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81)

作者:feiwu 阅读记录

皎皎看着梅任行,若有所思。梅任行觉得她一定是在想为什么是“驰西流”,白日向西,光影应该向东才对,然后便听见太子道:“《箜篌引》?倒是读过,只是记不大清了,梅公子记性这么好,可否复述一遍?”

梅任行于是将其念了一遍,太子在听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时,皱了一下眉,在其念完后,方道:“乐宴之上,偏作悲音。”

梅任行道:“殿下此番亦是乐宴悲音——”

太子道:“慎言!不过是借此凭吊古之先贤,取忆苦思甜之意。哀哀怨怨本就不成体统,念其生于乱世未忍苛责。如今乃是太平盛世,梅公子难道也生不逢时吗?”

皎皎神色黯淡。看来真是自己想多了,若说他是怕传到陛下耳中,或是害怕御史弹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提都不提,怎么会大张旗鼓地唱完,却又在无人之时说盛世不当有悲音。所以诗会上的那些,他想必也是当作离经叛道之语,并非真心赞同,只不过耐着性子故意配合罢了。

太子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之所以选《秋风词》,是因为姑娘是我的故人。”

皎皎道:“那殿下实在是将《秋风词》的意思理解错了。非要断章取义也不是不可以,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但草民与殿下不过数面之缘,故人之称,实不敢当。”

太子听到“草民”二字有些不快,但还是道:“如果我说在尚未谋面之时,便一直梦到姑娘,不知姑娘可会相信?”

皎皎道:“相信。但那又如何呢?”

太子看了看梅任行,似乎是想让对方回避,但对方一点回避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沉默良久,方道:“在下心悦姑娘。”

梅任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殿下这是要演一出《牡丹亭》吗?奉劝还是放手吧。梦中情人这一招,早就有人用过了。我可以保证,一点都不灵。”

皎皎道:“殿下喜欢我什么呢?”

太子闻言,按下方才被梅任行激起的怒气:“知慕少艾,人之常情。姑娘温婉贤淑、品貌出众,谁都会喜欢的吧?”

皎皎道;“殿下听说过弥子暇的故事吗?韩非在《说难》中说,弥子暇有宠于卫君,然而喜欢的时候,一切行为都是德行的证明,等到年老色衰不再喜欢了,曾经的那些便都成了他的罪证。行未变于初,前者见贤,后者获罪,不过是爱憎发生了变化。殿下说我温婉贤淑,大概是对我有什么误解吧,我实在不是这样的人。若说因为喜欢这副皮囊,可以包容我的性情,那这份喜欢又能到几时呢?容颜易改,余生短暂,恳请殿下高抬贵手吧。”

太子道:“高抬贵手?”

皎皎起身离案,像来时一样行了一个稽首礼:“殿下若怀济世安民之心,便当以苍生为念,不应耽于一时一刻的爱憎。草民性情乖张,不喜拘束,实非良配。”

梅任行也到了皎皎身边,同样行了一个稽首礼。

太子自嘲地笑了笑,脚步有些不稳。来到二人身前,忽然瞥见梅任行手上的指环,想起当日在纱帐内见到的一幕,不免生出些许不忿。说了这么多,不过都是敷衍自己的借口罢了,于是踩在其左手,用力一碾。

梅任行手上登时血肉模糊,却并未作声,只是道:“殿下,我们可以走了吗?”

太子脚底血印向门而去,复又停住:“是不是良配,孤说了才算。”

--------------------

第63章 第 63 章 披发塞糠

==================================

皎皎给梅任行换好药,缠好绷带,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从东宫回来以后,皎皎便一直哭,怎么哄都哄不好。清晨阳光正好,梅任行于是把她带到院中,按在秋千上坐好:“不哭了,不哭了,我给你晃晃脑子,你就忘了。”

皎皎抹了下眼泪:“对不起。”

梅任行道:“你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是那太子太会玩人了。那脚见缝插针啊,我头跟手挨得那么紧,他都能挤进来,然后发现下面还有一只手垫着踩不碎,又往外带,然后在地上那么一碾,他当自己是石磨啊?”

