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637)

作者:张菇凉 阅读记录

“前些日子听人说华佗在江流城出现,我已经派快马过去请他来了。”

中军帐里,吕布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不过江流城距此二百多里路,一来一回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我是担心等他过来这情况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军营里的将士都被这病症折磨的人人自危、军心动摇了,要说这医官也都是废物,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我非把他们的脑袋都摘了不可。”

“水军方面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估计很大可能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吧。”

林墨也只是臆测,专业的知识还是听医官的为好,不过基本的应对手段还是要有的,“岳丈大人放心,若只是水土不服,那等华佗过来肯定能解决。

若真是疫病……”

林墨顿了顿,方才继续道:“不管了,先当它是疫病来预防吧。”

“怎么预防?”吕布侧目道,你还懂医术?

“我去与医官说道说道吧。”林墨没有详细的解释,不过作为穿越者还是懂一些基本的截断传染病的手段。

首先是隔离措施,要把患病的和没患病的分开居住,为此要打造好隔离区域,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再者就是口罩问题,现在当然是没办法做出像后世那种医用口罩了,但勉强的改造出一些有实用效果的口罩却也不难。

最后是消毒问题,自从淮南一战后林墨就已经发明出了医用酒精,但那会穷的紧,产量非常有限,勉强还是能够的上这些病患和护理者的需求。

当然仅仅是酒精怕是不够,所以出发前还让笮融运来了大量的希灰,也就是后世的石灰。

这玩意也是有消毒效果的,主打在他们的日用品上,如锅碗瓢盆什么的。

简单是简单一些,但效果应该还是有的,至少能在华佗赶来之前争取到一些时间,不至于让病症过快的蔓延。

方才吩咐完医官怎么做便听得远处敲响了钟声。

五声,这是召集文武官员中军帐议兵的信号,林墨呢喃道:“我不是才过来没多久,出什么事了吗?”

中军帐处,吕布高坐帅椅,一旁贾诩、陈宫、庞统、徐庶、鲁肃等人,武将序列张辽、赵云、高顺、马超、庞德、甘宁、徐盛、魏延等人。

林墨是最后一个到的,见他走入,张辽难掩得意神色。

让吕林好奇的是,老岳父的脸上也挂着欣慰的笑,这两人达成了什么共识吗?

吕布看向张辽道:“好了文远,都到齐了,你可以说了。”

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中,张辽干咳了两声,这才哪到哪,如此天衣无缝的妙计,这般简单说出,逼格太弱了,所以他也看向了陆逊,“伯言,将今日战场情况报与众人。”

“喏!”

陆逊出列作揖后朗声道:“今日在赤壁一带遭遇曹孙刘水师,双方军力相当,一番鏖战过后我军溃败,折损战船一百二十七艘,阵亡将士五千三百余人。”

闻言,众人一脸懵逼的看向张辽。

不是,你这么自信应该是打了胜仗才对吧,是我们听错了吗?

就连林墨也挠了挠头,我叔父指定憋大招了吧。

随后陆逊将战场上的细节一一转述出来,很快,关于连船这个重要细节就被捕抓到了。

赵云凝神蹙眉道:“依伯言所说,用铁索将战船相连便可大大的增加船体的稳定性,不仅便于艨艟冲阵,更能让战船上的弓弩手增加命中率,所以我军将士才吃了亏的。

那么,我们是否也能依葫芦画瓢,也将战船相连呢?”

“哈哈哈,子龙果然才思敏捷!”

正当众人陷入沉思的时候,张辽朗声大笑了起来,“但是!我要的不仅仅是战船两两相连,我要将所有的战船都用铁索相连,再在船上铺上木板……”

说到这,张辽刻意停顿后,将声调放轻,“诸位细想,如此一来这战船之上可就如同平地了,不仅水军将士可以精准射箭,就连我们的步骑都可以登船作战!”

“妙啊!妙计啊!”

