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163)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这就是天下第一带来的威压,他甚至都不需要吼出自己吕奉先的名字,凭着手中方天画戟、头上紫金盔和那一袭耀眼的西川百花大红袍,足以让世人知道他是谁。

“典韦往何处去了!”

吕布策马上前用长戟抵住一名曹军的脖子厉声问道,那曹军双腿哆嗦,一阵温热沾湿了裤管,“不……不知道,未见他们……”

吕布审视着眼前四条路,想来这些人也不过刚刚才跑到这里,确实不会了解前方情况。

他转身往后看,希望能看到高顺,他的陷阵营里有能人异士,可以通过地面的痕迹判断出战马走的哪条路。

可惜啊,身后除了黑压压的曹军,连负责埋伏的臧霸军队都不见,遑论本就只是领命肃清城关的陷阵营。

不得已,吕布只能凭直觉选了其中一条路,策马狂奔。

也不知走了多久,就是连曹军的逃兵都只能见得零星几个,正是以为自己选错路的时候,前方终于见得骑兵。

心下大喜的他连忙加快速度,不多时,便已追上那百来名骑兵,让他失望的是,未见典韦,也不见曹操,不过也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吕布来了,先生速走,末将断后!”

李典见吕布一人杀来,心下大惊,明明自己已经跑出这么远了,他竟然还能追上,马中赤兔之名不虚啊。

年过四旬的荀攸见得吕布冲来,差点没被吓的落了马,连连甩动缰绳驱使战马狂奔。

作为奉命保护荀攸突围的李典在听得城内鼓声后也跟典韦一样,直接就着两百骑冲出了东门。

只不过混乱之中没能跟上曹操的步伐,狼狈下随意选了一条路,哪料想这也能遇上吕布啊。

李典带着百来骑挡在道口,只为给荀攸争取逃命的时间,蓄势待发。

“典韦何在?”吕布不认识荀攸,对李典也没兴趣,只想找到典韦。

“倒霉给催的……”

李典啐了口吐沫,大概知道今天是过不去了,可他怡然不惧,冷声喊话:“问问我手中长枪吧,它知道!”

逍遥津大战,留下了张辽止啼的神话,似乎大家都忘记了,其实那一战李典也在。

而且李典还是跟着张辽一起带着八百人冲阵,杀的江东十万大军人仰马翻的前卫,可惜啊,世人只是记住了张文远,没能记住他李曼成。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不公。

他扬起手中长枪,冷凝着吕布,有那么一丝视死如归的味道。

吕布嗤笑了一声,挺勇的,可惜对自己的认知不够。

他策动赤兔马冲向了李典,手中方天画戟左支右绌,当先放倒了五名曹军骑兵。

周遭曹骑蜂拥围上,吕布自是劈波斩浪般杀的鲜血四溅,方天画戟根本没有一丝停滞,寒芒闪过,人头落地。

一个冲锋就结果了二十七名曹军骑兵。

调转马头后,再次夹了夹马肚冲向李典。

在重重包围中,吕布长戟每动,皆是带走数名曹军骑兵的性命,李典几度想从对方露出的死角进攻,却发现那杆滞重的长戟在吕布手中如臂使指,不管怎么偷袭也无济于事。

司空所言不准,若是与那赵子龙相比,还是吕布更胜一筹啊。

赵云的枪法狠辣凌厉,灵活宛若游龙,每每都是点到为止,杀人都充满了暴力美学,但防御却是差了许多。

陷入四人围攻的时候,那些死角会被轻易的捕抓。

可吕布不同,方天画戟可攻可守,好似无懈可击。

眨眼的功夫李典身旁仅余十二骑了,那些骑兵见得吕布戟下的袍泽或是手脚分离、或是身首异处,竟无一具完整尸体,不由心生恐惧,一番对视后,默契的选择了逃跑。

临敌逃跑,这事要是李典能活着回去,他们这些人都是要受军法,一样活不了,可人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能活一时是一时的心态,哪顾得了后面。

出奇的是,李典并没有阻拦,甚至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选择了无视。

当道口上,仅余吕布与李典对峙,这番勇气,着实打动了吕布,他戟指对方,沉声道:“告诉我典韦在哪,我不杀你!”

