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38)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顺阳这个地方,在丹江水道作为沟通关中和南阳襄阳盆地的要道时,非常重要。后世淹没在了丹江口水库中,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隋横回到县城,急急到了后衙。

夫人迎出来,看了隋横一眼,道:“看你一身风尘,快去洗漱了!知道你今日回来,我特意吩咐准备了酒席,就等你呢!”

隋横听了心里一哆嗦,忙道:“酒席花了多少钱?是不是我们掏钱?”

夫人道:“你是一县之主,哪里有自己花钱吃喝的道理?都是公吏们办的,哪个知道花多少钱!我只说你去了襄阳许多日子,一定要丰盛一些!”

隋横一拍大腿:“唉呀,我就是怕这些事,你又办了出来!知不知道,此次去襄阳,镇抚说了官员不许让公吏花钱。要么就花公使钱,要么就是自己俸禄!不说以后,就连以前的,都要还回去!自我到顺阳为官,日常吃的喝的,全是公吏们操办。这些钱,都是要还回去的!”

夫人听了不由怔住。过了一会,才道:“这是什么规矩!你做个知县,每月俸禄没有多少,不让公吏奉承我们吃喝,岂不果饿死!”

隋横道:“夫人,这些话不要再说了。镇抚明令,两个月内,必须把挪用的公款,或者是让公吏们给自己花的钱还清。还不清的,就到银行借款,以后从俸禄里面慢慢扣。两个月后,陈参议会带人到各地巡查。凡是查出没做到的,立即除名!”

夫人冷笑:“这个镇抚就是吹大气的!许多官员,他查得过来?把官员都除名了,哪个替他来当官治理地方?我就不信,这样事情真能做得下来!”

隋横叹了口气,道:“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在襄阳待了几天,官员们慢慢明白,此事不会打任何折扣!镇抚灭了杨进,刚到襄阳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官员,还不是到了今天?镇抚明白跟我们说了,大不了回到两年前,没有官员,再想办法就是。”

正在这时,一个吏人过来,说酒席摆好,让隋横前去赴宴。

隋横连拍大腿:“唉呀,今天又是一餐,再少怕不是也有几贯钱!”

吏人道:“夫人吩咐要丰盛一些,小的们不敢怠慢,实实花了十二贯!”

隋横听了苦笑:“好,好,知道了。这些钱,你们都记下来,我以后自会还你们。”

看着公吏满面困惑地走了,夫人道:“若是如此,这官当着还有什么意思?饭都没得吃,不如你挂了官印,我们不做了!”

隋横道:“你胡说些什么!现在这样世道,吃饭的地方容易找么?镇抚说了,以后的俸禄,全部都发实钱,不许丝毫折支。现在依然发禄米,等过些日子,买米容易了,全部都改为发钱。我这个知县一个月实有二十五贯足钱,四石米,怎么吃不起饭!”

此次在襄阳,王宵猎对属下官员的俸禄做了调整,按朝廷禄格向上靠。一般来说,顺阳这种中下县,知县并没有二十五贯,王宵猎全部按照上等县发放俸禄。

在这个时代,不做官,一个月赚二十五贯钱,可是非常不容易。特别是战乱之后,到处都是荒田没有人耕种,就连乡下的地方都招不到佃户,更不要说别的。除非是做商人,愿意受各种风险,才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朝廷的禄格,虽然理论上有那么多钱,实际加上折支,各种杂七杂八,到手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王宵猎发实钱,实际上相当于加了俸钱。

第358章 真地还钱

衙门外面一间屋里,孙青捏起一块鸡肉,仰头塞进嘴里,细细咀嚼。赞道:“真是好味道!本来还想给知县做个鸡汤,他回来却不要了,倒是便宜我们。”

李况道:“我听说,此次在襄阳,镇抚命官员不许侵夺公吏财物。以前让公吏花的钱,都算是官员的借款,限两个月内还清。两个月后陈参巡查,没有还清的,即时革除为民。”

孙青听了大笑:“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哪里听来的胡话!县里的官员做事要公吏花钱,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如若不然,他们怎么能够天天大鱼大肉?”

