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宫今日无事(83)

作者:雅宝得福 阅读记录

“嗯。”夏昭欣慰地点头。

李季来得突然,走也匆匆,与夏昭谈好了正事后就要请辞,长安并非太平地,早些离开也好,于是夏昭没有强留他,命人备了些礼物让他带上就将人送走了。

临别时,李季问:“公主,何日再临青州?”

夏昭认真想了想,也不知何日才会再去,压下心中哀愁,莞尔一笑,说:“时机到了自会再来,你们好好保重。”

李季行礼,恭敬地说:“属下会在青州恭候公主,愿公主在长安如意安康。”

夏昭笑着应下。

皇宫,夜色深了,宫灯被陆续点亮。璟帝坐在书房里看一篇哀民生之多艰的旧文章,写得字字泣血,力透纸背。

这是先帝十四年前钦点的状元郎写的,是个心怀天下的良臣,但因其出生寒门,做事风格又太过强硬,不懂收敛锋芒,故而被朝臣排斥。

十年前,他因犯了一些事被贬去偏远地区做县令,却在上任的途中不小心失足落水死了,最后连尸首都没找到。

想想这也是个可怜人啊,心怀天下,壮志难酬,死于非命。

璟帝将目光落在了这篇文章的末尾,那里写着作者的名字——李勉。

璟帝放下手中泛黄的宣纸,提笔在一张崭新的纸上写上了一个字——“季”。

曾经的状元郎,如今的茶坊主。

曾经为天下人奔走,如今却只为一人而活,也不知道他回首年少,是否会觉得心有不甘?

李季是个做事很有效率的人,他在去炎城的路上就开始写信联系布商了,等他到了炎城时,做冬衣的衣料也被陆续送到了这,而那时手底下的人也已在炎城招到了一大批女工了。

他隔五天就会写信寄到长安,向夏昭汇报这件事的进度,一个月后就有两万件冬衣,以及一些药物被送到了前线。

李季在做这件事并不低调,他大张旗鼓地打着昭仁长公主的名头做这件事,狠狠地给存在感不强的夏昭扬了名。

这件事从外面传到长安时也引起了不小的动静,璟帝毫不犹豫地下旨嘉奖了她,给她的盛名又添了一把火。

随后长安权贵,各地大族也纷纷主动捐赠钱财物资,一时间,夏国上下整体同心,共同抵御外敌。

这名声大噪后,夏昭却直接闭门不出了,怕出去遇见一些不熟的人对着她谬赞,她会很不自在的。

闷在府里的这段时间她也没闲着,让花农给自己种了好几颗半人高的垂丝海棠花树,自己亲自按照花农说的方法去打理,希望来年能开一树繁花。

花种好了后,她又让人在自己院子里绑了一个秋千,想着来以后可以在花开的时候,坐在秋千上赏花。

除了养花,她还跟厨娘学着做了两样简单的菜,想等着秦瑜回来后做给他吃。

其实做菜很麻烦的,要不是有人给她打下手,她是一样也做不好的,所有她也没打算经常做。

也不知道青荷为什么那么喜欢下厨,当个厨娘真得挺累的。下次见了她可要问问她,这烹饪的乐趣究竟在那里啊?

她把这些小事写在了纸上,装在了信封里,但又没有寄出去,怕自己信会让在战场上的秦瑜分心。

她要等他回来,让他当着自己面看信,然后又当面给她写回信。

也不知这场战事什么时候结束,她等待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昭昭乖,你夫君下一章就回来啦。

第68章 战争

=====================

边关,天色已暗,军营里灯火渐明,秦大将军中了箭,坐在营帐里处理伤口。

这一箭的位置离心脏比较近,军医看了也是面色一白,赶忙打开自己的工具箱,开始做拔箭的准备。

秦峥稳如泰山地坐着,目光沉沉如渊,隐有杀意,除去唇色苍白,他几乎看不出受伤的影子。

“秦瑜。”他抬头看向站在一边的秦瑜,那个他寄予厚望的孩子,如今因他的受伤显得有些紧张。

“父亲。”秦瑜几步上前,半跪在他天神一样的父亲跟前,神色担忧。

秦峥看着他的目光并不严厉,甚至还可以说是温和,他说:“瑜儿,打了这么久了,我们与齐军胜负难分,这样战况对齐军是最大的消耗,但对我军也算不得有利,有探子来报,对方已经换将了,想要明日一举破关,你说我们明日是守还是攻?”

