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290)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不过倒是有件事挺有趣的,张汪的小女儿十一二岁这般大小,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哭哭啼啼的,而且也不怕人。

“此女长大必会有一番作为。”曹操摸了摸她的头,觉得她的眼神下藏着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复杂。

后来打听了一番,知道当天值守的城门护卫有见到过张汪带两人进城,但根本没正眼看,所以无法画出长相。

最后,只能把这件事全部推到张汪的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可有一点你是无法改变的,人是你张汪带进来的,这一点,连张家人自己都愿意承认。

出了温县的城门,许褚才终于开始说话了,“司空,两人中其中有一个很可能是赵云。”

坐在马车上的曹操搀扶着车窗探出个脑袋笑道:“胡说什么呢,赵云此时不是跟着吕布上了青州吗,能到千里之外杀人?”

赵云有没有能耐办到这样的事?答案是肯定的。

但曹操不会相信他能从千里之外跑到温县杀人,谁家的主帅这样用人啊,这一个不小心就能把千军不易的猛将给埋骨他乡了。

你要说派出个刺客他是相信,要说让如此猛将去当刺客,这是万万不能相信的。

“这……这我就不知道了。”

许褚一脸为难的挤出一张苦脸,随后解释道:“可是我问过逃命的府兵,根据他们所说,身形、武器,都跟赵云没有任何出入。”

“仅凭这些不能作准。”曹操摆了摆手。

“当今世上能一手持枪、一手握剑,杀的披甲府兵近不了身的人,可没几个啊。”

许褚当然不是要与曹操辩论,只是把自己的猜想一一道来,“当初在萧关城下,赵云就是左手青釭剑、右手亮银枪,杀的我军近不得他身。

那些破碎的铠甲我都检查过,确实是被一柄锐利非常的宝剑给劈开的,所有府兵身上的伤也都是一击毙命,除了他,我想不到还有谁。”

曹操眉头皱成一个川字,起初他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听许褚这么一通分析下来,又觉得有那么一点可能了。

一手执剑,一手握枪的猛将,普天之下除了赵云没有第二个,这是实话。

虽说不能凭此断定是他所为,但起码是有嫌疑的。

但转而一想,还是给否定了,因为他没理由出现在这个地方。

退一万步说,张杨的死刺激了吕布,也不可能猜出这件事跟司马懿有关吧。

所以,这个想法还是被曹操自己给否定了。

“还有一个人呢?”曹操再次探出脑袋问道。

“这个,我就猜不出来了,也是用枪的,听府兵说来,那身形也不像是张绣。”

许褚说完,曹操彻底没兴趣听下去了。

这不扯犊子,张绣跟赵云一起跑到这里来杀人,完全没可能好吧。

人都死了,扯这些有的没的也没有任何意义,曹操从来都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对于来人是谁没兴趣去深挖,因为知道是徒劳。

但是,对方怎么来的,他是一定要查清楚的,因为保不齐后面再来这么一出。

这也是此行唯一的收获了,根据守门军士的交代,张汪那几天一直都会去渡口,也就是说,来人走的是河道。

夏津确实可以从黄河逆流而上,但他依旧不认为这件事能跟吕布扯上关系,除非他已经疯了。

不过今后要加强沿河的管护倒是真的,现在想想,自己在河道方面除了对漕运的税赋关心,防卫方面是真的从没问过一句。

但凡多个心眼,都有可能规避这次的惨案。

可惜了,司马懿这般大才竟然死的如此窝囊。

这算是曹操唯一痛心的地方吧,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吸纳一个大才,谁料想会出现这么个插曲。

罢了,早来投我也不会出这档子事,合该他有此下场,怨不得他人。

所幸这件事还不至于影响到自己北上并州,夏侯惇已经带兵出发了,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