李况道:“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奈何我的消息确凿无疑!”

“哪个说的?”孙青哪里肯信?一边倒酒,一边斜眼看着李况。

李况道:“随知县去襄阳的吴灵说的。适才跟我说一嘴,便就被知县叫去算账了。他们几个入了城不许回家,就是在帮知县算账呢!算清楚了,就要还我们的钱了!”

孙青道:“听他胡说!断不可能的!我们胥吏,是朝廷官员最看不起的人。又要发俸钱,还不许官员压榨,这样的好事能轮到我们身上?依我说,镇抚也只是说说,不过笼络人心罢了。与官员相比,我们卑贱如尘埃!当不得真!”

说完,把杯里的酒倒进口里。道:“不要乱想这些。今朝有酒今朝醉,其他事不要想!”

李况叹了口气:“若这是真的该有多好!我们这些做吏人的,俸禄没有半分,还要替官员做各种事情,供吃供喝。稍不如意,便就老大板子打下来!”

孙青斜着眼道:“平日时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的事情,难道你做得少了?要我说,不要觉得给官员花点钱是什么大事。给官员三分,必然会从百姓身上取回十分。若以后不许官员让公吏花钱了,对公吏必然也管得严了。你以为,这是什么好事?”

李况愣了一下,才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欺压百姓。县里做公吏的,因为出了事,殷实家庭倾家荡产的也不少。若是官府发俸禄,不必为官员花钱,谁不愿做个好人?”

孙青只是冷笑,懒得再理李况。

天近傍晚,两个公吏从外面进来。跺了跺脚道:“好冷的天气!这才十月底,就这么冷了!”

孙青道:“翻过熊耳山,北边的渑池县九月初就下雪了。我们这里还冷!对了,刚才听李况说,你们从襄阳得来的消息,以后不许知县花我们钱了?”

吴灵坐下,笑着道:“千真万确!不但是以后不许花我们的钱了,以前花的,也要还回来!”

孙青听了一下子就坐直了,盯着吴灵道:“真有这种事情?”

吴灵点头:“千真万确!刚才我们留在衙门,就是帮着知县算钱呢。知县到我们这里为官半年,竟然只是吃喝,就花了我们近百贯钱!直娘贼,好多人被他吃穷了!”

孙青道:“知县的俸禄才多少钱?还我们近百贯钱,他这官还不如不做了!”

吴灵道:“你知道什么?此次去襄阳,才知道以后知县的俸禄加了。像我们隋知县,每月有俸钱二十五贯足,全是现钱,不许折支。还有四石禄米,够他们家吃了。这还不算,以后县里也有公使钱了。我们县,一年有三百贯之多!”

“三百贯?”孙青看了看李况,满脸不信。“满县才收多少税钱?公使钱加上官员俸禄,不是全发出去了?辛辛苦苦治理地方,一文钱收不到,镇抚会做这种事?”

顺阳为中下县,户口原本两千余,经过了战乱,现在只有一千余户。三百贯公使钱,知县一年俸钱三百贯,再加上主簿和县尉等几个官员,一年就要一千多贯。如果再加上公吏的俸钱,加起来怕要两千贯了。摊到百姓身上,一户一贯余,镇抚使司还剩多少钱?王宵猎图什么?

吴灵道:“是啊,这么简单的账,谁都会算。顺阳这种县,一年就要花两千贯,不剩税钱了。许多人都说镇抚疯了。虽然是为百姓好,不过坚持不下去的。”

几个公吏互相看看,都觉得是这样。王宵猎为百姓着想的心是好的,只是无法坚持。

账王宵猎当然算过了。顺阳这种地方,依前世的话说,算是贫困县了。本就应该财政补助。不过这个时代,官府少收税百姓就感恩戴德,财政补助是妄想。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