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329)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就这么一战,典韦三合便摘了高干的头颅,高干一死,曹军拿着他的人头大肆渲染,除了一开始冲进去的人作为了炮灰,其他人大多都很干脆的投降了。

高干一死,并州全境接收只是时间问题。

攻克并州的一战,曹军的阵亡不算太多,前后加一起仅是六千余人,反倒是俘虏的补充已经超过两万之众。

同时缴获的粮草有三十万石,铠甲军械不计其数,就连战马都有四千之众,更重要的是,并州到手,此后不会再因为战马都采购受制于关西地区的价格了。

至此,郭嘉大战略的第二步也算是走完了。

可曹操的兴奋,只小半个时辰便烟消云散。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战中,吕布和林墨的收获,是十倍乃至数十倍于自己,对方一招釜底抽薪就把青、冀两州纳入版图,还有数不尽的粮草、战马与军士。

如果只是这样,他还是能够寄希望于幽州,联合了袁熙后,形成对北国的三面战略钳制,终归还是占据着主动的。

问题就在于,一刻钟前,安丰的信使到了,夏侯惇一战折了万余人,不仅把最精锐的骑兵给赔了个底掉,连大将高览都搭了进去,这一下子曹操肉疼的厉害,再没有了大获全胜的兴奋。

安丰大败是他没想到的。

陈登这厮怎么能是诈降呢,这太不合常理了,就算他林墨善于博弈,也不能以两年时间对陈家的打压为代价吧。

曹操不确定陈登到底是谋事不密被发现的,还是说从头到尾就是林墨的棋子,但这都不重要了,安丰大败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下子计划都被打乱了。

这三个郡作为徐州的战略前沿,带给了吕布太大的便利,不吃下它们,永远都被受制。

可真要纠缠下去,没了陈登这个内应,又吃了一场大败,如何撬开安丰城呢。

曹操有点想把大军撤回去,夏侯惇带去的人不能都赔进去了,不然拿下并州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郭先生说他会见机行事,若实在没有把握了,会权衡退军。”身后,曹昂似安慰一般开解道。

也对,奉孝提领监军,情况不对,他会把人都给带回去的,既然眼下还没开口,或许是还有转机,曹操还是很相信郭嘉的。

“只为这事,你没必要亲自跑到并州来的。”

曹操看向曹昂,眼神中有些责备,“昂儿,你是知道的,现在是哪里都能乱,唯独许昌不能乱,那群帝党一直居心叵测,想要借机闹出些风浪来,你一走,我不放心。”

曹昂嘴角露出一抹笑,确认典韦护卫在旁,周遭无人近边他才凑上前低声叙述了一番。

听完他的话,曹操先是一怔,随后整个人都转了过来,直勾勾的看着曹昂,好一会过去才沉声道:“此事可当真?”

“千真万确,我也派人查实过了,时间对的上。”

曹昂说罢,曹操闷哼了一声,随后又嗤笑了起来,“匹夫,还真是个匹夫,人呢?”

“都在许昌。”

曹操右手摸着鼻头,眸子半眯,缓缓颔首,似在盘算着什么。

过不多时,他才拍了拍城郭,定神道:“务必将人保护好,此二人或为破敌之重器,不可轻出。还有……造点势头吧,不必太大,有那么个意思就行。”

“孩儿明白!”

曹昂拱手作揖后补了一句,“父亲若无其他差遣,那孩儿便返回许昌了。”

曹操看了他一眼,轻叹了口气,身为大公子,却风尘仆仆的干着信使的工作。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说要扳倒吕布和林墨太夸张了,但肯定能给他们吃上一个大亏,加上还有后续应对的办法,确实是有必要亲自跑一趟。

“歇一晚再走。”看着满脸疲态的曹昂,曹操不像气氛太煽情了,终究还是惜字如金。

曹昂退下后,曹操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并州到手了,但安丰败了,看似有那么点扯平的味道,但曹昂送来的这个消息很关键,需要好好想想怎么把人用到极致,不说一击毙命,终归要让他们吃上一场败仗才行了。

