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玉(2)

作者:夏眠夜 阅读记录

萧嘉淮信以为真,他眉眼间笑颜逐开,伸手与人相握。

只这一握后,他此生,都将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孤鸾、不再是任人践踏的蝼蚁,他的命运,从此被彻底转变。

第2章 抚养

月覆梢,凤烛曳,宫廷路漫漫。

寿安宫内,宫婢端琼浆玉酿,恭敬跪在凤纹雕刻的椅前。

那上方的女人华服凤袍,金钗冠顶,岁月为她眼尾添置新妆,但犹见当年风姿。

“太后娘娘,这是陛下方才着人送人的好酒,说是今晨西域进贡,为此一瓶,特孝敬给您的。”

宫婢将那壶佳酿呈上,旁置碧玉觞,素手托壶,酒落于盏,瞬间酒香四溢。

端懿太后一向温厚宽仁,素来待下人极好。她同情他们宫中为奴为婢的艰苦,时常不忍于人跪在冰冷地上。

她温热掌心轻托人手肘,复而道:“浅香,快起来。今儿是除夕,皇帝在清欢殿设宴,哀家不喜热闹,倒是苦了你陪着哀家守孤寂。”

浅香站起身来,心有触动,忙回道:“太后娘娘这么说便是折煞奴婢了,能伺候太后,是奴婢的福分。”

太后素来潜心礼佛,祈国家兴盛、百姓安康,故而殿中多点檀香。

那时流年不利,京城也闹饥荒,她因是女儿家,被爹娘寒冬腊月撵出家门。身无分文又走投无路,在长街上苟延残喘,祈祷着上天垂怜。

是那时出宫安抚流民的太后瞧她可怜,在黄泉路上捡回了她这条命。

端懿太后说,檀香清幽,香气虽浅,却最能宁心安神。她为她取名浅香,是愿她能得此生安稳,也是在心中愿天下的黎民百姓,得一太平盛世。

想到这里,浅香眼眶泛红,她轻擦拭眼角,“奴婢这条命是太后救的,若是没有太后娘娘,奴婢恐怕早就……所以奴婢愿一生陪伴在太后身边,从不觉得孤寂。”

端懿太后何尝不知人的心意?只是她如今已然年过半百,恐自己有朝一日远去,身边人都没了庇护。

她长叹一声,却未再多言。

琥珀沉沉弥烈香,醇醪入喉,是直达心底的暖意。

听雪观花,寒意退却,忽见一娇小身影前来,似是携带着满身皑皑白雪。她定目向来者看去,待看清来人,唇边露出慈善的笑意。

“是容儿啊,今儿可是除夕,你怎么没在清欢殿陪你爹娘赴宴,反而来哀家这里了?”

她笑着向人招手,待人走得近些,才发觉他身后亦跟着一位孩童。

“姑祖母,容儿是特意来陪您的!”陈以容面露纯真笑靥,满是真诚,他牵着萧嘉淮的手跑至人身前。

“好,好!我们容儿就是好孩子,哀家平时你不白疼你!”端懿太后慈蔼的抚摸着人精致的小脸,在触碰到冰凉时,眼底满是担忧之色,“怎么这么凉,衣裳也穿得太单薄了些。“

她转而望眼跟在人旁侧的孩童,只当那是他的书童,无奈轻笑着:“你呀,对自己身边的人倒是好,还把自己的鹅绒外氅给他穿,倒不怕自己冻坏了。你若是得了风寒,哀家可是会心疼的。”

“身边的人?”陈以容故作不解,“姑祖母说的是谁呀,容儿听不懂。”

浅香为人递上一温热手炉,放至陈以容掌心,看着他二人,不由笑意盈盈道:“太后娘娘,依奴婢看,陈小公子与您像极了,待我们这些下人都很好。”

“是啊。”端懿太后拉过陈以容的手,佯装抱怨般对萧嘉淮道:“你家公子疼你,将自己的外氅给你穿,你倒是不懂规矩,也不怕因此冻坏了你家公子。”

萧嘉淮闻言微怔,垂手抓捏着衣角,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父皇都不记得的皇子,太后又怎会认得他这个孙儿?不过就是宫中无依无靠的人罢了,竟还适才有所期待。

“姑祖母!”陈以容注意到人低落情绪,忙出言解释,“他不是我的……下人,他是您的孙儿呀!”