曹操长舒了一口气,在垫着毛毯的马车内,躺着小憩。

……

袁尚在夏津这里立了三个大寨,十五万大军呈品字形布局,这样一来,无论袁谭吕布想从哪个方向进攻,他都能做到相互策应。

中军大帐内帅椅之上的袁尚摆着葛优躺的姿势,巴适的很,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丝北国之主的舒适。

原本以为此行必是一场生死血战,甚至可能一见面就是大决战。

因为来之前他也有过判断,袁谭最大的优势是请来了吕布,最大的劣势是粮草不济,不能久战,所以此行主打一个防守反击。

反正只要把大军调到了前线,让世家豪强,也让自己的二哥和高干都瞧见了北国新主的雄风就够了。

所以,来的路上他是战战兢兢的,没到时候就担心马延被偷袭,到了后又担心吕布和袁谭跟自己玩命。

可对峙了一个月下来,发现对面不仅没有任何的大动作,甚至寨前挑战这种举动都没有,似乎也跟自己一样摆出了要打持久战的姿态。

这当然是极好的,正中下怀呢。

“主公!斥候回报,在清河上游发现吕军一支部队正在渡河,目标直指武城!”前锋大将马延收到消息后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对着袁尚拱手作揖。

第二百零七章 这波稳了!

“统兵将军是谁?兵马有多少?”

一听到马延说出的战报,袁尚哪里还敢葛优躺,立刻的蹿了起来看着他。

安逸的久了,他都快忘了这里是战场了,忽的听到这个消息,袁尚的心当即悬起。

“军中将旗打着的是‘徐’字令,当是赵云的副将徐盛;至于兵马倒是不多,以方阵队列来看,三千上下。”说到这里的时候,马延自己都有些狐疑。

“徐盛?”

袁尚松了一口气,昔日广陵城的驻防都尉,跟着张辽打过仗,这些信息早就被袁家给搜集好了,“武城虽然只有千余常驻守城军,可林墨若真想取之,就算吕布不亲临也该派个赵云吧,分明是想诱使我派兵增援,他好半路伏击!

徐盛?”

袁尚轻蔑一笑,不屑的摇头,“徐盛是什么东西。”

与袁谭相比,在打仗方面袁尚只能算是个草包,不过兵书还是读了一些的,对于浅显的围点打援还不至于看不透。

更何况,他林墨的围点打援也太轻浮了吧,你好歹派出个赵云啊,派个徐盛,是深怕我不知道这是个陷阱吗?

自觉对林墨的用心一眼看破的袁尚,很快便放松了下来。

甚至觉得林墨有些可笑,来这夏津也有日子了,这么久不出手还道是憋了什么狠招,也不过如此。

“主公,未可大意,林墨此举看似寻常,实则是在调动我军,武城在我军侧翼,三千兵马岂敢捋虎须,况且还是派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徐盛,在下觉得主公判断是对的,赵云怕是隐匿在我军救援的路上,趁势伏击。”

审配眉心紧蹙,捻着胡须分析道:“然,此又为攻敌之所必救,因为若是主公弃之不理,其他的县城一旦被围就会认定主公不会救援,会纷纷开城投降的。

所以,即便明知是计,我们也必须做出应对。”

听审配这么一说,袁尚才开始肃目起来,还真是,这一手看似平平无奇,偏偏你还得按着他挖的陷阱方向走,有点棘手。

“依先生所断,我军该如何是好?”袁尚想了一会,觉得有些无从下手,便只能指望他的智囊了。

审配似乎从听到这个战报开始就思忖应对之策了。

须臾,他挑了挑眉,迅速转身激动道:“主公,我们往深一层想想,徐盛带兵进攻武城肯定是佯攻,目的是为了诱使主公出兵救援,那么打援的会是谁呢?需要多少兵马?”

袁尚瞥了他一眼,迟疑片刻分析道:“那肯定是赵云,如今吕营里属他威名最盛,至于兵马,三千兵攻城,我若要救援,至少也需要三千人。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