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24)

作者:feiwu 阅读记录

“要怎么改才好呢?”

阁主略一思索,随即向上一挥衣袖,空中便出现如下二十八个大字:

人间多少伤心事,几处秋声欲问卿?

醉里不堪频对饮,浮云一卧到天明。

“‘醉里不堪频对饮,浮云一卧到天明。’阁主您真厉害,这么一改,内容没变,但整首诗一下子就潇洒起来了!”

“随手写的,只是给你举个例子。其实读起来有些拗口,意思也不大连贯。”

“也许是我内容写得不好,若是您随便改——”

阁主散去空中字迹,笑道:“在你这个年纪,已经写得很好了。教你的都没有揠苗助长,怎么被教的反而抓着自己的头发,挣脱起地心引力来?而且若是随便改,那便不是改诗,而是重写了。况且,‘浮云一卧到天明’,其实是我在胡说八道。”

“啊?”

“你见到的是新月,又不是残月,到不了天明就自己落下去了。”

“哦。我还没学月相,我回去看看。”

“嗯,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至于下一首,就不定题目了,也不必明天给我。你什么时候有想写的东西了,写完拿给我看就好。”

“嗯。嗯?为什么?”

“看得出来,你不是很擅长写命题之作,往往需要心有所感,才能写得好。若是逼着你每天写一首,反而容易让你对写诗失去兴趣。”

“可我也不是经常能够心有所感的。”

“那便看看前人的诗文,读着读着,总会有一两句、一两篇、一两个人,让你有所触动。若是可以一次成篇,那便全部写下;不可以也没什么关系,先把零碎的词句记下来,回头再看,也许便又有了灵感。最开始的时候,不必另辟蹊径,可以以原文为主,和它的意思保持一致,单纯练一下对某篇或者某句的缩写和扩写。后来熟练一些了,便可以练一下化用和改写。化用这个你知道,也用得还不错。改写便是旧题新作,像李白,诗文里便有很多乐府旧题,譬如《行路难》《将进酒》《关山月》《短歌行》《长歌行》。”

“原来这些都是乐府旧题,本来我还奇怪怎么有那么多《短歌行》《长歌行》,是我之前看得太不仔细了。”

“没关系,也许你以后也要写的。就说这些吧,下午要做的事情来了。”

--------------------

第19章 第 19 章 拜见尊长

==================================

皎皎顺着阁主说话的方向一看,忙行了礼,然后便听见师母道:“正好你在这儿,伯琴让你去拜见一下你师叔师伯们,补一下入山礼。”

皎皎听得一头雾水,不过还是应了声是,又去了无饥馆,按照早上说好的,打了饭菜带回去。待进了梅任行房间,见两位师兄一睡一醒,正有点发愁,睡的那个却闻着味道自己醒了。于是按照他照顾自己的方式,让他漱了口,又给他擦了脸,盛好饭菜递到他面前,照顾得他眉眼弯弯,直感叹没白教一场。

饭毕,漱了口,把入山礼的事情和两位师兄一说,才知道原来弟子入山,是要对所有尊长行礼的,但不巧的是皎皎上山时,师叔师伯们已经云游去了,所以只拜过师父。

顾生寒道:“入山时教你的还记得吗?”

梅任行倚在床上:“她记性那么差,怎么可能还会记得?”

皎皎道:“我只记得我那时磕得不成章法,还是大师兄你给我做了示范,我学着你的样子行的礼。”

顾生寒道:“不怪你,平时只行揖礼,过年也是揖礼,就算是认错请罚也是只跪不拜,自然不容易记得。那时行的是稽首礼。”

“稽首礼?”

