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64)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鲁山县南下,就是鲁山关,宛洛之间要道。鲁山关不是一道关,而是一条山间的道路,有数十里之长。出了鲁山关,就到了南阳境内。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楚地到中原的要害所在。依闾勍的部署,王宵猎回到汝州,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控制鲁山关。

想到这里,王宵猎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后世,牛皋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正史里还好,在民间传说中尤为知名。说岳传里,他是活跃气氛的人物,生命的最后杀了兀术之后笑死牛皋,往往让人大笑开怀。

记得前世,有一种电视剧,里面的中国军人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可以挑战物理定律,可以视一切束缚如无物。裤裆里藏雷,步枪打飞机,几百里外狙杀,都是小事。人们称为抗日神剧,让官方和民间视为毒瘤。可不管怎么禁,这种电视就是杀不绝,引起无数争议。其实说到底,是有一部分普通百姓,就是喜欢看这种电视剧。人民群众喜欢,又有什么办法?

其实不止是抗日神剧,在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人们就喜欢这种神剧。说岳,不就是明清的神剧?杨家将,同样是那时期的神剧。这与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有关,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与百姓的历史知识有关,与他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关。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就很难避免。

站起身来,王宵猎看着窗外。树叶已经黄了,秋天静悄悄地就来了。从春末到秋初,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几个月,已经不是当初的青涩模样。

现在一州在手,一千余军队,是该做些大事了。

第69章 牛皋来投

天刚刚亮,邵凌在城外集结军队。王宵猎带了解立农和曹智严两人为他送行。

宝丰到鲁山六十里。今天一天急行军,中间歇息一夜,明日上午到鲁山,这是定好了的。前方已经有探子探路,一路上没有阻碍。

正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南方而来。如流星一般到了附近,被邵凌的骑兵拦住。不多时,一个小校到了邵凌面前,叉手道:“报!鲁山牛皋快人来,说其今日到宝丰见知州!”

邵凌吃了一惊,一时间就怔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命小校回去,自己到了王宵猎面前。

听了邵凌报的话,王宵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就这么巧,自己要出兵了,牛皋就来了。

想了想,王宵猎道:“既然如此,就不必出兵了。你三百人在城外扎营,等牛皋来。一切顺利,就此平定鲁山,保证宛洛之间通道安全。”

说完,王宵猎不由摇摇头。世间的事,还真是巧得出奇。带着解立农和曹智严,回了宝丰县城。

到了午后,牛皋带着五十余兵马,到了宝丰。兵马留在城外,自己进城,来见王宵猎。

王宵猎早早迎在县衙外面。见到牛皋到来,快步上前,道:“劳牛巡检前来,我愧不敢当!”

牛皋急忙下马,叉手唱诺。高声道:“知州上任,我自该早来参见。只是最近事多,拖了这许多日子。知州不嫌,已经是难得!”

一边说着,一边郑重行礼。

王宵猎回礼,引着牛皋进了县衙。

分宾主落座,王宵猎道:“闾太尉奉命守西京,最忧心到邓州道路的安全。特命我来汝州,保鲁山关无恙。你来就好了,只要守住了鲁山县,去邓州就是坦途。”

牛皋道:“知州一战永安,再守巩县,谁不知道是个英雄好汉!有知州在,便保一方平安。”

王宵猎笑笑,客气几句。上了茶来,请了茶,与牛皋闲聊。

过了许久,王宵猎道:“我这一军与其他地方不同,不能各自为政,必须整编才能入伍。你属下的军队,最好在五日内,全部调来宝丰,编入军中。你与邵凌等人一样,做个统领。如何?”

听了这话,牛皋一时间有些犹豫。只是知道不可改变,只好叉手道:“一切听知州调遣!”

