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欺+番外(47)

作者:华欣 阅读记录

只是……今日中秋宴,报仇的事情什么时候都成,唯独不能在宫里,更不能选在这会儿。

“阿妩,阿妩快停手。”辛玥喊了两三遍,谢妩像是没有听见。

一旁的嬷嬷小声提醒,“主子,谢姑娘像是魔怔了。”

远处巷道尽头有灯火明灭,应是来人。

辛玥当机立断,捉过谢妩手腕,按神门穴,不容她清醒,便将人拢在怀中,由一群小丫鬟簇拥着,朝建福宫方向去。

至于明瑄郡主两个,留下处置的嬷嬷也是个麻利的人,扯住头发朝墙上猛磕两下,人昏死过去,才扛着上了屋檐。

往东南不远,就是东宫。

【作者有话说】

家里倒烟囱,或者家里烟囱吹倒风,诸如此类的描述,都是形容两口子拌嘴,被家里的给收拾了。

还记得崔悦么?崔永昌的闺女,那个小霸王。崔令辰在她面前都是善良的小白兔。

第34章 034

◎一合一◎

“没找到?这是在宫里, 还能丢了她去!多派几个,再去找。”

“是。”小将应声。

“回来。”睢宁王又将人叫住,“到底是宫里, 如今天玑营是谢家小儿管着,那小王八蛋只跟中宫是一条心, 就连国公爷的话, 他也未必听得,咱们的人不好进来, 也别同他嚷嚷,使点儿小钱儿, 叫人去打点打点, 问问谁瞧见郡主了,人又去哪儿了。”

“末将遵命。”小将抱拳拱手。

睢宁王平定交趾一带有功, 就坐在临近上首不远的位置, 这边的动静, 天子与君后二人瞧得清清楚楚。

“瞧瞧, 朕才说完, 话还没落地上, 那老货就迫不及待说他的了。”天子眯起眼睛,一副和蔼仁慈, 她将桌上的桃花醉端起, 递给一旁的常君后, “尝尝,是舅妈送来的。”

“陛下还有心思吃酒, 指不定那老货正商量着逼宫、清君侧呢。”常君后撩起眼皮, 笑了笑, 就着她的手抿一口, 点头道,“味道不错,从前我在母亲那儿吃过一坛比这个还好呢。”

“那也是舅妈给的,舅妈嫁来京都那一年,埋在老宣平侯府的桂花树底下的,后来被舅舅偷挖出来给母亲做了寿礼,母亲喜欢得紧,只在披星戴月看奏疏的时候吃上一杯,却舍得给你。”

先帝暮年受顽疾所困,常君后侍奉左右,寻方试药,无不尽心竭力,是以先帝尤为偏疼于他,赞其孝贤硕德之风,更是连陛下也要在其之后。

也是因这个缘由,纵是今上后宫凋敝,许贵侍落得坎坷之境,言官们也不敢上奏疏斥常君后悍妒罪名。

“陛下少生些嫉妒,把心思多放在眼前这些佞臣贼子身上吧。”常君后拍掉那只攀附上来不安分的手,面不改色地提醒,“说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早一天都成,陛下那么稀罕你的许贵侍,那就别进我中宫的门。”

“叫他来是为着文官的体面,唯有君后,才是朕的挚爱。”

“哼。”常君后冷嗤。

她当初不贪那个君臣相惜的好名声,哪里来的这些麻烦?姓许的兄长为国捐躯,赏他个官做,风头荣耀,不都有了,偏一个贪慕虚荣上赶着做小,一个半推半就,还就答应了。

小胡总管近前来禀:“陛下,君后,该赏平安符了。”

“宣。”天子正襟,固执地拉起常君后的手,与他一同受朝臣宗亲跪拜。

在场老怡亲王妃辈分最大,由皇太女亲自送上,并为其佩戴,后文官以卫国公苏季头首,武官以怡亲王崔永昌头首,分作两列,磕头,贺天子万岁,百姓安康。

礼部唱祝词,帝遣怡亲王前去月坛代祭。

君臣同乐,歌舞升平。

“哼哼,我就知道人在你这儿。”崔世子绕一圈从后面突然蹿出来,挤在辛玥身边坐下,“谢飞卿重金请我来给小阿妩做镖师,我找不见人,就猜是被你掳走了,小月牙,快想想拿什么来封我的嘴,我就不告诉谢飞卿了。”

