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51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翟兴叹了口气道:“南边王节帅已经同意帮助我们,就看董先怎么样了。洛阳周围,现在就是董先和我们的军队,缺了他怎么行?过两日,等大郞回来,你再与大郎去一趟永宁吧。不管董先有什么样的要求,尽量答应他,让他与我们一起出兵洛阳。”

彭玘道:“镇抚,董先此人桀骜不驯,让他出兵可不容易。”

翟兴道:“再不容易,难道他的胃口还能大过王节帅不成?现在洛阳一带,我们这些带兵的,都要看王节帅的意思行事。虽然节帅性格仁厚,但手下十万大军不是虚的。不管我还是董先,手下不过几千兵而已,在节帅面前算得什么?等到襄阳大军北来,一切就都跟现在不一样了。”

说完,翟兴显得有些无奈。他不像崔三舍人那样无知,想着占领洛阳之后如何。事实是,只要王宵猎的大军北上,不管王宵猎本人怎么样,翟兴等人只能处于附属地位。

王宵猎不进洛阳,那又如何?等到金军和伪齐兵马来了,翟兴能打得过?要王宵猎出兵,难道还能保持独立性?王宵猎的脾气再好,也不允许被别人呼来喝去地使唤。

实际上,这些年随着王宵猎发展壮大,周围的翟兴、解潜等人都看得出来,每个人的独立性在慢慢丧失。如果赵构不尽快北伐,这些人的势力早晚会被王宵猎吞并。在他们辖区,经济上越来越依靠王宵猎的襄阳会子,货币已经被掌控。甚至在解潜的荆州、王彦的金州等地方,王宵猎的供销社已经在那里开了分店,成为他们的重要收入。

经济被掌控,这些人的独立性还剩多少?

翟兴之所以急着北伐,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伊阳虽然是大县,但与王宵猎的地盘比起来,还是太小了。这两年,伊阳的经济深受南边邓州的影响,商人基本都是贩运货物南下。不趁着伪齐兵力空虚,北伐洛阳,翟兴的处境会更尴尬。

发行会子,其他人都可以跟着学。比如解潜,就曾经印过荆州会子。但问题是,印出来的会子只能收割一次民间财富,很快就变成废纸了。不能够像襄阳会子,几年一直不贬值,使用泛围还在扩张。

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明白,会子只是民间交易的工具。如果地方的经济不发展,社会上需要的会子不会太多。如果贬值过快,不注意发行方式,社会上使用的就更少了。

襄阳会子广受欢迎,不是因为王宵猎印制的多么精美,管理多么严密,而是因为这几年襄阳、邓州一带经济发展迅速。说到底,印制会子只是王宵猎收的铸币税而已。

一旦发行信用货币,政权能够保证货币不迅速贬值,铸币税或者叫其他名目的钱,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值。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这个数目会非常宠大,并不亚于各种税收。这些年,王宵猎的主要收入就是印制会子,其他产业都在投入,还没有到收获回报的时候。

第557章 北伐

十月二十四,小雪节气,中路军正式从新野出发,大举北上。大部分物资走水路,沿白河逆流而上,到南阳县。从南阳县,一部分北上走鲁山关,从鲁山县转汝州。大部分则走方城、叶县,沿大道到汝州去。连日来白河上面船帆连成一片,如同云朵一般。

太阳刚刚升起,北伐的将士正式出城。车辚辚马萧萧,在冬日的清晨带着肃杀。

给将士们喝了壮行酒,王宵猎站到路边,静静看着远征的将士们。

汪若海道:“从均州回来,这半年多成效着实不错。今天出城的将士们,纪律更加严整,队形格外整齐,看起来自有一股杀气。能打仗的军队,确实少不了训练。”

王宵猎道:“自然少不了。军队能不能打仗,看的是一股气。这股气说不清道不明,但实实在在就在那里。练这一股气,训练少不了,实战少不了,让将士识文断字明事理少不了,军械更少不了。但这些少不了的东西,某种时候,又不是必要的。常人看军队,无非纪律严明,枪械鲜明,奋不顾死。但若是将领把目光放在这些东西上时,往往就会错失最重要的东西。”

汪若海道:“节帅讲话,往往玄而又玄。”

王宵猎道:“这世间的事,本就是玄而又玄。强行用简单的话说清楚,怎么可能?只不过是大部分人认识不到玄而又玄的内容,不得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而已。参议,等打的仗多了,你再看军队,就跟现在不一样了。此次北伐,与以往不同。我们大军已成,该收复失去的土地了。”

汪若海抬眼看前面的军队,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同。道:“依节帅所说的,我们的军队现在有那一股气吗?建军数年,不断演练,费了许多功夫。”

王宵猎道:“有一点了,但还是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战斗,需要在实战中养出自己的气来。这些将士们,需要在实战中见识敌人的凶残,并且能够战而胜之!他们需要看见人民的期盼,看见在战火中受难的人民,如何日夜南望,希望看见汉人的军队。他们需要告诉沦陷区的人民,敌人再是凶残,这支军队也将战无不胜!他们的战果,将鼓舞人民,不屈从于敌人的淫威。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也将得到人民的支持。当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人民就相信平安到来,敌人必将失败,那个时候才真正有了一股气。”

汪若海苦笑:“节帅说的,实在让人心向往之。只是,这个世界存在那样的军队吗?”

“事在人为啊——”王宵猎抬起头,看见东方一轮太阳正探出头来。

出城门不远,离开了警戒区,路两边挤满了送行的百姓。这些人大多来自河北、河东,因为战乱南逃,到了新野附近安下家来。经过多少苦难,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今天见到军队正式开始北伐,无不心情激动,挤在路边为军队送行。有的人难按捺心情,不由自主哭了起来。

在他们的身后,是运送物资的民工队伍。按县按里为排队,到了给自己分派的军队就跟上去。这支队伍非常庞大,一眼望不到边。

看了一会,王宵猎问汪若海:“一路上如何行军,都安排好了吗?”

汪若海道:“安排好了。这次北伐,比不得其他几次作战。军队北上,不赶走敌虏,恢复中原,怕是不好回来。要运送的物资不是小数目。征集的民夫,按一兵三民征集。襄阳和邓州南边的民夫,把物资运到南阳县后赶回。其他地方的,一部分用大车向方城去,一部分用驮畜,甚至用人力,跟部队一起过鲁山关。这些人在宝丰集结,分批返回家乡,他们的工作由汝州民夫接替。”

王宵猎点头:“是啊,不获得最后的胜利,军队不好回来了。一兵三民,行路应该够了,打起仗来只怕还是不够。我们不能学金人,一打仗就强征签军,而是要早做布置。基本的原则,民夫运输物资可以充抵徭役,而且是做一天民夫当一天半徭役。服役的人数不足,则出钱和雇。在前线地区,参战的民夫要有特殊的政策。比士卒差一些,但比后方的强一些。如果死于战乱,应该比照战死的将士处理。汝州的百姓应该是支撑不起这么多军队的,要提前从唐州、蔡州等地招人过去。”

汪若海道:“节帅安心,我自会安排。”

王宵猎道:“打仗比不得平时。生活会更加困难,会死人,这都避免不了。要及时有政策出来,告知百姓,也要让将士知晓。人民能够理解,并且积极参与战争,支持军队,才是正常的。我们的军队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不是一句口号,喊喊就好了。而是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明确地表现出这一点。要让人民明白,这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为了人民而参与战争。”

汪若海道:“此话节帅说过多次,我知晓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