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862)

作者:长腿大叔 阅读记录

我手下的几个儿郎们近日有些辛苦,今日好好地犒劳他们一番。”

听到了这样一句,店家根本就没有多想,当即就是与自家的婆姨,两人好生地开始准备起来。

当天下午,凤翔府牲口市的其他商人,发现柳亦没有出现。

理由很简单,那是在酒劲上涌之后,寻思着万万不能让安西军的将士,饿着肚子赶路的柳亦。

回去之后与手下的伙计交代了一番后,就骑着一匹骏马,驮着酒肉出城追了上去。

而类似于这样的一个情况,在凤翔府、以及关中的其他地方。

当安西军相关的消息,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传播出去后,绝对不只是发生在了柳亦这一个牲口商人的身上。

不知道多少人,听闻之后拍案而起后行动了起来。

这就是在盛唐风华的影响之下,镌刻在了唐人骨子里的豪气;哪怕这样一个帝国,目前已经是严重地衰弱了下来……

同一时间里,也就是驮着酒肉的柳亦出门而去的时候。

在凤翔府城东北方向,六七十里距离之外的邓家沟,最大的一个邓家庄中;一场热闹、丰盛的席面,正在进行之中。

话说!若是说起了邓家沟的邓三郎。

在远近的十里八乡,那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连凤翔府中的好些人,提起了邓三郎、邓从义此人,都会忍不住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因为他手里的邓家庄,不仅是占据了邓家沟大半的良田,绝对能算是一个富裕的庄主。

更为重要的是邓三郎,还是闻名于凤翔府的一个游侠儿;那是一个出了名的慷慨仗义,打抱不平的好汉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日当好些本地的游侠,齐齐结伴来访之后。

邓三郎不仅是让下人杀鸡宰羊,拿出了好些地窖中自酿的美酒,还让人拿了去官府报备,说是庄子中摔死了一头牛。

没办法!大唐严禁随意杀牛这一种生产工具。

就是老死、病死、摔死等,也要找官府报备,甚至因为照顾不周才导致牛死亡,还要罚铜一番。

因为唐人在很多时候,只有用这样一个办法才能找到一个机会杀牛,从而获得吃牛肉的机会。

由此可见牛肉这玩意,在大唐的珍贵。

毕竟据说当年的太宗皇帝陛下,一年下来都也只有四次吃牛肉的机会了。

只是在今日,面对着难得的牛肉、大坛子的美酒,现场的数十位游侠儿们却是没有一点想要大口吃喝一下意思。

一切都是因为,今日他们来这邓家庄中,并非为了喝酒吃肉。

而是在听说了大唐安西军玄戈营的事情之后,再也按捺不住了。

确实也是这样,什么是游侠儿?对于官府来说,都是一些‘侠以武犯禁’的货色,平日中头疼的角色。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讲究的是一个: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样一个做派。

那清河崔氏又是如何,男儿大丈夫路见不平当需要出手,无非是送了一条性命而已。

所以在这酒宴之上,一众游侠说到了兴起之后,那邓三郎拿起了自己身前的酒碗,嘴里大声地喝道:

“也罢,诸位兄弟,且让我等先痛饮一番之后,然就前去与玄戈营的诸位将士汇合,一同前往长安。

那清河崔氏就算能一手遮天,一路之上我们也护得安西军剩余这些将士的周全。”

闻言之后,一众游侠们齐齐都是在嘴里,那是高声地叫好了起来。

随后的时间里,这些人喝到了很是有些醉醺醺的醉意后,却是纷纷挎着长剑、骑上了战马,一行三四十人开始出门而去。

马蹄飞踏之下,还真有一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一种只有大唐才有的豪迈之气……

第七百二十一章 演戏

“胡某代表安西军上下,谢过老丈的高义了,这一份心意我们自然就此收下。

只是我等安西军上下,都是我大唐陛下和百姓的军队,讲究的是一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劫,平时绝对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军律异常森严,还请老丈你见谅,所以这些铜钱你也一定要收下才行。”

握着一个小老头的双手,胡彪将手中的一把铜钱递送了过去的同时,嘴里巴拉巴拉地说出这样一串话语来。

被胡彪强行塞了一把铜钱之后,那小老头嘴里连番说着‘这如何使得’的同时。

脸上的表情,在一脸很是有些手足无措的同时,眼神也是变得异样了起来,更为准确地说,是多了一份莫名的震撼和感动起来。

而稍远一点的地方,好些网友看着这样的一幕后,虽然这样的场面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依然是有着一种强烈牙疼的感觉。

嘴巴张合之下,虽然没有发出声音来。

但是仅仅从他们的口型,就能看出一定在都说着一句:“这一个死扑街,装逼犯真会演戏~”

没错!胡彪这货现在确实是在装逼和演戏,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今天的时间,已经是大唐元和四年的二月十二,也就是他们进入关中之后第五天的时间,离着第一阶段任务的期限,也只有不到五天。

可就算这样,他们却是一改从龟兹城一路过来时,那一种拼命赶路的模样。

每一日骑着战马慢慢赶路,顶天也就走上六七十里的样子。

以至于到了今日,他们才是进入了凤翔府的扶风县地区,离着目的地长安城还有着三四百里之遥路程了。

如此慢吞吞的行动,自然是在等着消息传递出去后,形成一个有利于他们的舆论环境。

以及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之下,大唐朝廷、清河崔氏等,会有着一个何种的反应,从而随机应变。

问题有些奇怪的是,这么些天过去了之后。

按道理来说,相关的消息早就传到了长安城,大唐朝廷和清河崔氏的一众相关人员耳中了。

但却是一点实际上的反应也没有,好像他们不存在了一般。

当然了?胡彪等人都相当清楚,越是这样的一个反应,就越代表不是一个好事。

这只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短暂的一个沉默而已;估计也是系统安排的第一阶段任务,最后的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点,胡彪他们该怎么办?

当然是加大力度,继续地争取广泛的民心和同情,获取更大的一些舆论优势呗;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那就是继续地装逼和演戏呗。

这不!面对着一个据说是庄户人家的老汉,送上了一袋子二十来斤的粟米。

胡彪可是将大宋时期的‘岳家军’,还有现代位面PLA的一些优良传统,都是臭不要脸地安在了玄戈营战队的身上。

东西收下,却是一定要给钱才行。

而这样的一个行为虽然无耻了一些,效果上却是极好了。

眼见着这样的一幕,官道边上聚集了数百看热闹的周边百姓,齐齐在嘴里没口子的赞扬了起来:

“安西军玄戈营这些好汉,不仅忠义无双,还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了。”

随后,这些以豪迈著称的大唐百姓,张嘴又骂出了一句:“清河崔氏为了一些无良族人,居然要难为和报复这些好汉,端是该死~”

昨日就与胡彪等人汇合,一定要护卫他们一程的邓三郎等游侠儿,则是在心中默默地叹到:

“这安西军的军纪,端是严厉得紧了。

我们昨日送来的酒肉也是如此,不收下他们的钱财绝对不肯收下;晚上明明有民居可以借宿,却是宁可睡在了屋檐之下。

行事的做派,一点也不爽利。

不过也只有这样军律森严的大军,才能在异域孤城坚守数十载吧。”

总之在一时间,看到了这样一幕的大唐百姓们,人人都是对着玄戈营上下竖起了大拇指,嘴里夸奖不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