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359)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当然是迎接王师了!

琅琊王,很快就可以再见面了!

……

另一边,传令兵正在快马加鞭中,而琅琊王呢,已经慢悠悠的抵达了京口。

不是他不急,他也很急,但是,再急也要先到京口去和大部队会合,才能一同启程。

再说了,就在京口的对面,还有一个危险的人物在那里杵着了,大战在即,王谧不能对他视而不见。

再说了,这边还有一干好兄弟都在等着和他一起上战场呢,要是抛下了他们,王谧还想不想混了?

为了能够尽快和刘裕他们见面,王谧又重新把队伍精选了一下,带上一部分亲兵,还有几个好兄弟,先行奔向京口大帐。

至于后方的大部队,自然可以稍慢些,缓缓进驻京口,这也是在长途跋涉之前,将士们难得的休整时间了。

大家要抓紧些,可不能荒废时辰。

甚至听说建康城来的大军逐渐要进驻京口大营,还要休整两天,这京口周边的青楼都热闹起来了。

好家伙!

客源!

都是客源呐!

姐妹们,还不赶紧打扮上,行动起来?

建康来的将士,那可都是有钱人,大大的有钱,比京口这帮穷酸鬼强多了。

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姐妹们这里也是一样,她们是自认为建康来的将士更阔绰,出手大方,他们哪里知道,在目前的大晋军事序列里,最有钱的,当属北府兵。

而北府兵当中最富有的,还要看京口驻扎的这一批。

原因无他,谁让最佳的账房都在这里了呢?

以前是刘穆之,那小账目算的,噼里啪啦的,一个不差,而且,还有结余,结余还特别的多。

不只是能够保证刘裕的治军方针,让兄弟们每个月都有进项,还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量。

还能月月都有结余,境况好的时候,时不时的还能涨薪。

这种好待遇,建康城的守军可是达不到的,他们吃的是死工资,拿的几乎是固定数额的军饷。

待遇上面来说,是不及北府兵的,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守卫的地方,很少出现争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有个十来年不打仗,不闹内乱的话,士兵就可以平安退伍。

继续去当农夫,平安顺遂一辈子。

姐妹们也是想要开掘些新鲜的客源,毕竟,虽然北府兵管理严格,但是呢,一旦陷入休整,便总是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小娃娃要越墙而出,找个机会去街上寻女子。

这也是老问题了。

几乎是很难避免的,对于他们来说,走上战场很大的可能就意味着牺牲。

那么,何不痛快一刻是一刻呢?

姐妹们拭目以待,那么,她们会如愿吗?

放心,肯定会有的。

虽然北府兵军纪严格,但是,人的自然欲望也还是无法杜绝,尤其是这些终日闲闲无聊的兵丁,不出去找点乐子,如何能挨过这漫漫长夜?

只是,不知道王谧是如何想的,是管呢,还是管呢,还是管呢?

总归还是要管的吧!

不只是青楼妓馆,那些京口的小商小贩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纷纷把自己拿手的玩意都拿了出来。

是什么?

自然是那些作战用的简单工具,还有替换的衣物,甚至是现成的火舌子。

这些东西能畅销,主要是依靠着这个时代的军队后勤制度。

因为财力有限,亦或者是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缘故,从很久很久以前,军队的后勤保障就需要来当兵的普通百姓,自己承担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上级给你的不多的军饷之中,还有一部分要用于个人支出。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方说冬夏替换的衣物,这个朝廷就不会管,都是你们自己来想办法。

有家庭的呢,自然就不用说了,都是家里的婆娘给一手包办了,入伍之前带上,可要是没有婆娘的呢,那就需要自己买布,找人来做好,这就牵扯到一些专门是供给士兵的后勤装备了。

而且,古代当兵实际上装备压力是比较大的,换洗的衣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像是那些随身的兵器,甚至是挖壕沟的铲子,都需要士兵自己准备。

要是有现成的还好说,没有现成的,可不就是要买吗?

这些都是自己开支,朝廷才不会管。

朝廷负责的后勤辎重这一块,主要针对的就是战场上将士们所需的兵器,弹药,还有粮食。

这些都加起来,开支当然也不算小,但是,士兵们的负担更重。

对于王谧来说呢,他统领的北府兵,负担还是要小得多的,火药、火炮这些兵器,因为都是热兵器,普通的士兵也没有制造的可能,也没有地方买去,只能是北府全权包揽,这为他们省下了好大一笔钱。

除此之外,北府兵的军饷也相当的高,经过了刘穆之精准的测算,足够他们日常开销再加上购买装备的了。

况且,北府的军饷可是按月发放,基本上,如果一个士兵不乱花的话,他是肯定有结余的。

那么,这样一来,等到大战开始之前,拿出以前的结余来购买装备,也是没有一点问题。

至于那些有问题的人,就不是琅琊王管得了的了。

那是他们自己挥霍无度,这种人,不管使用哪一种发薪方式,只要是钱一到手,都会花光光的。

他们根本就没有长远的打算,也没有计划可言,给多少,花多少,至于以后,谁知道呢。

反正总是有办法活的。

第1121章 后勤装备

这也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精神写照,真的没有那么高端,没有那么出尘脱俗,就只是为了眼前的活路而已。

当然了,这样的军队建设模式,当然是不合理的,本来这些当兵的,拿到手里的军饷就不多。

既要生活,又要自己准备兵器装备,这些可都是钱,无异于让他们本来就不宽裕的日子格外的雪上加霜。

从王谧这里,当然是要改革的,但是,想要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钱从哪里来?

现在大晋的财力可是不怎么样的,虽然王谧争取到了几个家族的支持。

让他们从自家的收入当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北伐,但是,这也只能是支持一时,支持不了一世。

要想让军队的日常管理逐渐现代化,减轻士兵们的负担,那还是要开源节流才行。

你看,现在的王谧不就是走在开源的大道上吗?

只有钱到位了,各项改革才有实现的可能,于是,在钱还没有到位之前,在军饷和军队建设的资金这些方面,还是只能沿用旧办法。

一切,等到北伐成功之后再议。

眼看着北伐的日期一点一点邻近,大王居然也一点都不着急,还要在京口休整两日,简直是稀奇。

然而,王谧是什么人?

他既然做了这个决定,那就一定是有目的的,休整两日,一个是为了让士兵们有更强的战斗力,在长途跋涉之前能够恢复体力。

另一个方面,京口这边还有大量的兵源、兵器需要依次起运,这些也都需要时间。

不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如何挥师北伐?

要知道,京口这边的储备也是很丰富的,甚至比建康城那边的还要更多些。

毕竟,这里是单纯的军镇属性,它的存在,兴盛,完全是为了巩固建康城。

在这里,大将军刘寄奴已经忙活了几个月,就等着今天了!

而今天,大将军刘寄奴的心情不是一般的舒畅,王谧看到他的时候,他的状态甚至可以用神清气爽来形容。

“寄奴,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面色红润,印堂发亮,这是大喜之兆啊!”

刘裕正愁没有人和他分享这份喜悦,看到王谧他们,立刻大笑道:“有喜啦!”

“我老婆有喜啦!”

王谧大惊:“这么快?”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