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1051)

作者:长腿大叔 阅读记录

他们面孔之上的恐惧,更是犹如瘟疫一样在阴军大营中,开始传播开来。

而这样一场比起原本历史上,差一点都多出了十倍的辉煌战果,自然是让参战的百姓们越发士气高涨。

当大胜的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周边区开始传播了开来后,更多的连锁反应也是继续发展起来……

是夜!天上一轮明月挂在了高空。

在羊城周边的番禺、花城、增城、从化等区域,大批抬着土炮、扛着鸟枪的民团,又或者拿着农具、柴刀的民众。

纷纷踩着一轮明媚的月色,向着羊城外的越秀山下赶去。

羊城本地的众多手工业者、农户,自然更是从者如云。

甚至一些妇人和小孩子,也是参与了其中,她们力弱不能上阵打洋鬼子,可是送水、送饭这些也是不弱于人。

这几天时间里,暴露了强盗本性的阴军,种种恶习已经惹起了这些老广们的愤怒。

当他们意识到只要团结起来,这些能打得大青狼狈不堪的阴军,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后,他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心中只有着一个念头,围住这些该死的阴人洋鬼子,饿死、渴死他们。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个犹如火山即将爆发一般的前夜,胡彪他们除了在吃饱喝足后,纷纷运功疗伤和休息,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包括让老黑、仓管、老蛇、战象等人,用着火铳和弓箭去偷袭阴军,让他们在今天晚上没有办法好好休息。

这样一个袭扰计划,也是没有展开。

之所以这样,那是根据‘乙号计划’的内容。

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后,让自己尽可能拥有一个最好的状态才行。

不过就算这样,阴军大营中的所有人,依然未能如同以往那样,过上一个轻松、安宁的夜晚。

虽然到了下午三点多钟,那一场暴雨就已经是彻底停下。

经过了一番紧急地擦拭、火烤,他们手里的枪炮又能够继续使用;这也仅仅是让他们心中,稍微安心了一些而已。

白天遭遇的一切,让他们终于清楚认识到了一点:

他们面对民众,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一些三哥;最大的反抗也不过是静坐,伤不了他们一丝毫毛。

而是犹如水滴一样汇集起来,形成了一道恐怖的洪流,可以彻底冲垮他们的那一种。

在这样一个安静,却是暗潮涌动的夜晚中,他们犹如暴雨来临之前的那些小兽一般,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明明在大营之外,没有任何对手人员的存在。

他们却是总感觉到,正有着无数双仇恨的眼睛在盯着他们,时刻准备冲上来将他们撕碎,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睡着……

第八百四十九章 悲愤

时间:5月31日,上午巳时一刻,也就是九点十五分左右。

地点:在羊城的城外,越秀山下的一片区域中。

“何举人来了,何举人来了,大家都听他的指挥啊~”

“何老爷,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何先生,你今天好威风啊~”

当耳边各种各样的称呼和话语,纷纷都是落在了自己的耳朵里的同时,何玉成费力在人群之中移动着。

在这一刻,他心中是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要知道他自幼家贫,父母靠着四处帮忙做工,才是让他有着在私塾上学的机会。

因为对比起了同龄人,他也是格外地刻苦和有出息;嘉庆二十二年,不过是十七岁时便是中了秀才。

从此后不再用家里负担,可以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自学。

道光十一年,也就是十年之前,终于是有了举人的功名。

也许在羊城中,举人这样一个身份不算什么,但是在周边的众多乡里,却是有着一个鼎鼎大名了。

这也是以上乡间父老,在称呼着他的时候,为何有着举人、老爷、先生等众多不同称呼的根本原因。

自从去年阴人入寇后,何玉成便在本乡怀清社学办团练,准备保一方平安。

昨日在三元里的牛栏岗,能有着那么多乡亲参与,可以说他何玉成出面帮忙奔走、联络,起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原因。

其实昨日与这些阴人初战的时候,何玉成心中也是没底。

毕竟这些阴人船坚炮利,火枪比起了他们手里不多的鸟枪端是犀利了太多;朝廷数万大军,在靖逆将军的指挥下,都是被打得大败。

只是阴人已经在家乡无恶不作,岂能就此坐视?硬着头皮打呗。

好在天公作美,在关键时刻天降大雨,将阴人的火药全部打湿,犀利的火枪变得比烧火棍也好不了多少。

最终一共打死了阴人洋鬼子五十三人,打伤更是不知道多少。

至于到了今日,面对着更多的阴人?何玉成心中的信心反而更足。

因为如今他站在了一个小土丘后,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个场面:

一千八九百阴人,将四方炮台死死围住;外面起码十万百姓和团练,又将这些阴人围了一个风雨不透。

一门门土炮被架起,各种款式的鸟枪也装好了铅弹、铁砂等。

哪怕到了今日,天上又挂着一轮明晃晃的日头,阴人手中的犀利枪炮又能使用。

可是面对着四周乌泱泱的一大圈百姓,阴军却是根本就不敢有着丝毫开枪、放炮的打算,生怕惹怒了他们后,这么多人一拥而上。

当然了,何玉成等人也没有打算让乡亲们一拥而上。

因为这些阴人的枪炮确实厉害,真要冲上去想必也能打赢,但是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才能做到。

所以他们已经是商量好了,就这么将这些阴人围着,围上十天半个月,生生地饿死、困死他们。

想到了这样一点后,何玉成不仅是意气风发,更是有着一个说不出的期待。

朝廷数万大军,耗费了无数钱粮、死伤惨重之下,却眼见着连羊城都要被阴人打了下来。

在如此危机之下,自己领着一众父老大败阴人,那一个惊天的功劳岂不是能直抵御前,今后自己就能简在帝心,封侯拜相也不再是奢望?

不过在何玉成意气风发的时候,也不是一点烦恼都没有。

尤其是在转动眼神间,不经意看到了蟠龙岗上的四方炮台,想到了上面那些自称是种花家子孙,绝对不是青人的玄戈营众人。

不同于众多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间百姓,何玉成自幼喜欢读书,而且读了很多禁书。

自然也是知道,昔日汉唐、甚至是在大明时期,这一块土地上的国度是多么的强大和富饶、辉煌。

他们那一种的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

而不是康乾时期,靠着外来的地瓜这样一些高产作物,没饿死太多人的盛世。

毕竟就连大明一朝,在大青各种抹黑之下,依然不能掩盖那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永不割地求和、不和亲的事实。

还有大青入关前后,死在他们刀下的同胞,又何止二百多万?

所以对于四方炮台上,玄戈营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何玉成感到了一种本能的亲近和佩服。

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他又能怎样?

他敢带着乡亲们打青人洋鬼子,却是不敢反了大青,甚至还想将一身的本事,卖给爱新觉罗的帝王家。

“哎!汉唐、大明,汉家正朔这些休要再乱想。

说白了,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只要当今圣上圣明,朝廷对天下百姓一视同仁,其实满汉也无甚紧要。”

最终,何玉成用这样的一个理由,勉强地说服了自己。

说是勉强,那是他其实知道,那一位皇帝陛下实在说不上圣明,这样一个有着数百万吃着铁杆庄稼的朝廷,更说不上什么一视同仁。

只是为了个人、家族的命运,让他不往这方面去想罢了。

而有着这样想法的人,在如今羊城外的人群中,绝对不止只有何玉成一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