皎皎哭得更狠了。

梅任行忙道:“呼噜呼噜毛,吓不着。诶,我给你唱歌吧?”心思一转,唱道:“两只玩物,两只玩物,跑不快,跑不快;一只伤了前爪,一只伤了后爪,真奇怪,真奇怪。”

皎皎终于破涕为笑。梅任行也便就势靠在了石桌上:“哎呀,一只伤了左前爪,一只伤了右后爪。还挺般配的,是不是?”

皎皎点点头,忽见一只小鸟落在院中枯树上。梅任行也看到了,叹了一口气:“‘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又道:“不说他了,我看昨天太子那喜怒无常的样子,倒是挺像他的。君王向来薄情,你可千万千万别答应,将来你要是‘披发塞糠’了,我哭都不知道找谁哭去。”

皎皎双脚一点,秋千便晃了起来:“嗯,知道了。不过灵识自会化形,不需要挨个掀起头发看是谁。”

梅任行将自己的头发拨到前面,盖在脸上,又故意口齿不清:“我就是那么个意思,表示这个结局很惨。”

皎皎笑道:“知道了,知道了。”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我这个秋千怎么越晃越高了啊?”

梅任行将头发拨回去:“不可能啊。我又没给你推。”

然而秋千确实是越晃越高了。忽然一道身影在秋千旁边出现,梅任行待看清是谁之后,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我错了。”

皎皎挣扎了一会儿,终于把秋千止住,从上面下来,也跪在了旁边。

那身影弯下腰,看了他们一会儿,方道:“你们两个小鬼头,合起伙来说我坏话!”

梅任行以手捂脸:“真真的错了。叔,我们闹着玩的。”

曹丕直起身来,眉头微皱:“叫我什么?”

梅任行道:“呃,伯?爹?爷爷?祖宗!”

曹丕推了下梅任行的头:“臭小子,我有那么老吗?”

梅任行于是道:“那兄,兄长总行了吧?子桓兄,你怎么这个时候反而出现了?”

曹丕在石凳上坐下:“不叫我曹丕了?”

梅任行倒吸一口凉气:“这都多久的事了?你怎么还记着呢?那时不是没有办法嘛,怎么叫你你都不应。再说在我们这个年代,直呼其名不是骂人。”

曹丕道:“哦,所以在你心里我就是那么小肚鸡肠、刻薄寡恩,对吧?”

梅任行嘀咕了一句“说的好像你不是一样”。

曹丕戳了下他的额头:“早知道让你呛死算了。”

梅任行忽然反应过来:“所以那阵风?那你都到了,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呢?”

曹丕往桌边一靠:“那小世子看起来挺人畜无害的啊,之前他出来打猎我遇见过,反正比你乖。再说皎皎不是受伤了吗?总得找个地方养一养。”

梅任行站了起来:“那你好歹吱一声,出现一下。”然后又怯怯地跪了回去:“我就是怕俯仰山不知道我们去哪儿了会担心,本来说好了很快就到的,结果突然就谁也联系不上了。”

曹丕道:“行了,起来吧,不吓唬你们了。我那时有事情要忙,子野他们也是。起来吧!还要我扶你啊?俯仰山的意思呢,是让你们在这边多待一些时日,怎么着都行,别死了就可以。”

梅任行心想,原话肯定不是这样,什么叫“别死了就可以”?不过既然山上已经收到消息,那便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皎皎道:“子桓兄,我师父他还好吗?山上其他人还好吗?”

曹丕道:“叫我子桓就可以了。我去看过了,都还好。”

梅任行道:“子桓,你——”

曹丕道:“用敬称。”

梅任行只好道:“我最最敬爱的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天资过人、品貌无双的子桓兄长,你最近忙什么呢?还有子野他们,又在忙什么呢?那个,我知道,这世界不是围着我们转的。我不是怪你们不理我,我就是好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