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庭春昼(2)

作者:阮阮阮烟罗 阅读记录

皇兄留给她的最后物事,是一只紫砂陶埙,那是皇兄常年伴身之物。年幼时皇兄对她百般疼爱、无有不允,唯有这只埙,无论她如何撒娇讨要,皇兄都不予她。但那夜分别时,因她疑心皇兄是在骗她离开,皇兄将埙放在她手中,说先由她保管,笑说他定会去宣城,纵不为见她,也为拿回这只埙。

幽凄心绪随着夜色寒沉越发摧人心肝,孤灯冷影下,慕烟取出贴身藏着的紫砂陶埙,轻抚着埙身表面的鸾纹,默然忍耐良久,终不禁红了眼眶。

元宵宫宴设在宫中望仙台,歌舞升平至夜深方歇。宴终人散时已将近亥正,启朝的天子却似殊无倦意,既未驾幸妃嫔居所,也未回清晏殿就寝,就令二三内官随侍散步。

随侍的内官之首姓周名守恩,身兼殿中、内侍二监,乃是天子心腹近侍,按理最能体贴圣意,但他这时在夜色中悄觑龙颜,却也不大能摸得准年轻的皇帝陛下此刻圣心为何。

启朝虽建立还没有十载,圣上却已是启朝的第二位天子。开国的太宗皇帝,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兄长,太宗皇帝在起兵称帝的第三年,因战伤病入膏肓,临终前为防主少国疑,未传位于其时十一岁的独子萧珏,而是将大启江山交到十八岁的弟弟手中。如今五年过去,大启在圣上治下国力强盛所向披靡,就将一统中原江山,想来太宗皇帝泉下有知,定然甚感欣慰。

只是天下将要太平,朝堂却似有暗流涌动。今夜元宵宴上,王公大臣等称颂陛下的文治武功时,有臣子提及负隅顽抗的幽州残兵,太宗皇帝与今上的生母——太后独孤氏,闻言就笑让圣上下旨由永宁郡王带兵前去征讨。

永宁郡王即太宗皇帝的独子萧珏,有大臣赞同太后提议,也有大臣直言反对,两方各执一说、僵持不下,使得原本热闹的宫宴气氛竟似僵凝起来。尽管圣上后来说“今夜只管饮酒,此事明日再议”,含笑将这事揭了过去,继续与众人赏灯用宴,然而宴上那一场朝臣间的争执,却似阴云无声地笼罩在大启朝上空。

周守恩暗暗琢磨着宴上之事,又悄看圣上神色,却还是无法从圣上眉眼间窥出半点圣心,不由暗在心中怀念起曾经的魏博二公子来。

他是圣上的老奴,从圣上还是魏博节度使府蹒跚学步的小公子时,就伺候在圣上身边。圣上与太宗皇帝之父——被追尊为太祖皇帝的魏博节度使萧胤,一生只与正妻独孤氏育有两子,圣上作为次子比兄长小十二岁,自幼受独孤氏宠溺偏爱,养得性情骄矜,目下无尘。

那时在魏博地界,无人不知节度府有两名公子,为兄者乃天之骄子,能谋善断,文武双全,而为弟者颇似纨绔,骄奢闲逸,最好玩乐。

当大公子跟随父亲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时,二公子却在猎场马球场等地力争头筹。不仅在功业上与兄长是云泥之别,与大公子宽仁沉稳性情相较,二公子性子更是出了名的蛮横骄狂,曾将得罪他的高门子弟拖在马后游街,叫全城人为之瞠目结舌。

因而,当大公子即太宗皇帝将启朝皇位传与圣上时,朝野之民心震动可想而知。当时,不仅启朝人心惶惶,甚连燕朝以及其他几方逐鹿天下的藩镇势力,都预判启朝不久将亡于圣上之手。

然而,圣上从兄长手里接过千钧重担后,不但以雷霆手段迅速粉碎启朝内乱,且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四五年间就将曾蔑视他的敌手一一逼至败亡,就要一统江山。

只是曾经的魏博二公子鲜衣怒马,嬉笑怒骂间恣情任性,而启朝的第二位天子,越发圣心深沉。这几年来,周守恩时常不解圣意,只能越发恭谨小心伺候。这时他在夜色中跟侍在圣上身后,见圣上似乎并无目的地,就在幢幢宫墙夜影下信步闲走,越走越是冷僻。

瞧这四周建筑,似乎是西苑一带了。今年元宵天气不好,不仅夜宴时无月无星,这会儿还阴沉地像要落雨,穿过西苑夹道的冷风一阵比一阵寒冽。周守恩遂想劝圣上回宫歇下,然他刚要开口,附近某处却忽然传来埙声,幽音清冷悲凄、百折千迥,宛是呜咽,在夜色中如泣如诉。