“嗯,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用于拜君、拜师、拜祖、拜墓。俯仰山的入山礼,属于拜师,自然是稽首。”

“哦,原来那时行的是稽首礼。我只记得好像手在地上,头在手上,然后等了一会儿,师父叫我起来,我就起来了。”

“不错,稽为停留之意。在俯仰山拜师用的稽首礼,若是尊长不言,头和手便一直要在地上,不可擅自起身。”

“原来如此。”

皎皎跟着顾生寒行了几遍礼,便被梅任行叫停了:“我觉得可以了,虽说她学得快忘得也快吧,但忘也是几个月之后忘,几个时辰还不至于就忘了。你们这样——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也是稽首吧?我这直接当爹了啊。哎哎哎,开玩笑,开玩笑,又没真冲着我拜。师兄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害怕。这不是让她省点力气嘛,一会儿可有得磕呢。要说小皎皎你也是倒霉,本来呢,入山礼是所有尊长一起拜就可以了,可那时他们不在。回来后一起迎接他们,也忘了让你补礼。现在好了,要去每位尊长的殿里分别行礼,数数要拜二十一次呢。不过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师叔师伯你一位都不认得吧?”

“自然是不能让她一个人去的。”

“唉,我这烧也退了,就勉为其难——”

“你的腿能走路了?”

“呃,我试试。好像不能……”

“无妨,我陪她同去就好。”

顾生寒带着皎皎行礼去了,梅任行自己一个人觉得有些无聊,于是撑着下了床,从桌上摸了几张纸带回床上,开始叠了起来。叠了几个之后,觉得有些疲惫,便闭上眼睛休息。再醒来时已是黄昏,大师兄带着磕得晕头转向的小师妹回来,让她趴在桌子上休息,自己去无饥馆。

“磕个头而已,怎么磕成这样了?”梅任行道。

“我这儿好多糖,师兄你吃吗?”皎皎迷迷糊糊的。

“我不爱吃甜的。你怎么了?”

“怎么说呢,就像过年时家里来了好多亲戚,围着你又是亲啊又是抱啊的。师叔师伯们虽然不是围着我,都各自在自己的殿里,但除此之外,真的完全一样,还要揉你的头,捏你的脸。这种情况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重复一次。”

梅任行这才看清她脸上重重叠叠的胭脂印,淡淡的,也不知道被她擦了多少次。俯仰山上的长辈不论男女,都按师叔师伯称呼,想来抱她的是男性长辈,又亲又抱的则是女性长辈。皎皎不是不喜欢与人亲近,只是一向招架不住过于汹涌的热情。梅任行想到她被人按着头像啄木鸟一样亲来亲去的样子,不由笑了出来:“所以你那些糖,哈哈哈,也是他们给的?”

“哦,对,忘了拿出来。”皎皎站起来,侧着身将怀里的糖倒到了桌子上。

“行了行了,还真是难为你了。过来,给你看点好玩的。”

皎皎依言趴到床边,只见梅任行从一堆折纸中拾起一个纸□□,放到床沿上,手一按一松,□□便跳了出去。

“怎么样,好不好玩?”

“好玩。”皎皎点头。

“像不像你?”

“啊?”

“曾经呢,有一个军阀,姓张,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一戳一蹦跶。’算不算诗我不知道,他那□□是不是一戳一蹦跶我也不知道,但眼下这个□□确实是一戳一蹦跶了。”

“嗯。可是为什么说它像我?”

“你看啊,你的名字,‘皎皎’,是不是形容月亮?”

“嗯。”

“月亮是不是有一个别称叫‘玉蟾’?”

“嗯。”

“然后你是不是也懒到‘一戳一蹦跶’?”

“嗯。”

“所以说你是一戳一蹦跶的小□□,有什么问题吗?”

“好像,好像没有问题。”

梅任行见状,笑得更欢了。自己这个师妹实在有意思,不但不爱生气,还总是把玩笑话当真,仔仔细细思考其中的逻辑。只要逻辑说得通,再离谱的论点都会觉得有道理。逗她就像逗一只很懒的小奶猫,没逗动时呆呆的很可爱,要是有幸逗动了抬爪呼自己一脸,那就更可爱了。眼下是没逗动,于是梅任行决定再添一把火:“行了行了,拿你比□□都是抬举你了,你懒成那样,有时候戳了也不蹦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