秦瑜微怔,事关重大,他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孩儿资历尚浅,不敢随意讨论,父亲认为呢?”

秦峥并未怪他此刻的退缩,毕竟在战场上一个错误的决定会导致无数人的死亡。

如今这场战争,是秦瑜从军以来面对的最大的战事,他能英勇地上阵杀敌,但让他去指挥事关国家存亡的大战事,他难免胆怯。

可是,他不能胆怯,他身为他的儿子,秦家未来的家主,夏国的守门人,他就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秦峥直视着他的眼睛,不允许他逃避,再次强调,问:“秦将军,我在问你,明天是攻,还是守?”

秦瑜定了定神,认真思考后,坚定地说:“攻!父亲,我们应该以攻为守。我军之前以防守为主,即使赢了敌军,也并未追击,这样我军的损伤虽少,但时间长了恐伤我军锐气,既然明天齐军要强势破关,那我们就应该直面迎战,强对强,直接打灭对方的士气。”

秦峥听完并不评判这是对是错,毕竟战场之上本就没有绝对正确的指挥:“好,那明日我要你打头阵,你怕吗?”

秦瑜目光坚毅地说:“不怕,这是我为将的荣耀!”

“好!好!”秦峥欣慰地笑了,“那你下去准备吧,明天就看你的了。”

“父亲,你的伤……”秦瑜想留在这里,等秦大将军的伤口处理好了再走。

秦峥似乎根本没有把这点伤放在眼里,说:“无碍,去忙正事吧。”

“诺。”战事要紧,他留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便怀着担忧的心走了。

秦瑜走后,秦峥看向一脸愁容的军医,平静地说:“拔箭吧,不会有事的。”

军医也努力平定着慌乱的心神,让大将军躺着,小心地用刀割开了他伤处的衣物,来不及上麻沸散,他快速地用在火焰上烤过的薄刀片将伤口又划开了一点点,然后握住箭身,微微一转,用力将它拔了出来。

一瞬间,秦峥太阳穴的青筋暴起,咬紧了嘴里的布,生熬着这股疼。

拔出的箭头还带着新鲜的血肉,血从伤处涌出,身边的助手眼疾手快地用药包压了上去。

不过几个眨眼,血就浸透了药包,按压伤口的人慌忙地抬头看去,只见秦大将军的脸上泛着苍白之色,嘴里也松了力道,瞳孔渐渐有些涣散了。

军医又匆忙拿出一小丸药,扶正大将军的头就把药塞进了他嘴里。

“水!水!”军医急得满头大汗,接过水小心地给大将军喂了两小口,好方便他将药丸咽下。

那药丸是他依着祖方,用了各种珍贵药材做的续命丸,光做这一颗就差点花光了他的棺材本,如今喂给了大将军,只求大将军能挺过这一关。

天爷,大将军他不能死啊!如果百战百胜,神一样的大将军都死了的话,军心必定惶恐,士气定然低迷,那这一仗还能怎么打啊?

血还在继续流,压药包的助手依旧不敢松手,但心里也是慌得六神无主了。

秦峥因为失血过多而头晕目眩,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

军医查看了他的状态后就打开了针灸包,神色严肃地为他施针。

帐里的烛火时不时地晃动一下,时间静默地流逝着。

秦峥神智模糊时仍记得自己还在打仗,他不停地告诉自己,自己还不能死!他死了,齐军入关,夏国的百姓怎么办呢?他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这种时候!

凭着一股执念,他闭着的眼皮猛颤了两下,随后缓缓睁开,意识慢慢归拢。他平静地呼吸着,知道自己这是又挺过了一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