“嗯?”辛玥笑着揪起他的耳朵,“再说一遍。”

“我错了!阿姐,好姐姐。我真的错了。”辛玥横横眼,崔令辰就麻溜认错,左右打量她一番,笑着又问,“你回来怎么不在家等我?亏我还家去接你,你从青州回来,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先说好啊,可不许跟上回那样,得你个东西,还得附带那么多条件,送礼要真心实意,哪能要求人家这个那个的,净多事。”

“眼看着就要成亲了,怎么还那么聒噪?”辛玥笑着骂他。

“成亲还不准人说话了?”崔令辰道,“我就要问,快老实交代,你从哪儿拐了阿妩妹妹,害得我好找。”

谢妩在一旁笑着道:“我和玥姐姐是在中宫撞上的,秋嬷嬷带我去给君后殿下磕头,我才出来,就瞧见姐姐了。”

崔令辰道:“怪不得我找遍了承乐殿也没瞧见妹妹。”

“劳崔二哥哥担心了。”谢妩微微点头致谢。

崔令辰也不在意,他许久没见辛玥,肚子里存了一万句话要跟她讲,从自己养的斗虫蝴蝶,嘀嘀咕咕一直说到怡亲王妃最近闹牙疼。东宫叫小宫女来催了三四回,他也不理,后面说皇太女要过来,他才不情不愿地起身。

并信誓旦旦道:“叫得急,八成是陛下有话吩咐,我过去瞧瞧,小爷可不是怕她。”

崔令辰走远,谢妩才敢把那只手上的手松开,攥在手心的帕子,早已洇湿,衬着明亮的夜色,显出透红的黑。

辛玥默不作声,握住她的手,以宽大的华服将一切遮住。

陛下与常君后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去,老王妃上了年纪,熬不得夜,看陛下回去就也跟着离席了,怡亲王两口子随老太妃一道,却并不要辛玥,崔令辰两个随行,“你们年轻人,爱凑热闹,跟他们说笑一处,又不赶着家去困觉。”

崔令辰惦记着宫外的灯会,自然高兴,辛玥却嫌丝竹之音聒噪,吵的她耳朵疼。

“不如阿姐去我那儿吃杯茶?”皇太女讨好大姑子,笑着提议。

“是呀,有春里进贡来的的毛尖,阿姐不是最喜那口了。”崔令辰附和。

辛玥眼神在他们二人间徘徊,笑着揶揄:“你这一声阿姐,叫了两个人,我一时竟不知道该不该应了。”

崔令辰臊的脸上通红,皇太女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神情如常,还笑着为辛玥引路,时不时问谢妩两句话。只道是落落大方,仪态端庄。

至于身后宫人追上来报,说睢宁王家的明瑄郡主丢了,找不见人,正和卫国公他们商议呢。

“议什么?”皇太女问,“宫里那么多个奴才看着呢,他家女儿莫不是有什么异能妖法?变作蝴蝶飞走了?”

“奴婢不知。”

小宫女是受卫国公示意,来给皇太女传话,顺带打听皇太女知不知道此事,叫她把命丢在这事上,却不值得。

“不知道就敢来主子面前胡沁?”女官上前斥她,“人不是在宫里丢的还是两说,便是在宫宴上找不见,还有内务府衙门的人呢,哪有朝臣自己满皇宫找女儿的道理?睢宁王爱子之切,你们这些做奴才的,也不知道宫里的规矩!”

女官眼神示意,就有小太监将人押住,“冲撞皇太女,当死罪,殿下仁慈,又恐伤及她们的性命,可国有国法,宫有宫规,打她五十板子,送去内务府衙门查办,把管她的总管宫女也找出来,一并治个管教不严的罪过。”

皇太女一言不发,跟前的女官便借着惩治小宫女的行为,打了卫国公管教不严的罪过。

谢妩在东宫面前身份低微,不便开口,辛玥则笑着来打圆场:“是该管教管教,不是我嫌弃。你们宫里的内务府衙门,漏的跟个筛子似的,也是你心地善良,纵着他们过了头,要我说,抓几个典型,按在内务府正门,就地杖毙,叫那些心怀鬼胎的东西亲眼瞧着,多大的胆子也该知道害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