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624)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如今见他并没有任何的异样,徐庶心底才放松了一些,继续道:“还有一件事请司空别忘了,孙策杀了黄祖全家,黄祖也屠了孙策满门,如今对面是联盟状态,黄祖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件尚未被证实的事情而主动去投奔呢?”

闻言,林墨朗声大笑了起来,“瞒不过你呀,我也考虑过让士元去,但他手上没有兵权,无法调动军士,在江夏水军的心中更没有任何的威信可言,所以,选他肯定是不如选黄祖的。

至于你担心的问题……”

林墨‘嗯’了一声,颔首道:“其实我也知道瞒骗不过的了,不过我本身也没想着他们会上钩。”

“那……这是为何?”

徐庶蹙起眉头,不由焦急了起来:“须知这江夏水军没有人比黄祖更熟悉了解了,若无必成的把握就不当把他从前线置换下来啊。”

“确实如此。”

林墨背贴着帅椅,双手抱头吐出一口浊气,“不过,要是用此计作为迷惑所用,我觉得得手的把握反而会比苦肉计高的多。”

“将计就计吗……”徐庶低头呢喃,也就是说这是有意让对方看破的,问题是……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点徐庶一时半会琢磨不出来,林墨不说,他也不会去问,说到底大家扮演的都是谋士的角色,再是同一阵营这方面也顶破天是相互讨论,刨根究底就没意义了。

“行了,别想了,跟我到军营里去走走吧,听说有不少尝试登船的将士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徐庶默不作声的跟了上去,这几十万的大军,哪天没个千儿八百的人生病,这不过是小事罢了,不过作为主帅,不时的到军营走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能让将士们感受到这份关心。

……

巴丘渡口边上,停靠了四十艘快船,船体以青布为幔,两边排满了稻草人,站在江边的法正看到这一幕内心无比诧异。

他已经问过军士了,这是诸葛亮这两天准备好的,可法正是看了又看,就是看不出这玩意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不如诸葛亮啊……”好半天过去,法正不由发出一声感慨。

文人相轻是普遍的,却也不绝对,如法正这般不怎么守规矩的男人好胜心其实并不强。

从七天前诸葛亮信誓旦旦的说会有箭矢送来开始,他就在琢磨这事了,但当时的情况只是本能的觉得这事可能牵扯到了诸葛亮的计谋,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请了外援。

毕竟,刘皇叔的名声还是挺响亮的,能吸纳一两个大世家作为关键时候的秘密武器完全有可能。

可是这些军械运过来是一定要有手牌通行的,这些天来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斥候方面都没有回报,这些加在一起,足以证明诸葛亮并没有任何的外援。

问题是,那他的箭从哪里来,跟这些布满稻草人的船又有什么关系?

想了许久没有答案,便也就罢了,直接转身回去准备把这里的情况如实禀报给曹操。

刚刚回到中军帐就见到刘备和诸葛亮竟然已经在这里了。

“孔明,明日可就是第八天了,周遭探子都没有回报有运送军械的马车和战船出现,你的箭怕是来不及送过来了。”曹操像打趣又像是警告。

毕竟,双方是达成统一意见,八天时间箭不到,刘备的部曲就要任由曹操编排,他也要完全听从曹操的号令。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下来,曹操也大体的摸清楚了情况,孙策虽然感恩于刘备在安阳山下救他一命愿意更为支持刘备,但他内心里只有报仇二字,莽夫一个罢了,只要拿捏住了刘备,那这联军就可以完全的政令统一。

撇开私心来谈,这样的模式其实更有利于盟军击退吕林的。

“曹将军,今日前来正是为了此事。”

诸葛亮说完曹操不由轻咦了一声,“孔明且说来。”

“明日午时,二十万枚箭矢定能如期运抵,不过尚需要我带船出江去取箭,在下斗胆,想请曹将军与我一同前往,不知将军意下如何?”站在诸葛亮的角度,这是千载难逢秀肌肉的机会。

只要这一次镇住了曹操,以后他应该都不敢再起这样的心思了。

乘船到江上去取箭?

曹操不由微微歪头,“那你打算带多少战船和水师。”

“四十艘艨艟,千余军士足矣,人多反而容易误事。”

看着诸葛亮智珠在握的模样,曹操有些懵,再次确认道:“多少?”

“四十艘艨艟,千余将士!”诸葛亮铿锵有力的回答,一旁的刘备双手掬在前,笑而不语。

其实到目前为止,他也还没弄明白诸葛亮想干什么,可是能让诸葛亮这般从容的计策,必是有绝对的把握,一如当初交给关羽的三个锦囊那般。

而对曹操而言就没这么乐观了,四十艘艨艟其实是很少的,一旦遭遇了吕林的水师艨艟船虽可以仗着体量小拥有着灵活的优势,但对方派出赤马快船的话,那随时有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更让人不解的是,随行只有千余人,也就是每艘艨艟船配二十几个人,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曹操不敢轻易搭话,他明白对方在将自己的军,说不去,会显得他胆量还不如一个儒士,以后可就别再提什么盟军之主的话了;

可要说敢……风险太大了,试想,连林墨都对登船有所忌惮,更何况是曹操在只随行千余人的前提下,天知道诸葛亮里头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战船上,甚至许褚都无法发挥出他的武力,风险太大。

“在下倒是有兴趣同行,不知道孔明先生纳否。”

众人循声望去,见着是法正走入,曹操当即就坡下驴道:“好,孝直,就由你代我同行……”

曹操停顿须臾,补充道:“让儁乂护你同行!”

张郃的水战功夫一般,不过他是少数不晕船的北方将领了,其他的蔡瑁、张允和文聘他们都提领了军队,平日里各自有军务,让张郃去还是比较合适的。

“多谢主公。”法正拱手作揖后看向诸葛亮,等待他的回答。

“孝直愿意同行,在下不胜荣幸。”

诸葛亮本来也没想着曹操敢答应,毕竟不明内情的人哪里能有这样的胆量。

一旁的刘备主动开口道:“久闻孝直才名,明日我亦会同行,正好与孝直讨教一二。”

这是在计划之外的,诸葛亮本来就没打算让刘备同行,身为人主没必要跟着做这样的事,可他清楚刘备这完全是忍不住才开的口,无非是想趁机也压曹操一头,所以他配合着刘备默契的看向曹操,给他一个‘你懂得’眼神。

曹操心里冷嗤了一声,显你们有胆量是吧,当年我手持七星刀刺董的时候也没想活着离开,你们最好是能把箭给带回来。

“既如此,那便祝你们顺利,午时我会派人在江边等着。”

看着曹操双手负背离去,刘备心里还是有些暗爽的,这些年来虽然多是被吕林折腾,可是早年间占据徐州的时候曹操没少使坏,加上在许昌、在安丰的那些事,一直处于被打压的刘备内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终归是有些出气的嫌疑。

翌日天还没亮,江面上弥漫着大雾,刘备、诸葛亮、霍峻、关羽和张飞已经在渡口上等着了。

“大哥,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就带这么点人出去,太危险了,加之今日大雾弥漫,我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关羽苦口婆心的劝道。

“就是啊大哥,俺问那孔明到底怎么取箭,他还在卖关子,你就这么跟着去了,俺和二哥实在不放心,若大哥非去不可,那俺和二哥也一并同行!”张飞扬额道。

刘备微微一笑,“军营里还需要有人看着,我们不能都离开,不过几个时辰而已,不必担心,难道你们还不相信孔明吗?”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