他也开始反思,过去还是把吕布和林墨看低了一些,如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只要吕布顺利的吃下冀、青二州,他将接替袁绍成为大汉天下最强盛的诸侯。

看来这次的局要布的更深、更远一些才行。

可惜奉孝不在我身边。

其实郭嘉和荀攸是在一个档次的谋士,但人终究是感性的动物,曹操的内心深处就更偏爱于郭嘉。

这里头或许也跟荀彧有关系吧,局势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他早就不再是那个励志成为朝廷征西将军的壮志青年了。

尤其经历了刘备、陈登这些尔虞我诈后,多疑的毛病更是深入骨髓了。

而荀彧虽然在曹操几次危难之间都倾尽全力,甚至不惜以家族底蕴扶持,可曹操心里明白,他向着的是刘协。

荀攸的性格更为内敛,这一点跟荀彧不相同,问题就在于你们是叔侄啊,先入为主也很难再跟荀攸交心了。

相反,郭嘉在这方面似乎就坦荡很多,他是在看出了曹操内心里深处想法后,依旧愿意鼎力相助的人,加上他本身的聪明才智,曹操早就把他当成自己家人一样了。

可这事,也不太好拖的太久,只能是转身去找荀攸商量了。

二人在晋阳城的将军府里从正午聊到了晚上,荀攸确实没有让曹操失望,给出的几个方略,不仅有高度的可行性,而且预见性的收益都对得起这两张王牌。

“寇可往,我亦可往。”

曹操会心一笑,点头道:“好,好,公达之言令我如梦初醒,稍后便着昂儿来,令他依公达之言行事。”

“司空明鉴。”荀攸一如既往的低调。

话匣子打开了,曹操便准备将内心里的几个问题都抛出来吧。

“并州到手了,我准备着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幽州面见袁熙,说服他与我一同抗衡吕布。”

“在下以为,此事或可缓上一两个月。”

在曹操狐疑不解的目光中,荀攸继续道:“吕布挟袁尚令北国只待图穷匕见而已,给些时间让这件事在北国世家豪强间引发动荡,即时袁熙自是会感受到威胁的。

司空再遣人前往的时候,便不再是要求联盟,而是救他袁熙一命了。”

曹操摩挲着下巴,袁熙这家伙能在二袁夺嫡争权之际巍然不动,显然是个中庸之人,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此时派人去幽州,能说服他的把握确实不大。

如果按着荀攸的看法,吕布要挟袁尚令北国,这北国就不能有两个袁家儿子才对,否则容易后院起火,这一点,熟练于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最能深切体会。

所以,缓上一段时间再去,确实要比现在更合适。

而且,现在他们就算进入了邺城,也是需要坐等各方世家诸侯慢慢接纳吕布入主的事实,幽州短时间内不可能出什么问题的。

“好,该当如此,那我便缓一缓。”

曹操目光坚定了起来,随后又问道:“还有一事,并州到手后,我们的战略目标便是要把天下之腹荆州收复,可刘表拥兵二十万,水陆并济,强攻显然不智,你可有什么想法。”

曹操攻掠一个州郡后,因为有天子在手,也是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安抚世家豪强的,除了要把一州的田亩、税赋、丁册外加布防做调整外,其他的事情都是一张圣旨可以搞定的。

这可比其他诸侯攻掠一块地盘的后续麻烦要省不少功夫。

所以,他可早早的就开始对荆州产生想法。

事实上,这也是无奈之举。

北国现在虽然混乱,但好歹吕布凭借着手中的袁尚可以大体稳得住,只是短期内没有办法出兵而已,因为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内稳,这是个耗时冗长的工作。

而自己在攻克了并州后,也没有能耐立刻开战,况且,打也打不过啊,兵马数量的悬殊现在已经出来了。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