闻言,李典先是一愣,随后仰头大笑了起来。

好一会过去,才收敛起笑,面色沉下,紧紧攥着手中长枪,“山阳李曼成,奉司空之命护送先生,若遇敌军,唯有死战!”

“李曼成……”

吕布点了点头,“是条汉子!”

自知无法从这样的硬汉嘴里得到有用的信息,吕布不再废话,冲向了李典。

两马相距一丈,吕布一计撩月斩直冲,兵器碰撞下,架不住这股泰山压顶般的巨力,李典被震飞落了马,在地上犁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尚未来得及起身,胸膛处便被方天画戟捅穿了。

留李典全尸是吕布唯一能给的尊严了。

待得他跨过李典尸体继续追击,没多远便再遇了岔路口。

吕布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又选了一条错路,连荀攸都没能逮住。

追出三十里依旧不见有人,他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命还真大。

返程途中,吕布的速度依旧放慢了许多,但遇得曹军,只要对方懂得逃命,他也没想斩尽杀绝,毕竟不是以此为乐的厮杀之人。

打仗,说到底不是这些军士的问题,而是诸侯间利益的掠夺。

回到萧关的时候,已是正午时分了,吕军将士们在清理着尸体,显然内城的残余也被肃清了。

高顺跑了过来,作揖道:“温侯,城内粮草少了三千石,辎重、军械倒是原封未动。”

吕布微微点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曹操这次来萧关是偷袭,或者说是奇袭,势在必得的一战,自然不会带粮草和辎重,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原本留在城里的。

不过只少了三千多石已经算是不错了。

有过惯例,若是死战时候,得知守不住城池了,敌军会把粮草军械都付之一炬。

“折损和斩获如何?”

高顺迎了上去后低沉道:“北门这里我军的折损还挺严重,虽未清点,可是听宣高和婴子说来,怕是折了不少于两成。”

吕布摇了摇头,也不问缘由,嗤之以鼻:“张多和郑宝的这些山匪都是泥捏的吗,刚才我追击的时候看那一地尸体,曹军一半我军一半,打的什么仗。”

“缺了点经验。”

高顺点头表示赞同,随后把话题转移了,“斩获的话,俘虏了八千多名曹军,现都在校场处看押着,还有八百多匹战马。”

八千曹军俘虏他没什么兴趣,倒是八百多匹战马的收获还算有点安慰。

“选出上品良驹给子龙送去,剩下的纳至骑兵营里归置。”

高顺作揖,“喏。曹军的俘虏呢,如何处置?”

这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留下来呢,八千多人就是八千多张嘴,要吃饭的。

招入麾下的可能不怎么大,这些人多是兖州、豫州地界人,妻儿老小都在曹操的地头上,不可能跟自己一条心的。

所以大多数时候,各方诸侯对于这类俘虏都是选择坑杀。

吕布之所以还犹豫,那是因为这一年多来仗着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粮食问题得以解决了。

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当时林墨要求把淮南流民迁入三郡之地的情况。

这些家伙,用来做苦役也是可以的,吕布习惯性的说道:“问问允文吧,他怎么说便怎么做就是了。”

说完吕布就进入了萧关,这次参战的部曲足有三四万人,结束后也都留守在了城内。

毕竟,曹操确实败逃了,可是他们都清楚,后方的夏侯惇领着十万大军已经到谯郡了。

照着正常逻辑来看,曹操经此大败肯定是要退回许昌休养,而且按林墨估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派天使来发一些赏拔的圣旨,目的就是讨好己方联手抗袁。

但,这一切还只是臆想,天知道曹操会不会狗急跳墙。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