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295)

作者:长腿大叔 阅读记录

只是以胡彪那一个死扑街,提前了十来天就是提前的各种准备。

看着这些人冲锋的模样,一阵风清楚地知道,这些人现在不过是自找死路而已……

……

“双弓床弩准备,放~”

几乎在打头一个远探拦子马军官,一马当先的拼命拍打着战马,冲到了车阵前300米左右的位置时。

在一阵风的耳边,先是听到了胡彪举着那破喇叭,扯着嗓子吼出的一句。

在听到了这么一句后,一阵风在当时甚至为了这些辽兵精锐们,接下来的遭遇,有一些默哀了起来。

因为所谓的双弓床弩,是宋军中用前后各一弓,以绳轴绞张,下设木床以承弩的一种大型弩箭。

而杨东篱想办法弄来了的这4架,虽然属于其中的中等型号,依然属于需要五到六人,才能完成上弦和操作的大型装备。

这玩意使用的弩箭,长度上比起了胡彪等人惯用的长枪,还是要稍微短一点。

但是在粗大程度上,可是要强出了一圈还有多;这玩意被绷紧牛筋射出去后,威力方面自然可想而知。

更何况这样的装备,落在了狼青等人手上后,哪里可能不被改装一下的。

哪怕最近时间里,狼青等人需要忙活的事情太多了一些,仅仅只对这几架床弩,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改造。

也就是换了一些由多根牛筋,所绞成一股弓弦,以及安装了几个小型的滑轮组。

但也成功让这玩意威力、射程更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在上弦方面却是更加的简单和容易了好些。

另外还在弩身的下方,安装了一个木质的圆盘,可以更容易的调整方向。

至于真正的杀伤力如何?一阵风马上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

当胡彪的嘴里,拖着长长尾音的命令出口后,肩膀上扛着一个木槌的狼青,就是双手挥舞着木槌,对扳机砸了下去。

稍远一些的地方,武卒、老铁、羽汉枫,三人几乎是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于是在‘Duang、Duang~’的敲打声里,四根粗大的弩箭,像是流星一般地刺向了那些辽兵远探拦子马。

因为这些家伙们,当前沿着土路冲锋过来的队形,稍微地密集了一些;所以除了一支弩炮射偏了之外,剩下的三支全部命中了目标。

其中两支,直接就是深深刺进了迎面冲来的战马胸口。

如同热刀刺入了黄油,转眼间就是深入了一米多的那一种。

弩箭上携带的巨大力道,瞬间就让狂奔的战马,生生停下冲锋的脚步,四蹄一番之后栽倒在地;顺带着,也将上面的一个骑士甩飞了出去。

剩下的一支弩箭,也就是狼青亲手瞄准、锤动扳机,所发射出的那一支。

直接射烂了一匹战马的马头后,继续飞行中将马背上的骑士射穿了胸腹要害,当场也是射死了。

接着那一支余势未消的弩箭,带着一个算上了盔甲后,重量超过了二百斤的尸体继续飞行,又将后面一个躲闪不开辽兵射死。

那辽兵匆匆之间,挡在身前的一面单手盾,一点作用就没有起到就被射穿。

可以说瞬间之中,这四架改装的双弓床弩,就显示出了骑兵克星一般的巨大威力。

可惜的是,就算改装后新安装上了滑轮组,狼青等人面对着刚刚射空的双弓床弩,想要完成填装,还需要带着人重新好一会的时间才行。

整个过程,可是比起填装一发二战时期的榴弹炮,看样子还要麻烦了好些。

所以,这四架威力强大的战争武器,在剩余的远探拦子马冲过来的路上,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再次开火了。