“孙儿?”端懿太后顿生错愕,不可置信的看着萧嘉淮,“容儿,你说他是谁?”

“孙儿嘉淮拜见皇祖母,皇祖母万福金安。”

未待陈以容答复,萧嘉淮便俯身跪地,恭敬叩拜。

宫中佳丽繁多,或出身名门世家,或为贤良淑德典范,帝王宠爱也不过为平衡前朝后宫势力,如同镜花水月。

但若得一子半女,便是保全后半生荣华富贵,和此生的恩宠。

凡是宫中皇子公主,皆会时常被自己母妃带到她身边尽孝,只是面前这瘦小的孩童,当真让她陌生。

“哀家从未见过你,你母妃是何人?”

端懿太后心中隐有猜测,但仍需询问清楚。

提及此事,萧嘉淮头低得更甚,他强忍着悲痛哽咽道:“孙儿的母妃是才人赵氏,她、她已经不在了。”

端懿太后恍惚想起了什么,那该是六年前的流云往事。

宫中舞姬多妩媚,但奈何身份低微,又多为罪臣之女,故仅供皇家观赏。

文景帝那年醉酒误事,便无意宠幸一婀娜多姿、螓首蛾眉的舞姬,只春宵一度,那舞姬便有了龙裔。

皇后母仪天下,以仁善之心相待,封她为才人。可文景帝却道她身份低微,颇有忌讳,此生不欲再见,便打发人至冷宫附近,从此不问不闻。

帝王薄情,纵闻听才人险些难产亦无动于衷,便只知她后来逃过鬼门关,得一皇子。就连那五皇子名讳,都是满月之时皇后着廷内府起的。

这一晃已是六年,连这五皇子都已长这般大了。

端懿太后想起此事,心中感慨万分,她起身在浅香的搀扶下,颤抖着手臂扶起地上陌生的孙儿。

“好孩子,这些年,受苦了吧?”

这孩子衣裳单薄破旧,人也是瘦弱,想必平时里受到不少宫人们的苛待。

这宫中人心险恶,他孤苦无依,也着实可怜。

“孙儿如今能见皇祖母一眼,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

他这一言,是为自己争一片前路。

萧嘉淮虽然尚且年幼,但饱经世事,早已看透世态炎凉。母妃离世后,他受尽宫人白眼与欺凌,尝尽世间苦难与悲欢离合。

于他而言,陈以容是上天派来解救他的神仙,是他昏暗生命里第一道光。他将他带到太后身边,用意再明显不过——是要帮他找一座最大的靠山。

陈以容心中窃喜于人的聪慧,又瞄见太后神色,似有疼惜之意,便借机跪在人身边,仰首楚楚可怜的看着太后。

“姑祖母,五殿下好生可怜。宫里的殿下们都有自己的娘亲,可是他没有。容儿好心疼他,姑祖母,您要不,帮帮他吧?”

不止他‘心疼’,端懿太后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瞧这孩子小心谨慎又瘦弱的模样,便知道他在宫中存活的该是何等艰难。

望着地上并排而跪的两个孩童,终究于心不忍,可她年事已高,恐天有不测风云,也不知能护佑这孩子几时。

若为他择一养母呢?这孩子生母卑贱,为陛下所不喜,满宫妃嫔恐皆会加以避讳。罢了、罢了,不过是一个孙儿,自己抚养膝下,又有何不可?

她为帝王生母,举国尊封的皇太后,他日必会教导他为正人君子,为他筹谋一片天地。

日后长大成人,若他爱文,便让纪国公向陛下荐他办春闱,督科举,这文坛或朝堂,必有他一番天地。若他爱武,或快意江湖任逍遥,或驰骋疆场立军功,皆会助他一臂之力。

想到这里,她再无迟疑,将那俩孩童分别扶起,又拉过萧嘉淮的手,“好孩子,从前你受苦了。以后便跟着皇祖母,保证再没人敢将你欺负了去。”

萧嘉淮明了人此言之意,眼中闪过欣喜,他与陈以容对视一眼,只这一眼,便诉说尽无尽的感激。

陈以容见他只望着自己,忙轻咳一声示意人谢恩。

萧嘉淮反应过来,连声道:“孙儿谢过皇祖母!”又要跪时,却被太后拦住。

上一篇:疯批王爷的在逃小侍卫 下一篇:靖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