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342)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因为大大小小的世家都在瓜分大汉的蛋糕,导致皇权君威受到了挑战,不得已才把宦官推到前面去打压士族。

可袁绍能够比较好的化解这种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袁家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他也能轻松的让这些吃肥的世家为自己所用。

问题是,吕布没有这份底蕴,世家吃的越饱,他能吃的就越少。

而且,北国的兼并之风和吸纳流民,远远要比徐州和淮南地区严重,两州府库的税赋甚至只能跟徐州堪堪持平而已。

细查之后,林墨才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竟然是自己。

当初在徐州发明的曲辕犁,使得百姓可以到城外的无主之地开荒,由于效率上来了,加上一些列的惠民政策,他们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

尤其是在化肥问世后,甚至都出现了农有余粮的情况,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徐州税赋大大提升,府衙有充裕的钱财扩充吕布的军事实力。

可是这曲辕犁和龙骨水车进入北国的渠道竟然是通过的世家,他们抢先打造曲辕犁,到城外无主之地开荒,反正家里农奴多的不行。

实在不够了,收纳呗,不过是一口饭的问题,只要秋收一到,终归是收获超过支出的,这直接就让世家的兼并之风盛行到了城外,也进一步加剧了世家吸纳百姓的数量。

相对应的,府库能收取的税赋就更低了。

在徐州,曲辕犁的问世让百姓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成功的让吕布在与世家的碰撞中占据上风。

可是在北国,曲辕犁成为了世家们兼并土地、吸纳百姓的帮凶,同时进一步削弱了北国之主的掌控力。

这就衍生出第一个让林墨无比头疼的问题,政策的制定该如何抉择?

徐州和淮南三郡在税赋、丁册等方面都有政策倾斜,与世家的相处,也是占据上风的。

那么,北国呢?

本来税赋就少,还要走徐州的路子,只怕到头来闹个入不敷出啊。

万一哪天遇上个天灾人祸,还得求着世家开仓。

而且,就这种态势下,可以预见,未来在北国,吕布与世家的相处中,一定是处于弱势的。

这种弱势,袁尚的身份无法改变,因为这一切都是在老袁家默许的态度下完成的。

最糟糕的是,北国世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开始有世家拿着昔日袁家签收的农奴、粮草登记册,要求退回借给袁家的兵马,理由是马上秋收了,府里不够人收粮食。

这不是扯犊子吗,林墨知道,这压根是个托词罢了,纯粹在叫板,表达对吕布林墨这对翁婿的不满。

而这种不满,辛家兄弟是一点忙也没帮上,甚至还加剧了他们的对抗情绪。

直到这时候,林墨才忽然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呀,原本是想着擢升郭图、辛家兄弟来安抚北国世家,再配合有袁尚坐镇,大体应该是能稳住的。

一下给忘了,郭图和辛家兄弟这仨货特么都是河南人,包括袁家自己都是河南人,河北人感觉受到了侮辱。

问题是,北国世家们提出来的还农要求你不能不答应啊,因为人家有文书作证的,除非你否认袁尚北国之主的地位。

自己又不好把他们给逼急了,万一他们团结起来跑去拥护袁熙,这事可就大了。

现在的问题陷入到了一个悖论之中,想要安抚北国世家,你就只能让权,擢升北国士子,把一些重要职位让给他们。

可北国世家已经很强大了,林墨想的是要怎么削弱他们,最好是做到像徐州那样的良性平衡,如果还用官职来稳定他们,到头来肯定会自食恶果的。

“有必要的话,打倒两个,就当杀鸡儆猴!”明明自己已经算是实际上的北国掌权人了,吕布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吃这种哑巴亏,很生气。

“打谁呢?打的过来吗?”林墨苦笑道。

“谁最凶我们就打谁,把最大的那个打服了,其他的就老实了!”军营里就是喜欢玩这一套,你要有能耐把最凶的打趴下了,其他人都会怕你。

但,这一套用在打世家的身上,其实玩不转的。

至少,眼下这个时代,这种局面,他玩不转。

要说哪个最大最凶,北国在田丰、沮授、逄纪等人死后,好像便是没了有名的世家代表了。

其实不是的,有两个家族,虽然名人不算多,但实力底蕴可以排进整个大汉天下的世家前十名。

分别是赵国的李家,和清河郡的崔家,也就是在唐代最有名的五姓七望中的赵军李氏和清河崔氏。

在这个时代,这两大家族的影响力还没有唐初那么豪横,但同样不可小觑。

尤其是在沮授这些世家代表死后,整个北国都开始以这两大家族马首是瞻了。

真要是动了他们,世家一旦人人自危,完全有可能全部转去支持袁熙。

而这些世家,光是家里圈养的农奴和府兵,少则几千,多则像崔家、李家这种过万数的,自己都可以成为一股力量了。

跟他们玩,不能来硬的,只能用政治手段。

“其实,他们耿耿于怀的事情到底只是因为我们过于倾向颍川派系了,这件事是我处理的不够周全。

等安丰战事结束,就让颜良文丑回北国吧,虽然他们只是武将,可到底是北国人,很多时候对他们的依仗也是给北国的态度。”

对于这些世家,林墨从头到尾就没想过妥协,因为自己与他们就如同当年党锢之祸皇权与世家的冲突是一样的,不可调解。

所以,削弱他们是一定要走的路,林墨也确确实实想到了一些办法,可是在此之前,还是需要先安抚住这群人,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安丰快报!”一名斥候跑了进来,把盖有安丰印鉴的竹简递给了吕布。

林墨也忍不住探过头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先前得知是用陈登做诱饵,赚了曹军一万多,还把高览给斩了,翁婿二人还是挺高兴的。

希望这次也别让自己失望才好。

不过看完快报内容,翁婿二人都默契的选择了沉默,脸上表情惆怅。

曹军退兵了,这是极好的消息,总归在安丰那头让夏侯惇吃了大亏。

问题是,张辽身受重伤,却让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尤其是吕布,他走到窗台边,让自己的半张脸都隐匿在阴影下,看不出在想什么,可林墨心里很清楚,他一定是很揪心的。

张杨死了,魏续、侯成、郝萌战死,曹性、宋宪、成廉叛走,留在老岳父身边的昔日袍泽,就只剩下魏越和张辽了。

如果感情是可以质化衡量,张辽无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能交心的兄弟,老岳父曾经说过,他跟张杨一样,是值得自己拿命去拼的兄弟。

现在,张辽生死不知,可以想象,他的心里一定很难受,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安丰吧。

“叔父戎马半生,些许小伤不会有事的。”林墨也想不到更好的安慰话语了。

吕布没有说话,只是木讷的点头。

林墨也没再说什么,本来就不是善于安慰人的性子,更何况,他自己也是一堆的破事缠身。

因为战报上写的很明白,除了张辽外,颜良文丑也受了伤,文丑还好,颜良伤的不轻,没三五个月估计很难骑马,自然是指望不了他们现在来北国帮忙了。

黎阳的蒋义渠,太行山的张燕,北国的世家,虎视眈眈的曹操,外加一个幽州的袁熙,北国可真是个烂摊子。

现在,林墨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郭图能把袁熙给带回来,要对付北国世家,必须釜底抽薪先断了他们扶持袁熙的念头,这样才可以毫无顾虑的做局下手。

当然,就算郭图拉不回袁熙,还是可以指望他这一趟找的那两人在关键时刻帮上忙,前提嘛,还是要对幽州用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