远探拦子马,也不愧一直都是辽兵中的精锐,面对着瞬间就有着四人。

甚至为首的军官,都被弩箭射死的场面,剩下的人员心中,此刻居然是一点迟疑和胆怯没有。

反而在一人接过了指挥权后,嘴里大吼着发出了新的命令。

大概意思是,宋军的床弩填装麻烦,只要尽快冲过去就没事了。

顿时剩下人员,越发疯狂抽打着胯下的战马,让它们冲锋的速度,比起之前还要更快了一些。

根本就没有就此退下,等援军来了再打的想法……

第二百九十七章 开门红

在那些远探拦子马,冲到了车阵前一百七八十米的距离时,举着铁皮喇叭的胡彪,嘴里又是喊出了一句:

“弓箭手、射~”

在这样一个命令之下,一众蹲在了大车木板后的弓箭手们。

包括了一阵风这一个菜鸟在内,都是纷纷将手中的步弓拉满,对着那些远探拦子马射了过去。

只是一众菜鸟们射出的利箭,明显比营中敢战士们慢出了一步。

造成这样一个场面的原因,是一众身高比网友们普遍矮出半个脑壳,明显有些营养不良的营中敢战士们。

他们在拉动着手里的步弓时,过程中显得非常轻松。

而一阵风等明显营养充分的菜鸟网友们,为了将宋军制式步弓中,弓力最小的一柄七斗弓给拉满。

好家伙!一阵风当时的脸都涨红了。

这也不是一阵风等菜鸟们太弱,要知道就是北宋最弱的七斗步弓,换算成现代位面都差不多等于是98磅的弓箭。

放到现代位面,就是专业人士也没有多少人能轻松使用。

总之,一阵风咬着牙拉满了一次弓弦,射出看一箭后,立刻就是感受到了右臂上的肌肉,那叫一个相当酸麻得厉害。

接下来怕是最多开弓两次,一天之内就不要想着能继续开弓了。

差不多一百五十名弓箭手,纷纷开弓射出的箭支,形成的箭雨立刻将冲过来的那些远探拦子马,最前面的一波人马给笼罩住了。

每一个人的身上、战马上,最少都有着数支利箭招呼了过去。

可惜让人遗憾的是,这么一波密集箭雨所造成的战果,很是有一点差强人意。

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远探拦子马,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有一件上好的铁质鱼鳞甲。

这些鱼鳞甲,一水都是由上好的精铁打造,防御力相当得不错。

想必是比起当初胡彪第一次参与龟兹城任务,所获得的那一件明光铠,也没有差到了哪里去。

而穿着他们的辽军,在一百三四十米的距离上中箭之后,射中了他们的箭支不是当场被弹开了,就是软趴趴地挂在了盔甲上。

一看就是没有射进去多深,不过是射破了一点油皮而已。

也就是几匹战马,在被射中了好几支箭后轰然倒地,算是造成了一些战果。

另外,岳飞手中那一张弓力上面,起码超过了一石的大弓,射出的利箭在精准射中了一个目标之后。

貌似轻易射穿了对方身上的盔甲,将目标当场射死。

眼见着这样的一幕,算是让胡彪反应了过来,与辽兵这样装备精良的部队作战,弓箭手受到的限制实在太大了。

因为貌似只有将对手放到三十步的距离,使用重箭才能破开他们身上坚硬的盔甲。

问题是在对手的骑兵在冲锋之中,三十步的距离转瞬即至;身处于那样的巨大心理压力之下,弓箭手怕是很难射中对手。

带着这样的一个认知,当剩余的远探拦子马进入了百米距离后,胡彪的嘴里又吼出了一句新命令:

“黄桦弩,射~”

因为弓和弩,这两种远程武器的射速,射程、杀伤力有着巨大区别的原因;这两种兵种,胡彪是分开指挥的。

为了保证破甲和杀伤的效果,胡彪将手下弩手的出手序列,放到了后面一些。

在胡彪这一个命令下,顿时一百来个同样蹲在了木墙后的弩手们,通过巴掌大的射击孔纷纷扣动了扳机,射出了致命的一支支弩箭。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号称神臂弩的黄桦弩在宋军中,管理是相当严格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