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642)

作者:长腿大叔 阅读记录

根据眼前不科学的场面,就算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那真的是研究出了一种不得了的东西,一种绝对能让上级满意的好东西。

他还是知道,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

飞快地来到了边上的一台电脑前,‘咔咔~’地敲打了键盘起来。

这是将高速摄像头,所拍摄下来的画面调动了出来,试图找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科学,近乎神迹一般的防弹效果。

在反复观看了好些次,已经是被放慢、再放慢了好些倍的画面。

还有检查了一下防弹衣后,他们算是摸到了这样一种防弹材料的特性。

因为在子弹的弹头,击中了衣服的那一刹那,似乎整件衣服的分子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件超级坚硬的盔甲。

不但挡住了弹头的继续深入,弹头携带的所有冲击力,也被分散和传递到了整件衣服上,才会出现了以上那种几乎不可能的数据。

最终才是造成了当前,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结果。

在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赵刚嘴里又是对着手下的一众研究员们,嘴里发出了一些全新的命令来:

“都别愣着了,小卫立刻通知保卫部,将研究所的防卫等级提升到最高程度。

特别是相关人员,立刻加强学习一下保密制度。

小蒋,马上让仓库那边用最快的速度,将M16A2、A3、A4突击步枪,MK3A2进攻型手榴弹、巴雷特狙击枪。

还有M2重机枪,AT4火箭筒、M9E1-7式喷火器这些武器,全部都给带过来。

今天,我们就是好好地试验一下,这一种材料的极限和缺点到底在哪里。”

“是~”小卫和小蒋两人闻言之后,立刻在嘴里大声地答应了起来;其他人嘴里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也是一脸的兴奋。

因为他们知道,往往一种优秀材料的诞生,可不仅仅能用在单兵防弹上。

只要通过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和改进后,其他车辆、坦克、军舰上全部都是可以用上,那就代表着我军,从此就多了一块坚固的盾牌。

……

时间,次日凌晨的三点出头的时候。

地点,在京城万寿路,一处警戒力量相当严密的大院子里。

在一阵急促的电话响起后,我军负责装备方面一个负责人,飞快地走进了书房,拿起了那一个正在不断响起的红色的电话。

然后,一段充满了让人震惊内容的话,就此的在他的嘴里响起:

“什么?穿上之后5.56口径的子弹,能挡住十发才会出现材料疲劳,导致了人员受到一定伤害;12.7毫米口径的子弹,能够做到第三发才受伤、但不会死。

能够防御1300到1500度的高温,并且还有继续提升的可能性?

赵刚同志,你不要跟我开玩笑,说这种话是需要负责任的。”

“好、好、那就好,我明天就会派遣相关的专家过来泉城,对这样一种材料进行验证;一旦是检验合格,我老高亲自为你们请功?

什么?不是你们没研究出来的,是x大的李云实验出来的?”

“不要等明天民航的班机出发了,你们立刻赶往张庄机场,我让人给你们安排运输机,连夜的飞去呼市。

同时,我也会联系地方的保安部门全力配合你们,务必保证此事万无一失。”

就这样,在连续实验了差不多十几个小时,得到了一串惊艳数据的赵刚等人,在凌晨四点多钟的时候,登上了一架伊尔76运输机。

原本据说是20号的,但是因为调过来还需要再等一个多小时,赵刚就不得不放弃乘坐一下这种自家的骄傲机型。

也是到了这么一个时候,他们才是发现因为情绪过于兴奋了一些。

以至于到了现在,都没有吃过任何一点的食物了。

不过一想到了那些让人惊艳的实验数据,他们就是吃着飞机上的自热食品,啃着压缩饼干,感觉上也是比起吃大餐更为美味。

最终,在天色发亮的时候,赵刚在当地保安部门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云这一个老朋友,在X大的家属楼,一套不算太大的房子门前。

一阵‘当当当~’地敲门声后,房间的大门被打开了。

看着眼前那一个熟悉人影后,想到了最近这十几个小时,自己那一个惊人的情绪波动。

赵刚忍不住用着拳头,轻轻地在对方肩膀上打了一拳,嘴里嚷嚷出了一句:“老李、真有你的,这次可真是放了一个超级卫星出来啊。

不过也好!当年那些排挤你的人,未来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了。”

看到了眼前的动静之后,也算是本次事件始作俑者的李云,哪里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了什么。

不过在随后的时间里,将赵刚独自请进了房间。

关上了房间门、让其他人守在了门外后,李云嘴里却是说出了让赵刚,差点惊讶到了一个掉了大牙的内容来:

“说了你们可能不信,这些技术的来源,并非是我在电话中说那样。

其实是我手下一个才是研一,叫做冯枭的学生的科研成果;他说在实验中,巧合中发现了的成果。

不过他一定要将成果让给我,最少也让我做第一署名的人员。”

听罢了这一句后,赵刚嘴里倒吸了一口凉席。

接着没有任何的迟疑,拨通了一个本地保安部门的负责人,嘴里交代出了一句:“我要李教授研究小组下面,一个叫做冯枭学生的所有资料,越快越好~”

电话的那一头,立刻用着毫不迟疑地语气保证了起来:

“好的赵工,在X大今天正式上课之前,你就会看到所有的一切资料,包括这小同学谈过几个女朋友,有没有偷偷去医院,割过丁丁的皮。”

等到挂掉了电话后,赵刚又带着很是紧张的情绪,问出了自己在一路上,算是最为关注的一点:

“老李,你实话跟我说。

这一种新材料的合成中,其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是什么,工序上又是否复杂,一公斤的大概成本又是多少?”

不怪赵刚如此的紧张,那是身为专业人士的他知道,目前其实有着相当多的优秀材料,已经被发现了。

可是他们在当前,只是存在于各个郭嘉的实验室中。

不能拿出来普及和大规模应用,根本上的原因只有两点:

要么就是因为制造成本实在太高,那样一个惊人的成本,往往连一个郭嘉都只能不计成本的,在极少的方面少量应用。

要么,就是制造工序过于复杂,根本没有办法大量生产出来。

真要这样的话,那么如此优秀的材料被发现,虽然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果,全就很是差一些意思了。

结果在听到了这样的一个说法后,李云的表情立刻变得无比精彩了起来;这样的一幕,越发让赵刚的心情忐忑了起来。

在停顿了半分钟后,李云才是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回答:

“这一种新材料,其中占据了绝对大头的关键材料是秸秆。

别那么一个见鬼的表情!就是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北方地区农村不准随意焚烧,不然抓人、罚款,让农民兄弟骂娘的那一种。

具体的合成步骤,在氧化还原中涉及要添加几种关键,但也非常普遍的化合物,其他也相当简单。

这样一来,你说这玩意的成本最终能高到哪里去?

我稍微合计了一下,也就是比起了腈纶,稍微贵个百分之二三十吧。”

明明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不过在听到了那一种神奇的原材料后,赵刚这么一个文化人,一个在手下眼中敦厚的长者。

也是忍不住在嘴里,狠狠地骂出了一句:“卧槽~”

不过对于那一个叫做冯枭的学生,也是越发的感兴趣了起来……

大约在两个小时之后,在冯枭、也就是歌者因为常来打一下秋风,所以已经是相当熟悉的李云办公室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