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96)

作者:feiwu 阅读记录

皇帝道:“那可行性呢?当前情况下推行改革,你怎么看?”

皎皎道:“尚未积重难返,容易推行,占天时。”

皇帝道:“不利的方面呢?”

皎皎道:“尚未积重难返,决心不够,不占天时。”

皇帝笑了笑,又道:“接着说。”

皎皎道:“得国极正,没有宗室问题,中央集权空前强大,有一位愿意抛下一切的宰相,占人和。但并不能扶植起足够强大的新利益集团,容易遭到反扑,即便有,也可能会开启另一种方式的剥削,不占人和。”

皇帝道:“那利弊呢?”

皎皎道:“如果是对这个国家,那么可以抑制兼并、充盈国库、延长王朝寿命,弊端暂时还想不到,非要说的话,可能是容易满足于此,不再发展生产力,错过量变还好,若是错过质变的发展期,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不过就算不变法,也一样有可能会固步自封。”

皇帝道:“国家如此,那个人呢?”

皎皎道:“如果是对于皇帝个人,那么有利有弊吧。王朝尚在上升期,放任兼并万事不管,依然可以做一个史书中的‘太平圣主’,至于死后,‘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反正自己能得一个好名声就行了。不过如果改革成功,且没有被反扑,那么您就会成为真真正正的一代圣主,千秋万载都会称颂您的恩德。如果失败,纵然不会像某朝皇帝那样易溶于水,但不能说全然没有非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至于名声这东西,估计就别想要了。但成王败寇自古而然,汉景帝倘若没有削藩成功,史书中会怎么记载,您应该想得到吧?”

皇帝道:“你希望朕怎么选?”

皎皎道:“《老子》有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君王的职责便是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毕竟事关生死毁誉,您自己的心意最重要。若是不支持,那便立即停下。若是支持,那便不要动摇。您要去做的,是比汉景帝削藩更伟大的事业。若是摇摆不定,穆相自然不介意和晁错一个结局,但他肯定希望在死之前,能够看到结果。”

皇帝道:“你对他,似乎很是推崇。”

皎皎道:“是啊,虽然只见过一面,但他确实是我崇敬的人。历代改革者,有几个能有好下场?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做得如此决绝吧。当初听众人谈论他无儿无女、无妻无妾,我想也许他为的就是一个孤身赴死、了无牵挂。”

皇帝沉默了许久,最后叹了口气:“行了,让朕想一想,你回去吧。”

--------------------

第75章 第 75 章 合婚庚帖

==================================

皎皎站起身来,见皇帝翻弄起了案上的奏疏,于是行了一个揖礼,便退了出去。伤口没有那么疼了,但身上依旧没有力气,所以走得不是很稳。待出了无忧殿,却见一人在阶上等候。是那日送她画像的姐姐,旁边则是一架肩舆和抬舆的仆役。

“何姑娘,走吧。”

“去哪里?”

“东宫。殿下命小人接您回去。”

“那日——”皎皎忽然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了,本来就是东宫之人也好,见面之后调到东宫也罢,谈话是真也好,是编来试探自己的也罢,终归是身不由己,于是道,“我想回我自己的住所,我师兄还在等我呢。”

“恐怕不行。那里,那里早就被围起来了。”

“为什么?”

“小人不知。”

“那我师兄呢?”

那人没有再说话。皎皎避开了来拦她的仆役,径自向前跑去。

是因为大师兄吗?可兄长不是来了吗?还是说来的是子渊?可不管是谁,把他带走的时候,肯定会把现场恢复原样,把匕首也一起带走啊。而且两把匕首明明刻字不一样,怎么会错认成是他的呢?而且我的伤口,不对,是太子,是太子把“坏水”拿了出来。这样拙劣的嫁祸——

皎皎忽觉心上一阵刺痛,眼前一黑,便彻底失去了意识。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又躺在了熟悉的地方,伤口疼得厉害,胃里也是一阵绞痛。

“何姑娘,你终于醒了!”

皎皎想要说话,却根本说不出来,只能任由自己被人服侍着洗漱、喂饭、吃药,之后便又昏昏沉沉睡了过去。再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伤口不大疼了,可身上却甚是沉重,就连呼吸都比往常吃力,挣扎了许久,只喊出了一声 “姐姐”。

“何姑娘,”宫人放下手中正在拧着的帕子,“你不要乱动。你昏迷了三天才醒,要好好休息才是。我知道,你担心你的师兄。你放心,他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性命之忧?怎么会到这种程度?是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吗?难道是穆相出事了?皇帝那时在翻奏疏,莫非便是这件事情?所以太子才不惜用最拙劣的方式,也要制造我们反目的假象?皎皎洗漱已毕,吃过饭后,力气也恢复了不少,正想继续问,外面的门却开了,然后便听见一声“殿下”。

“是殿下晨省回来了。”宫人似乎很是高兴。

太子转过屏风,见到靠在床边的皎皎,也很是高兴,然而这高兴只是一瞬,在听到“我师兄”三个字后,便消失殆尽了。

太子沉着脸:“他死了。不必再问了。”

皎皎摇摇头:“不可能。”

太子道:“为什么不可能?”

皎皎道:“他若死了,必定会来找我。”

太子对宫人道:“你先下去吧。”沉默了片刻,方坐到床边,扯出一个笑脸:“你就这么爱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这个,是你们的定情信物吧?”

是指环,怎么会在他这里?皎皎连忙伸手去夺,太子却将其收了回去。

“不是,这不是定情信物。”皎皎道,“我另一位师兄也有。是一位长辈送的。就是那位教我诗文的长辈。”

“你觉得我会信吗?”

“我是送过东西,但我送的是匕首。上元节礼物,逛街时发现的,刀口经过特殊处理,很适合裁纸,所以送了两位师兄一人一把,作为回礼。只是后来他的断掉了,刀片只剩下半截,但是还能用,所以也便一直留着了。”

皎皎见其垂眸向下,神色似有躲闪,于是继续道:“你扎在我左肩的——”

太子笑道:“怎么会是我呢?那匕首可是他的。”

皎皎道:“果然。我刚才可没说就一定是我送的那把。”

太子顿了顿:“你们两个无缘无故倒在宫门附近,问守卫也说没有人进来过,穆成言因为结党营私被弹劾,他身上又放着…… 我也没有办法,若不抓住这个机会让你离开,难道要我看着你和他一起死吗?是,这样的计策并不高明,可陛下允许了,将你赐给我了。从今往后,你我才是生同衾、死同穴的人。”

皎皎道:“可我不想嫁给你。”

太子道:“那又有什么要紧?合婚庚帖已经送到礼部,你很快便是我的太子妃了。你那师兄,不过就是一个外人而已。”

皎皎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有些悲哀:“有些情意,就连生死也不能缚住,何况一纸婚书呢?”又道:“你不是说梦到过我吗?那你梦到的场景,是不是在池边,我正对着你,还有一位背对着你?”

太子道:“你怎么知道?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

皎皎道:“因为还有一个人,也梦到了这个场景。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还留着这些记忆,但大概率只是个巧合,是你们偶然路过往生池,无意之中记下的。”

太子道:“不,不是,我能记下,一定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着宿世的缘分。”

皎皎道:“如果是因为这个,我可以告诉你,那位背对着你的,就是我的师兄,梅任行。临走之前,我们在往生池一起喝酒。如果说有什么宿世的缘分,那也只是在我和他之间,没有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