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91)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靖康年间金兵围开封的时候,地方不管是出于什么意图,都纷纷加税。有的是用在正途上,还有很多是官员自己拿了。叶县也不例外,靖康年间加了不少税,此后沿袭下来。

曹格是押司,要让下面公吏拥护他,怎么敢减少公吏们的收入?这些加的税,全部沿袭。

过了许久,王宵猎才道:“只是账面上,就有这么多问题。还有许多,根本没有记账。把那些全部加上来,是个什么数字?一亩税布六尺,米四斗余,其余役钱、身丁银、上供银钱等等,全部算下来要七百余文足,还要加上六斗米。叶县的土地,百姓不吃不喝,能种出来?”

说到这里,王宵猎不断摇头。“其实,我查一查这些账簿,只是知道大概。哪个不知道,除了账簿上的,还有许多不入账的。这些不入账的,更加说不清了。”

回到坐位坐下,看着曹格。见他满头大汗,王宵猎道:“曹押司,我说的这些,你心里都应该清清楚楚。不能怪你,不知多少年前就这样沿袭下来,又能怎么办呢?只是啊,这样向百姓收钱,百姓劳作一年,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何谈其他?现在是困难时候,需要上下一心,不能再如此了。”

曹格顿了一会。拱手道:“知州欲要如何,吩咐下来就是。”

听了这话,王宵猎不由苦笑:“你是做吏的人,对这些事情应该清楚。我该怎么办?一句话要让百姓好过,这够不够?自然不够。上供银钱,肯定不能少。不然军费哪里来?除了上供银钱,地方的收入能不能少呢?少了这个钱,就要裁掉一部分人。裁了这一部分人,就有许多事情不能做。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地方岂不是要乱了套?”

见曹格不说话,王宵猎又道:“这件事要做下去,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不管不顾,我新招人,或者从军中派人来。百姓种地,只收钱、米、布三种,一切杂捐、苛税全部废除。税赋名目尽量简单,就只有两三样。民间事情,一概不管。有作奸犯科,重典惩治。乱世用重典,看哪个敢犯!”

说到这里,王宵猎的语气有些杀气凛凛了。说实话,这种做法在王宵猎心里想了许久,一直有这样做的冲动。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不要在民政上面花费太多精力。把民间的财力全部榨出来,用于扩充军队。只要有军队,就可以占领地盘。有了地盘,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

可后世的经验,王宵猎明白,这样做有许多坏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想简单管理,必然以牺牲经济活力为代价。丧失活力,经济发展不起来,手中就没有钱。没有钱,许多事情实际上就办不了。让军队吃饱穿暖相对容易,让他们衣食丰足,还斗志昂扬,那可就难了。

后世的那支军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实就是用简单的方法渡过那些困难的岁月。不过,那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国面临罕见的内忧外困,整个社会赤贫。而且外部压力强大,想发展经济,实际上也发展不起来。只能用尽办法,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渡过困难时期。

现在不同。哪怕是遭到金国侵略,宋朝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百姓负担虽重,还是尚的余力,社会经济还算活跃。用那种极端手段,只能发挥本部占领的地盘的经济实力,而不能从其他地方得到助力。经济活跃了,就不是几州,而能从广大地域获得支持。

王宵猎犹豫,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看着曹格有些茫然。王宵猎又道:“还有一个办法。找一些积年老吏,真正用心做事的,把账簿税负理清楚。哪些当减,哪些当裁,县衙到底要用多少人,一一条理清楚。人还是要雇,事情还是要做,同时把百姓的负担真正降下来。百姓手里有了钱,商业就能繁荣。繁荣的商业,能给官府带来税收。如此相辅相成,才是长久之计。”

听了这话,曹格心里一下放松许多。急忙拱手:“知州欲要如何做,尽管吩咐便是!小的虽然并不聪明,但在县衙多年,必有些用处。”

看着曹格,王宵猎缓缓道:“做这件事,除了用你们这些老吏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忠心!要真真正正,全心全力的做这件事!自己的利益得失,亲朋好友,必须置之度外!六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如今我手握大军,找为我做事的人容易。但是要找真心真意做事的,可就难了!”

听了这话,曹格一下怔住,心里仔细思量王宵猎这句话的含义。

王宵猎看着曹格,道:“这话必须说明白。要做,就真心实意地来做。不做,我不勉强。但是,愿意来做了,却三心二意,一心只想着为自己找好处,那可就糟了!”

说到这里,王宵猎站起来,看着门外明媚的阳光。过了好久才道:“所谓忠心,我不是要你们忠心于我,而是忠于做的事情。做得好了,我必不吝奖赏。只要用心做事,纵然做得差强人意,也并不会惩罚做事的人。但是,如果做事的时候只顾及自己,只顾及自己亲朋,必然不会轻饶!”

世间的事情,人们总要争个青红皂白。我认为这样对,你认为那样对,又有人认为另一个样子,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肯低头。但实际上,世事哪里能分得那样清楚?

世间最难的,不是找到做事的最好方法,而是对度的把握。大多数时候,这样做没有错,那样做也没有错,而是度在哪里。再好的办法,一旦过度也会有害。

一个好的管理者,或者好的领导人,不是找到做事的办法,找到做事的人,而是时时把握住事情的度。一旦过度,及时处理。把握好度,也就做好了事情。

什么世间真理,万物定则,很多时候都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万物有度,物极必反。

王宵猎要想发展壮大,而且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代价发展壮大,就要不惮于用困难的方法。哪怕付出再大精力,付出再大代价。

明明知道现在官衙的公吏不可靠,还是要用他们。因为他们有价值。而让他们发挥出价值,把害处减到最小,就看王宵猎的本事了。

第98章 雷霆手段

王宵猎坐在最后面,面沉似水,冷冷看着前面的一众吏人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小心翼翼地议论事情。很显然,他们不敢放开了说,生怕被后面的王宵猎盯上。

遇到了叶县乱收税的事情,王宵猎左思右想,觉得此事不能再拖下去。趁着秋天,离冬天大乱还有几个月,及早把此事解决。此事拖下去,对自己恐怕不利。

理清了地方治理结构,真正解决了百姓负担,让经济发展起来,对自己意义重大。第一是民声。做到了这一点,百姓对王宵猎的观感自然不同。第二是实利。在减轻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尽量把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形成军事能力。诸般好处,说之不尽。

不过,要想完成此事,绝不容易。

历史书中,大多旁征博引,对古代胥吏制度进行批判。按照那些说法,好似很简单地改一改,这种制度的弊端就可以改过来。这些古代胥吏,除了少部分,大多可以废掉。

事情哪里那么容易?后人能看到的弊端,这个世界大部分都会有人看到。后人想到的办法,这个世界同样大部分都会有人想到。为什么改不了?后世经常用的结论,是统治阶级需要,不顾人民的死活。真是这样?中国漫长的政治传统,特别是大一统的政治现实,让统治者明白,人民是统治的根基。真地能够实际减轻百姓负担,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怎么会不进行改革?

改革的阻力,粗略来说,一个是人,一个是钱。要想改革胥吏制度,让他们不再残害百姓,官府手里必须有钱,还要有充足的干部才行。缺一不可。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