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98)

作者:feiwu 阅读记录

梅任行道:“所以当时考察寄回的地图,其中一份是给转运司的,对吗?他从一开始就在布局了吧?一篇《明经论》,网罗天下强记之人,为清丈田亩培养势力。同时一篇《进士论》,降低‘进士’科记忆难度,也可以拉拢一部分人。再然后便是《交通论》,借‘交通要地,诸事繁杂’之名,特意只将这些记忆极佳的‘明经’们安排进转运司。倒霉老王的经验告诉他,信仰是靠不住的,往往会败在利益面前,最终事与愿违。进士中会有一部分因为提携之恩倾向于他,但明经一向被进士打压,只能站在他这边。出手的时机不能太早,因为势力不够,但也不能太晚,因为待明经制度固定下来,他们便会和进士一样,因为自己官僚的身份,而站在他的对立面。所以一年前他到底是真的被那些莫须有的言论弹劾罢相的吗?还是说故意为之,好让对手放松警惕,让转运司被贬之人可以暗中清查田亩?既是如此,为什么不让我们早一年下山考察?还是说他觉得一年够用了?先有图再填充,和先记下再填图是一样的?或者他需要的本来就只是土壤的分级而已,不需要面积?”

曹丕道:“也有别的原因。再多,转运司怕是会被渗透。”

梅任行接着道:“土地最肥沃、分布也最复杂的区域不过就是这一江一河。只是长江中下游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他打算怎么做?”

曹丕回忆了一下:“《兼并论》我也只是扫过一眼,似乎是要留个口子在那里,设立‘迁籍费’。摊丁入亩一出,再加上劝学税、劝耕税只对大官僚、大地主征收,不愿接受政策的可以将户籍和财产转移到那里。一则围师必阙,二则借此发展商业和海外贸易,将来可以收取商税和关税。”

梅任行点点头:“皎皎也是这样猜的。”

曹丕道:“你方才说的那些,也都是她猜的?”

梅任行道:“是,本来只是觉得有些不对。但田册完成得如此之快,所以略一思索,便将前后串起来了。”

曹丕道:“她还猜了什么?”

梅任行道:“她还猜,之前的那一步,不是直接罢相,而是提出均税政策再罢相,虽然有些打草惊蛇,但除了让对手放松警惕之外,也可以借此确定各方立场,同时分化抗税群体。而且当初罢相的理由实在荒唐。其实‘明经’们记性好得很,观察又仔细,很容易发现‘进士’们的把柄。要说弹劾,也应该是这边弹劾另一边更有利些。只是这次和上次不同,涉及到了君心。”

曹丕道:“放心。皎皎一番言论之后,皇帝后来也想明白了。成言没有后代,谈何为自己谋利?和天下豪强对抗,又谈何为自己谋名?至于谋权,确实是有,但哪个权臣想的是‘若得功成,愿效商君,以平众怒’啊?”

梅任行道:“皎皎也被叫过去了?”

曹丕道:“是啊。她那时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恰好最后提了那么一嘴,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梅任行忙道:“她没有什么危险吧?”

曹丕道:“没有。她说话的方式你也知道,对别人怎样不好说,但对多疑的君王最是管用。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一直记得来之前她对他说的那句‘那事情就交给你了’,如今虽然初心忘却,不干什么事,但——也不干什么事,所以还好。”

梅任行笑道:“所以这位皇帝陛下一心求仙,是因为……”

曹丕道:“他可只记得她,不记得你。”

梅任行道:“皎皎没事就好。”

曹丕道:“说到皎皎,她为了你,可是特意写了一篇《辞君行》,拒婚太子,还捎带着把我也骂上了。赌太子会因此大发雷霆,赌他拿去的指环会随身携带,赌上面的连接可以被触发,赌我会听到然后找她算账。我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当初本就要来看你们,不是因为说了我坏话。”

梅任行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但估计是“披发塞糠”,于是道:“对不起,我替她向你道歉。兄长别生气了。”

曹丕道:“晚了,我——”

“陛下有旨!”

曹丕连忙隐去身形。梅任行努力挪动了一下四肢,把自己摆成接旨的样子。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俯仰山梅任行,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待诏。”

“什么?”梅任行抬头。

“梅公子,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恭喜恭喜!老奴先行道贺了。”

那人走后,曹丕身形重现。梅任行道:“怎么回事?”

曹丕道:“什么怎么回事?可以走了啊。你受的那些杖责也只是疼而已,虽然疼得死去活来,但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不然你以为你为什么可以好好地待在诏狱养伤,没有再受刑罚?而且之前说了,事发突然。你想替她去,时机也未到。现在虽然也可以,但那边的怨气还可以再合并,让数量再少一些,灰飞烟灭的风险再低一些。”

梅任行道:“什么时候能合并好?”

曹丕想了想:“大概明年吧。”

--------------------

第77章 第 77 章 招魂楚些

==================================

太子那边把自己关在屋里发了好一通脾气,又吩咐不许任何人探视,所以皎皎自己在廊下坐着,倒是清净。春气渐近,阳光明媚,但风还是有些冷,坐了一会儿,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便回屋去了。关上门,方一转身,便见一身影背对着自己。

“哥…… 你怎么来了?”

那身影转了过来,微微一笑。

哦,是子野啊。

皎皎放下心来:“吓死我了,还以为是我哥。”然而一口气没舒完,便见其从袖中抽出了一根和手腕一样粗、手臂一样长的棍子,不禁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子野含着笑意,将棍子放到桌上,又从袖中掏出一个纸包。

皎皎这才看清方才的是何物:“哦,是甘蔗啊。”

子野将纸包上贴着的签纸取下:“你哥就那么可怕?”

皎皎站起身来:“主要我最近搞了太多幺蛾子,怕他生气……”

子野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将纸包打开。

皎皎看了看放在桌上的签纸,一张上面写的是“离病去疾”,另一张上面则是“早日回家”,不由问道:“这是?”

“子瞻做的椰子脆片。”子野拾起一片放到嘴里,“从腊月放到现在,有点潮了。我给它烘一下。嗯,现在可以了。你也吃啊。”

“我先不吃了。你可以去帮我看看我师兄怎么样了吗?”

“哪位师兄?你不是有两位吗?”

皎皎一时语塞,随即有些愧疚。自己只想着二师兄不要有事,却忘了大师兄的处境。他若是子渊带回去的也就罢了,若是兄长带回去的……

“我知道!”一支笔从子野另一只袖中钻出,跳到桌上,“你大师兄被关起来了,和放他出来的腹部疼痛关到一起了。”

“你什么时候跟在——”子野戳了戳笔怪,“你还学会伪装了?”

“我大师兄也被关起来了?”

“是啊。”笔怪道,“还一直拿拳头砸门,想要出去。然后你哥把你的风筝给他看过之后——哦,你的风筝被车把手和车轱辘印捡到了,然后他们把它给了你哥,你哥又给了你大师兄——你大师兄看过之后,就好好待在山上了,不过还是一副快要病死的模样。”

“没那么严重。”子野道,“就是心情不大好。”

“对。”笔怪道,“心情是有点不大好。”

“那我二师兄呢?他怎么样了?我只知道他也被关起来了,但为什么而关,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你们应该可以找到他吧,帮我去看看好不好?”

“子桓在那边呢。放心,没什么事。”

“真的没事吗?”

“真的没事。圣旨我瞟了一眼,还封他作了翰林待诏呢。就是写得干巴巴的,连句好话都不给,我还以为怎么也得夸上几个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