庞德兴奋的摩拳擦掌,“我军最为骁勇的就是步军与骑兵,昔日太尉和司空收复十州之地便是仰仗了麾下无敌的步骑,若是步骑可以登船作战,我四十万大军必如滚滚雷霆之势横扫敌军!”

“哈哈哈,令明说的好,张将军之计惊为天人呀!”

马超因为晕船不能作战一直是很苦闷的,如今听得这般妙计乐开了花,大笑道:“铁索连船横扫长江,张将军定能一战载入兵家史册,为后世仰望!”

“妙,确实精妙。”

“此法简直是为我军量身定制的,张将军慧目如炬啊。”

武将序列里清一色的拍手叫好,这一计让他们大开眼界了,就连文官序列里的陈宫和鲁肃都颔首赞同了。

闷罐子的高顺忍不住感慨:“想不到文远还是懂一些兵法的。”

“你以为都跟你一样是莽夫吗?”

张辽一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回来报仇的样子,趾高气扬道:“当初在安丰的时候,我曾多次教你虚实奇正,你若入心何至于此!”

高顺冷嗤了一声,真小气,不就是八年前的晚上把他推出门外去了,竟然记恨到今天。

吕布也朝着张辽满意点头,毕竟,如果可以让自己的步骑上战场,那不是开玩笑的,用碾压两个字一点也不过分。

想不到啊,破敌之计竟然是文远给想出来的。

原本在享受着众人吹捧,感受逼格提升的辽神赫然发现,文官序列里除了陈宫和鲁肃外,贾诩、庞统、徐庶他们竟然不说话。

几个意思,你们对我这绝世妙计有怀疑?

“你们几个,想什么呢,怎么不说话?”张辽要的是白璧无瑕,要上下一干人等都认同,不允许有瑕疵的。

几人对视一眼后,还是徐庶站了出来,拱手道:“张将军此计确实精妙,可是……万一敌军用火攻,那这些连船可就会受铁索所累,尽数烧成灰烬,船上将士也会……”

“哈哈哈,我道何事。”

张辽不以为然大笑,指着外面道:“先生请看帐外旌旗。”

众人寻目望去,看着飘荡的旌旗,张辽继续道:“我军在北,敌军在南,听伯言说这个季节长江盛行的是西北风,可没有东南风,他们如何用火攻啊?岂非会烧了自家战船?”

闻言,将士们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是巴不得连船的,只要连船了,他们的军功就有保障了。

徐庶为人还是很耿直的,并不退让的反驳道:“张将军,这个季节盛行西北风不假,却也不是不吹东南风,将军可知,一旦连船,只要被他们抓住了一次机会,占得一夜东南风,这几十万大军都将毁于一旦。”

从头到尾其实也不知情的陆逊也是刚刚才知道张辽的想法,但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判断出来,待徐庶说完他觉得自己应该要站出来说说话了,“将军,元直先生所言是实话,末将熟悉这一带的风向,虽然极少会出现东南风,却不是完全没有。

其实敌军连船取巧尚可,真要是下次再遇上,我军可令赤马袭扰之策破敌,连船笨拙正受赤马所制,必胜。”

张辽眉头一皱,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可在张辽看来,连船一旦成功,其实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破敌,总不能担心那极少出现的东南风放弃大好良机吧

但他并没有与他们争论,辽神很清楚,你们谁拒绝都没用,谁支持也不够,他的目光看向了林墨,“允文,你说,叔父此计如何?”

文武皆是看向林墨,有人兴奋,也有人紧张担忧,可林墨的思绪似乎有些游离,呢喃道:“明白了,厉害呀,我倒是没想到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这个计划,高招,这回我还是真的服气的。”

在林墨的计划里,让黄射渡江诈降,此等雕虫小技当然是骗不了曹操、荀攸和诸葛亮这等大才的。

上一篇:大明嫡子 下一篇:路见不平快掉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