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439)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张炎道:“你一个月五十贯,军中有多少跟你一般的将领?只是发薪俸,官府一个月就要发多少钱?这两年,免了一切杂税,一亩地只收三斗粮,官府的钱都是哪里来的?”

张驰道:“阿爹,这些事情就不要想了。我们只要好好过日子,吃饱喝足,何必想太多。”

张炎叹了口气:“怎么能不想呢?最近一年来,我就经常想这些事情。现在的官府,收的税比以前少得太多,但花钱却更加大方了?二郎你说,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张驰笑道:“阿爹,这些事情我都想不清楚,你就别操这个心了。”

张炎道:“怎么能不管呢?你现在的好日子,全靠着一个月五十贯的俸钱。官府有钱,你的俸钱才能一直发下去。若是突然官府没钱了,我们家该怎么办?”

张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父亲,只有苦笑。

张炎摇了摇头,拿起石桌上的茶杯饮了一口茶。点点头道:“信阳军产的茶,这样泡法,味道着实不错。我活了几十年了,第一次知道茶原来还可以这样喝。唉,现在真是好日子!只是这日子来的啊,真的就像做梦一样。二郎你说,我怎么能不担心?”

张驰无奈,只好道:“阿爹在这里慢慢想吧。我那边看看,酒菜好了没有。”

看着儿子离去,张炎坐在石桌边,看着墙边火红的石榴,陷入了沉思。

张驰到了厨房边,对站在那里的母亲道:“妈妈,饮菜好了吗?天色不早,该要用饭了。”

妈妈道:“快了,很快就好了。唉,你请来的这些做厨的,不许别人插一下手。我是主人家,就在这里看着,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我看他们的手艺着实好,二郎,请他们要花不少钱吧?”

张驰道:“这些事情妈妈就不要管了。只要他们做得好吃,就全家开心。”

妈妈摇摇头,叹了口气:“哎,现在的世道,真真是看不懂了。不是十分富贵人家,家里做饭,还请做厨的到家里,这种事情以前哪里听说过?我们这样小户人家,都是要自己做的。无非是家里面请两个小婢帮忙,不能自己不动手。哪里像现在,非要去外面请人。”

张驰道:“妈妈,现在请女使不像从前。她们是有行会的人,怎么做事都有规矩。许多人家,因为一时不习惯,还有吃官司的呢。”

妈妈道:“还好定娘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一般活计都做得,不用请人。像你这样说,请个小婢到家里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张驰道:“哪里像妈妈说的那样,该做的活,她们还是做的。只是不能打,不能骂,不然就不定惹出什么事来。一般家庭,像定娘这样在家里,没有其他事,就不请了。”

王宵猎让婢仆、零工这些人建立行会之后,他们有了靠山,跟从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只要家里稍微像样一点,都会养两个小童在家里。只要管他们饭,花不了几个钱。现在不行了。不许请小孩子,还有最低工钱的限制,许多人家干脆就不请了。

第470章 住不起的新野

宋朝是大乱之后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比较放得开。许多在后世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理所当然。城市里的人家,小孩子长到八九岁,便雇给人家当婢仆。吃别人家的饭,省自己家粮食,还能赚几个钱补贴家用。不是富贵人家,这种事情非常盛行。

有人说,重男轻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这个中国传统只怕也只是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才有。只要社会条件合适,中国人并不重男轻女。甚至特殊情况下,重女轻男也很正常。

有的大城市里,女孩子如果长得标致,可以到酒楼唱曲,或者被大户人家雇佣,雇金优厚。社会风气便不喜欢男孩,而喜欢女孩。这种情况形成风气,引得一些文人颇有微辞。就跟王宵猎前世,因为娱乐圈工作风光,赚钱容易,一时间选秀、出道成了社会热门话题。

这些所谓传统,往往是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思想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社会原因,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现象。而不仅仅只是因为是中国人,就有这种所谓的传统。

很多人不能够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发现了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就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了不得的东西,非常了不起。把这些现象总结起来,说是文明的传统,或者说是族群的共性,从而自以为是地得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并没有多少正向的作用。

王宵猎前世,这样的总结很多。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影响深远。

比如说中国人不团结。一个人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是一只虫了。为了对比,还想出隔壁日本,“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说的人煞有介事,引经据典;听的人如痴如醉,以为终于有勇敢的人,敢于对民族文化自省。

比如说中国人蒙昧,人家外国人怎么怎么样。说的人唾沫横飞,听的人心驰神往。只恨自己怎么生在这么蒙昧的国家,如果生在外国多好。

比如说中国的孩子是“小皇帝”,外国的孩子都从小自力更生,甚至各种锻炼。有人甚至编了一个夏令营的故事,说中国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堪,日本的孩子如何如何强大。长此以往,民族怎么办,国家怎么办?这个故事直接影响了一代人,编的人还洋洋得意。

比如说中国人不讲卫生,外国则干净漂亮。其实温饱问题解决了,中国人也很讲卫生。

比如说汉族人懦弱,少数民族勇武。还出来个什么狼图腾,表现少数民族的豪放。还说汉人没有娱乐活动,少数民族吃饱了围着篝火转两圈,是能歌善舞。

再比如说中国人认为红色喜庆,还把一种大红色称为“中国红”,说是中国传统。不说历史上中国对颜色的使用非常复杂,就是后世,年轻人结婚穿白色婚纱,也很快成为风俗。

这种例子太多太多,某一段时间,甚至还成了一种风气。甚至有台湾文人,对着马桶也能够思考人生,整理出一大段汉族的传统文化,怎么怎么不行。

这些话,大多数都是小文人的扯淡。他们总结出来的传统文化,跟中国历史关系不大,又跟传统有多少关系呢?大部分传统,只是说明了前一段或者前几段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部分文人还多了个奇怪的想法。自己的思想不被中国人民所理解,是因为中国人太过愚昧。拿到外国人那里,人家就赞誉有加。

思想和艺术,当然要多方学习与吸收,但终究是要从人民中升华出来。

王宵猎改革奴婢制度没有太大阻力,是因为中国人并不天生有奴性。在宋朝,从立国起就开始逐步放开奴婢的人身限制。一直到南宋,完全从法律上取消了奴婢,完全改成雇佣制。

当然,并不是说法律上取消了奴婢,社会上就没有了实际的奴婢。后世的现代化国家,一样有非法的奴隶,有黑工。宋朝为了控制名上的雇佣奴仆,一样有养子、养女的名义逃避法律。

不管是废除奴婢,还是废除小妾,都不是靠一道命令能达到效果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没有经济保障,纵然一时废除了,以后还会卷土重来。

王宵猎用比较和缓的手段来做这件事,是因为社会基础还不具备,只能一步一步来。

取消了奴婢,像张驰这种人家,会觉得非常不方便。但也只是报怨几句,不会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平常的富人,就不会这么乖,总是想方设法绕开这些禁令。

张驰站在屋外,看着里面帮厨的忙碌。一共三个人,分工明确,动作熟练。一个人洗菜,一个人在那里切菜。洗菜的人把切好的菜端到炉灶前,一个人大厨在炒菜。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