王宵猎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伯远,以后你就会明白,我们必须这样做。只有集结成强军,才能够与金人决一死战。若是分兵,如何是金人大军对手?放心,我军中万事公平,不必忧心。”

牛皋急忙道不敢。

看了看天色,王宵猎道:“今夜备些酒肉,为你洗尘。你能够来,汝州的事情就大半平定,再没有什么难的。等过些日子,收了王俊,好好规划地方。”

牛皋道:“王俊数万人,周围势力都不放在眼里,如何会听从号令?”

王宵猎道:“既然在我治下,就当听我命令。如若不然,我如何治理地方?王俊兵虽然多,不必过虑。等我军队整编完成,再去料理他。”

牛皋称是。只是心里嘀咕,王宵猎这话说得太大了些。

王宵猎不是说大话。这些日子,已经打探出了王俊的虚实。什么数万大军,不过是纠结了数千逃难的百姓,还有二百余宋军逃兵而已。真正有战斗力的,不知有没有一千人。王俊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名气,早早处理了好。

经过这些日子,王宵猎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那些喜欢虚报人数的,大多不是什么好人。而历史留名的人物,大多不喜欢虚报。这条规律虽然不是很准,可用来参考。

太阳西斜,在宝丰县衙后院里,王宵猎摆下酒筵,为牛皋接风洗尘。

酒菜上来,王宵猎道:“此时诸事艰难,你莫嫌简陋。今日宰了一只羊,一头猪,备些村酒。等回到汝州,诸事齐备了,那时再请你。”

牛皋忙道:“知州用心。末将未立寸功,如何敢当!”

吩咐士卒倒了酒,王宵猎道:“当金人南来,别人都逃走了,你聚乡民自保,岂是容易?此时国事艰难,正需我们这些关心国事的人同心协力,一起保境安民!”

说完,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牛皋饮了酒。把碗放下,对王宵猎道:“末将一件坏处,此生最爱酒。稍后饮得多了,若有违礼的地方,望知州不要怪罪。”

王宵猎点头:“饮酒的时候,哪来那么多规矩!你只管尽兴,不必想太多。”

此时官场上饮酒,与后世不同。不管是君臣,还是上下级,喝得兴起都不讲规矩。真宗仁宗时在后苑宴请群臣,往往什么样的都有,没有君臣礼仪。寇准喜饮,每次与下级喝酒,都用大幔围起来,里面点起蜡烛,让人不知白天黑夜。什么时候把全部人喝倒了,什么时候撤幔。

王宵猎喝酒,不过酒量不大,喝得也有节制。不过他不限制手下人喝酒,随他们去。不过军中有任务的时候,严禁喝酒。虽然条件所限,执行得不是多么严格,终是有规矩。与此时大多数军队相比,王宵猎所部算是禁酒比较严了。

牛皋嗜酒,董先爱财货,这两位兴起于洛阳周围,留名后世的武将各有短处。人谁没有短处呢?十全十美的人,世上有多少?关键是要限制其短处,发挥其长处,才能做成大事。

王宵猎并不要求属下没有缺点,但要求属下不能由于缺点耽误正事。领了任务,就必须全心全力地完成,不可懈怠。一旦发现对于任务不上心,必被记一笔。

饮了一会酒,吃了一会肉,士卒上了一盘鱼来。

王宵猎对牛皋道:“这是附近河里捕上来的大鲤鱼,我让他们红烧了,你尝一尝。”

说完,拿了公筷,给牛皋面前碗里夹了一大块。

牛皋此时已经有了酒意,把那鱼吃了。赞道:“这鱼酸酸甜甜,外酥里嫩,着实好吃。说实话,这种味道,我以前可没有吃过。知州军中,没想到有做菜的好手。”

王宵猎道:“这鱼名为红烧鲤鱼。是先炸过了,再浇上调好汁,才有这个味道。说实话,天下只有我这里能做出来,其他地方可是不行。”

牛皋连连称赞,不住地夹了鱼来吃。

红烧鲤鱼是后世鲁菜中的名菜,鱼先炸过,再浇糖醋汁。这个时代,并没有白糖,其实调不出来真正的糖醋汁。不过这种新风味,纵然不完美,依然受到此时人们的喜爱。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