,究竟是下了多大的力气。

这里头就要有一番庆幸。

当初朝廷没有同时在西南土司推行摊丁入亩。

不然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湖广道境内那些不满摊丁入亩之策的豪门大族,会勾结山里的土司们一同造反。

豪门大族有钱有粮,土司们有兵马。

二者只要勾结在一起。

湖广道可真的就要在几年前起大乱了。

朱允熥嗯了一声,转口道:“再和辎重营说一声,在澧水河边选一块地方,增建粮仓吧。”

……

覃江龙是大庸县茅岩河镇的百姓。

茅岩河镇在大庸县城和永顺宣慰司之间,河对面就是永顺宣慰司地界。

该镇距离大庸县城五十多里地。

小半都是山路。

覃江龙从拿到前面十来天干活的工钱之后,就为家里的老爹老娘还有婆娘孩子,在县城里买了些东西,顺带着为全家扯了些布,预备着让自家婆娘为一家老小缝制一身新衣裳。

带着一大包的东西,覃江龙从领到钱当天的午后,与同镇的另外几个人一起往回赶路,到第二天下午,终于是回到了茅岩河镇。

茅岩河镇不大。

百来户人家,若是放在中原,最多也就是个大点儿的村子。

所以覃江龙他们这些人回来的时候,立马就引起了整个镇子上的人注意。

尤其是覃江龙他们那大包小包带回家的东西。

很快,真相和原因就传入了镇子上每个人的耳中。

覃江龙心里念叨着县尊说的,拉一个人给二两银子的事情,回到家只是将带回来的东西放下,将娃娃赶出家门,关上门,急匆匆的和婆娘钻进被窝里捣鼓了一阵,就出了家门。

等覃江龙出了家门,到了镇子上。

这才发现,另外那几个一同回来的同伴,竟然是早就将消息传开了。

覃江龙不由的暗骂了一句,自己大概要错失一大笔银子。

便将心思放在了河对岸的麻阳村的亲戚家。

“龙哥儿,这时候才出门,这是和嫂嫂准备再要一个娃娃?”

“龙哥这世间可是匆忙,可是这几天累着了?”

镇口,一阵嘲笑声传来。

人们笑过之后,便将心思放在去县城做工的事情上。

覃江龙只是笑呵呵的不做声。

这帮人只是将心思放在自家镇子上,大概不会想着对河对岸永顺宣慰司地界上拉人头。

“反正县尊也没说只许咱们大庸县的人做工。”

“都是朝廷的事情,大庸县的人可以做,对面永顺的人自然也能做。”

覃江龙小声的嘀咕着,不知不觉已经是走到了河边。

他抬头看向对岸的麻阳村,脸上露出笑容。

自己也不用全挣了那拉人头的二两银子。

只要给对面麻阳村亲戚和其他人一两银子,自己得一两银子,就可以让他们在这十天里往西边更远的地方拉人了。

一本生意经,已经无师自通的在覃江龙的心里出现。

……

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山人海

像覃江龙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毕竟大庸县才多大。

可是整个西南又有多大。

这些百姓最是清楚。

本村本镇的人都不够他们拉人头的,这些从县城做工领了钱回家的百姓,自然就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大山里头,虽说道路难走,可人们之间总是沾亲带故的。

朝廷在大庸县招工作干活,给足钱粮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在西南的十万大山里飞快的传递着。

第八天。

茅岩河镇去往县城的道路上,早早的就已经聚集了数不尽的人。

妇孺老幼站在道路两侧,满眼期待的望着自家的儿子、丈夫、父亲。

往日里总人口不过四五百人的茅岩河镇,此刻镇外的路上却聚集着不下三千人。

从茅岩河对岸永顺宣慰司境内过来的人,自然不会有家人陪伴。

如此一算,在剔除掉茅岩河镇的妇孺老幼,光是这里就聚集了不下两千五百名要前往大庸县为朝廷做工的百姓。

这些百姓,也不分汉人、土人、苗人,都聚在一起,热切的讨论着去大庸县为朝廷干活的事情。

在人群最前面,覃江龙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

这里两千五百多名即将前往县城干活的人里面,有一千七百多人是通过自己和对岸麻阳村的人给拉过来的。

就算是分出去一两银子的拉人头费,可只要自己能将这些人在今天带去县城,自己也能拿到实实在在的一千七百多两银子。

一千多两的银子!

这在往日,就是将整个茅岩河镇给卖了,也卖不出这么多银子。

以至于此前和覃江龙一同在县城干活,回来拉人头的其他几人,眼睛里随时随刻都透漏着羡慕的神色。

倒是覃江龙有些可惜。

要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导致消息在第三天就被同镇的其他几个人知道,然后学着自己如出一辙的一个人头分出一两银子,在场这两千五百多人的人头费,都得是自己的!

有了这么多银子,自己往后都不用再待在这偏僻大山里的茅岩河镇了。

等拿到了银子,直接就可以在县城里买一座院子,然后给一家老小都接进县城里过日子。

甚至还能在县城外头买上几十亩一等的水浇地。

茅岩河镇的妇孺老幼们,聚在自家二郎跟前,小声的叮嘱着。

覃江龙却是将自家的人喊过来,看了一眼日头快要到出发的时辰,便低声叮嘱道:“我带着人去县城干活的时候,你们在家也不能忘了继续去对面永顺招人,还是一个人头一两银子,托请咱们家在对面麻阳村的亲戚帮忙。只要来了人,就让他们去县城,到时候报我的名字或者寻我都可以。咱们家能发多大的财,就看这一次了。”

家里的父母妻儿,纷纷点头。

有覃江龙之前带回家的银子和东西,一家人现在只想着能赚更多的银子。

覃江龙又对已经年迈的老父母说道:“家里的地能不种就不要种了,您二老也都上了年纪,给镇里其他家种便是,咱们家收些口粮就好。

等回头咱们家在县城了安家,我就在城外买上一些地,再雇几家人,咱们家到时候不用再干活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