今夜是元宵佳节,却有人吹悲曲,这真是太不吉利。周守恩见圣上驻足凝看向埙声传来方向,以为圣上正为此不豫,就躬身说道:“老奴这就派人去惩戒……”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圣上亲自抬步走向那埙声所在。

第2章

兴亡天下事,悲凉只自知,在那冰冷彻骨的埙声中,仿佛皇图霸业千秋功名也只是空梦一场,唯有寒江残月千山暮雪,从古至今从未更改。

深沉夜色中,皇帝撇下随侍,循声踱入一处苑所,见四处黑漆一片,唯斜左方一间房亮着灯,苍凉埙声正从中传来,就近前推门走进室内。

此间花室中,慕烟尚未察觉有人到来。一盏孤灯下,她背靠着坐在花架后,神思全浸在所吹奏的幽沉埙曲里。

元宵是团圆的节日,而她只能形影相吊。若生来孤寂也就罢了,偏她还记得,九岁那年的元宵夜,父皇还未性情大变,依然爱她如珠似玉,亲手为她制灯,她高兴地提着花灯与皇兄看、与萧珏看,挽着他二人的手在宫中奔跑,在漫天烟火下肆意欢笑。曾经灯明月圆人团圆,而今世事严冷不堪回首。

哀思愈深、埙声也不由越发悲切之时,慕烟忽听见室内似有来人脚步声,连忙断了埙音,起身转首看去。

那厢,皇帝也已寻到埙音来源,正走到花架前,就见对面灯光一晃,有人影忽地站起。因为长条案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花盆,昏黄的灯火下,花架两边的皇帝与慕烟,都只能透过花叶缝隙隐约看到对方的眉眼。

慕烟所见,是年轻男子的深邃眉目,眉睫漆黑洁净而目光明亮且又深不可测。而皇帝所见,则是女子泛红的双眸,她眼底漫着泫然水光,宛如梨花带雨,像是若有风吹,就会有泪水颤颤如雨珠坠落枝头。

因为埙曲飘忽着暮寒的死气,皇帝原以为是名白头宫人在吹奏,但此刻看花叶后的眉眼却只是名少女,不由心中微诧,一时怔忡未言。

而花房向来冷清,除了有时来替主子要花的太监宫女,不会有外人来此,慕烟就以为对面之人是担着找花差事的内官,匆匆将埙藏在袖中,收整心神,就问对面男子道:“公公是要什么花草?”

皇帝见花架后的少女竟称呼他为“公公”,眸底滑过一丝暗芒,正要说话时,却听少女先惊呼一声。

原是皇帝适才推门进来时未合门扇,室外骤起的一阵疾风涌入室内,径将那盏孤灯扑灭。少女似极其怕黑,在室内陷入黑暗的一瞬间,便仓皇惊叫了一声。而后皇帝就听黑暗中她似乎是撞在了花架上,花盆倒地碎裂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深夜里响如平地惊雷。

九岁那年被父皇投入地牢的漆黑三日,是慕烟始终无法摆脱的梦魇。从那年起,她患上了畏惧黑暗的怪疾,一旦身边骤然陷入黑暗,她就会控制不住地心神战栗、颤抖不止,严重时甚至会呼吸困难,昏厥倒地。

慕烟无法控制怪疾发作时的自己,她趔趄着撞上花架又摔倒在地,仿佛又沉入了可怕的梦魇中。似乎又是九岁那年,她趴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喃喃呼唤父皇、皇兄、萧珏,一声又一声,直至绝望如海水将她淹没,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

暗室如深海令人窒息,花房外亦风挟雨起,泼天泼地似要将人间淹没倾覆。被纠缠在漆黑梦魇中的慕烟,只觉自己是无边雨海上一叶无系孤舟,她的父皇,不管是曾宠爱她的父皇,还是要杀她的父皇,都已不在了,皇兄也不在了,故国已亡,至亲皆绝,她在这世间孑然一人。

唯一,这世间她唯一的旧人,是她曾经的未婚夫萧珏。然而,这唯一和她有所牵系的旧人,却是她绝不可再有牵系之人。九岁那年,她与萧珏就已“生离死别”,而今,他们之间隔着两个王朝以及至亲的性命。尽管逼死皇兄的人是萧珏的皇帝叔叔,但萧珏也是启朝萧家之人。

上一篇:降驴记 下一篇:谁要看他火葬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